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关公夜读春秋有什么寓意

关公夜读春秋有什么寓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4/2/14 8:03:55

关公为何夜读《春秋》?关羽虽然是武将出身,但他明白由武入文的重要性,提升文学素养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当时正处乱世,关羽读《春秋》总感觉没那么大的实用性。所以有人提出一个想法,会不会关羽看的并不是《春秋》,而是另一本书呢?或者说是另外一部“春秋”?感觉这个脑洞还是挺有意思的,各位不妨来看看是否有道理。有不同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1、夜读《春秋》

荆州春秋阁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文夫子,武夫子,两个夫子”,下联是“著《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就这样因为一部《春秋》联系在了一起。

《春秋》是什么呢?《春秋》其实就是孔子为鲁国写的,非常简短的历史记录,前后二百四十二年,这段时间就因为这部《春秋》而被称为“春秋时代”。

在古代书写不容易,但是孔子的春秋记载历史有多简单呢,春秋所有的内容都是,某年某月,某国领导来我国访问;某年某月,我国领导到某国访问;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赢了;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输了;然后,一年就这么结束了。

可以说是非常的简单,完全没有任何细节的描绘,是一本极其枯燥的书,跟《史记》那种精彩的写作手法,完全不是一种书。

但因为孔子他老人家崇高的地位,所以这本《春秋》,一直被封为历代的经典,属于四书五经的范畴,是读书人的必读科目。

小说里突出关于夜读《春秋》,主要是为了突出关羽个人忠义无双,文武双全的形象,但这里面其实还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关羽读的很可能并不是孔子写的《春秋》。

明明书名都一样,为什么说读的不是一本呢?

这就要说道《春秋》这本书的变化了,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经典了,由孔子亲自编修的,所以非常的重要。但问题是书的内容过于简略,把孔子封为圣贤的儒生们,完全无法从《春秋》里读出来什么,于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春秋,出现了三本解释春秋的书,分别是《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2、读《左传》的可能性

这三本书合成春秋三传,因为是对春秋做的注释,所以注释文本里,已经附带了春秋的原文,所以这三本书流行之后,纯粹单行本的《春秋》已经很难见到了,因为就算你有你也读不懂。

这里面三本书都曾经显赫一时,最后胜出的就是《左传》,他成了《春秋》的代名词,因为他的全称是《春秋左氏传》,所以你如果是在读《左传》,你实际上也可以说实在读《春秋》。

那关羽读的可能会是《左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左传》在当时可不简单的是一本历史书,他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一本兵书战策。

假如说你要穿越回古代做将军,《孙子兵法》和《左传》如果你只能选一本带上的话,千万不要选《孙子兵法》,因为他虽然是一本军事著作,但是理论性极强,你就算把书翻烂都不知道怎么打仗。

《左传》就不一样了,他可以给你提供许多鲜活的战争案例供你参考,有点像上学的时候,公式与例题的关系。

传统学术很讲师承,师承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前程,所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并不是一句场面话,师承在今天的相声圈还是可以看到他的巨大影响力。

汉代官学权威刘向梳理过《左传》在汉朝以前的师承脉络:左丘明传曾申,曾申传吴起,吴起传给儿子吴期,等等等等。

这里面吴起的名字非常引人注目,吴起是非常伟大的军事家和改革家,经过他统筹编撰的《左传》,里面有很浓郁的兵书战策的味道。

3、真相如何

历史上爱读《左传》的名人非常多,汉开国名将冯异和南朝名将羊侃都是兼爱《左传》和《孙子兵法》的,因为打败侯景而名动天下的王僧辩也是著名的《左传》爱好者。最著名的人物要数西晋名将杜预,他是灭蜀平吴、结束三分天下的重要功臣。

杜预人称杜武库,这是形容他学识渊博、干练多能,胸中就像武器库或储藏器物的仓库一样无所不备,是一位机器猫式的奇才。今天的《大学语文》收录有王勃名文《滕王阁序》,其中有“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这是恭维当时在座的王将军,很巧妙地把他比作杜预。

杜预平生最爱《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这当然比烟瘾、酒瘾高级多了。他还精心为《左传》作注,写成一部《春秋左传集解》,这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左传》注本。唐朝官修科举教科书,《左传》部分用的底本就是杜预的注本。所以诗圣杜甫在当时很是得意,常常炫耀自己是杜预的十三世孙。只不过今天环境变了,介绍杜预的时候反而要说他是杜甫的十三世祖了。

历朝历代都有这么多人喜欢《左传》,尤其是这些人作为武将,他们喜欢《左传》更是为这本书添加了许多兵书的味道。

据说当年多尔衮就非常喜欢《三国演义》,总能从中领悟到兵法的奥妙和各种阴谋诡异,战争策略等等,可见兵法这个东西,都是活学活用的,并不一定是拘泥于纯粹的兵书。

由此可见,关羽夜读《春秋》,或许他在读的是《左传》。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读《左传》也就是读《春秋》,所以关于夜读春秋这话说的也没错,只不过他读的《春秋》跟孔老夫子读的《春秋》可不一样。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被南京鸡鸣寺算命的老太纠缠怎么办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很多人说在南京鸡鸣寺总是会被算命的老太纠缠,其实这些事情也比较好解决的,哈哈,小编下面给大家说几个方法吧,大家再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范,要不被纠缠上了会很麻烦的,所以到底要怎么办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看吧。其实遇到一个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那最后的办法就是预防,所以提前做好预防是解决问题很好的解决方

  • 秃尾巴老李的真实故事内容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比较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还有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对于这些问题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跟谁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下,看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吧。既然是传说的故事,所以真实性大家自己把握。山东有个“

  • 秃尾巴老李老家在哪?真的是山东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这个秃尾巴老李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最近关于它的问题最多的就是很多人说这个秃尾巴老李的老家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了,其实问题看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真正的研究发现问题非常的难,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相信的解析分析下吧。1、秃尾巴老李老家在哪传说中的秃尾巴老李家在哪里的问题,一直众说纷云,但其主要流传地在

  • 史上最让人痛恨的母亲,屠子狂魔玛丽贝斯·泰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母亲,很多人都说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因为她们是每一个孩子的希望,每一个孩子的依靠,用尽一生的心血培养着自己的孩子。不过就在美国的历史上,有着这么一位母亲,被评为了世界上最“恶毒”,最让人“痛恨”的母亲。那么这位母亲是谁呢?为何这么评价她呢?接

  • 陆游为什么那么喜欢出师表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这个《出师表》大家肯定都非茶熟悉吧,毕竟这个作为诸葛亮的经典之作,确实是又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啊。作为一位诗人,陆游也是非常的喜欢《出师表》。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刘禅继位,孔明辅政。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

  • 宋朝的长帽翅官帽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看关于宋朝的影视作品的时候,朝堂之上的官员们所带的帽子都是非常特别的,和其他朝代的官帽都不一样,不得不说,这个官帽的外形确实是非常的独特,那么这样的长帽翅官帽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谁发明出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长帽翅官帽是怎么来的相传长帽翅的官帽是赵匡胤发明的。赵匡胤再未

  • 顺治帝多少岁有了第一个孩子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康熙、雍正、乾隆带领着清朝走向了最鼎盛的时期。之后因为闭关锁国,慢慢的与外界拉开了差距,最终西方列强入侵,走向灭亡。而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最受争议的应该就是顺治帝了,年仅6岁就继承了皇位,14岁就开始了亲政生

  • 雍正、康熙真的每天只睡3到4个小时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大家估计也都知道了,那就是这个雍正、康熙话说非常的勤劳,勤劳到什么地步呢?每天竟然只睡3到4个小时,其它的一些时间竟然都在批改奏折?小编看到这个说法反正是惊呆了,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不是吧。雍正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倒有些可

  • 康熙取了四对姐妹花分别是哪四对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在我国历史上,虽说大多数的夫妻表现的都是十分恩爱的,但是在皇室当中这种现象基本是不存在的,主要还是因为皇帝的权利太大的原因,天下都是他的,多数皇帝都会娶很多的妃子,所以情感自然也会很分散了。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是这么一位皇帝,先后取了四对姐妹花。让很多人都感到疑惑的是,这四对姐妹花分别都是谁呢?康熙在位

  • 雍正真的和自己的女儿发生过不论的事吗,看完原著小说发现我们又被忽悠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雍正和自己的女儿乔引娣的事情,很多人说这个雍正和乔引娣发生了不论的事情,那么真正的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呢?出现这个说法的地方到底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里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1、真正历史上雍正和乔引娣是什么关系真正的历史上这个雍正和乔引娣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