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朝有多开放?拥有不计其数的外国官员

唐朝有多开放?拥有不计其数的外国官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91 更新时间:2023/12/20 4:00:14

唐朝,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个很理想的时代,盛世唐朝似乎总是一派四海升平,和乐安宁的场景。在很多的影视剧作品当中,唐朝也的确是这样被演绎的,似乎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就连平常的日常工作都透露着欢乐的气息。很多人都认为,唐朝的社会相当开放,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同外国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这一点确实是这样,唐朝时期的开放程度,可以说是现在都难以想象的,如果你是一个官员,那你很可能拥有很多外国同事,甚至还有外国的异国王。

在各个朝代,中国的版图都是不断变化的,帝王征战,为的也就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或者进攻侵扰边境的外族人,保护自己国家的领土。唐朝盛世时期,国家版图在唐高宗李治时期,龙朔年间达到顶峰,国土面积达到1240万平方公里,也有说是1076万平方公里。南至罗伏州,即现在的越南河静,北至玄阙州,即现在的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至安息州,即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至哥勿州,今吉林通化。

国土面积非常大,如此一来,与唐朝接壤的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东北有靺(音莫)鞨(音和,轻声)、高句(音勾)丽(音离),蒙古高原有突厥、薛延陀、回纥(音湖)、契丹、奚族、室韦,西北有葛逻禄、黠戛斯、党项,青藏高原有吐蕃、吐谷浑,西南有白蛮、黑蛮、五溪蛮。除此之外,大唐与西亚诸国也有交往,最主要的有拂菻,即东罗马帝国,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等国。而唐朝的开放程度,也就与这些汉人以外的民族有很大的关系。

公元630年,一位突厥首领来到长安,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这里了,他就是颉利可汗。只不过,他到长安来,不是自己高高兴兴来的,而是被押送而来。他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兵强马壮,一直在阻挠唐朝的统一。唐高祖李渊时期,因为天下初定,不宜再起战事,于是委曲求全,但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上,那就是另一种态度了,当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曾经与这位可汗交战过,登基之后也没让他讨到便宜,630年大败颉利可汗,颉利可汗也被押送到长安。

到了长安之后,李世民不仅赐给他田亩宅院,还封他做右卫大将军,其实颉利可汗也看得清楚自己的处境,东突厥前汗国亡,即便是长期行走大漠,骜不驯的颉利可汗,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他已经没有选择了。这件事情被太上皇李渊知道以后,不禁感慨,当年刘邦被困白登,称帝之后也没有复仇,相反还得不断送公主去和亲,现在自己的儿子不过几年时间就消灭了突厥,也可以放心安度晚年了。

如今,很多人都想着移民国外,但是在唐朝时期,却有很多人想要移民来到大唐,来这里的人,还有来朝拜、经商、进贡、礼佛的,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前来留学的留学生,那个时候的留学生,购买书籍的花销由本国支付,而衣物及饮食等日常所需,都是由唐朝朝廷负责,还专门为他们设立“宾贡科”,召取汉学优异的外国士子入仕为官。

不仅是朝堂,在军队里面也有很多外国的将领。波斯帝国的一位王子卑路斯,在战乱中沿着丝绸之路逃到唐朝,寻求政治避难,唐太宗允准,并授予他右威卫将军的官职,之后大量亡国的波斯人来到唐朝,很多酒馆中就出现有“胡姬”,也常见于各种唐诗中。阿拉伯要求唐朝交出波斯王子,唐太宗直接拒绝,正因此,阿拉伯一直支持吐蕃与唐朝抗争,在这多次的战役中,出现了很多外国的将领。

这些武将,以及前面所说的文臣当中,出名的也有很多,比如宰相就有二十多个人。突厥的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执失思力、阿史那承庆等,沙陀人有沙叱阿博、沙叱忠义,而李国昌(本名朱邪赤心),李克用(本名朱邪)还被封王,回纥有契必何力、浑释之、李思义等,奚人和契丹人中有张孝忠、李宝臣、李唯岳等。这里列举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高句丽人、新罗人、天竺人等等,加起来得有数千的外国人。

李泌(因毕),唐中期的宰相,在这个时期,他了解到,因为那些外国人全部都有政府的供养,财政压力巨大,没办法,他打算停止供养减轻压力,谁知道被他们找上门来,李泌劝说他们回国去报效国家,毕竟哪里有像他们这样子的别国朝贡使者留在这数十年都不回去的?结果没有一个人听他的,李泌无可奈何,只好把他们编入神策军,也就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找一份工作总比白吃白喝强得多。

唐朝的强大吸引了外国人的到来,而他们的到来也为唐朝的繁盛增添了巨大的助力,在外国人的眼中,“唐”能够成为中国的符号,也是准确而具有深意的。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人夏天会不会喝冷饮?其实一直都在喝热茶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烈日之下,总是免不了烦躁、焦虑,热极难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来一杯冰镇的饮料,试图一解酷热。或许当时确实是消下去了,但是也会发现,没多久热气又蹭蹭地往上窜。那么,夏天到底应该怎样解暑,冷饮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如果是没有制冰工具的古代,他们会如何消夏?古人在夏天有没有冷饮可以喝呢?先来说说,聪明的古

  • 古人会不会讲笑话?其实现代人都比不过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在一部分人的眼里,古人似乎总是和“泥古不化”“墨守成规”这样的词语挂在一起的,好像他们每天都是很严肃地下地干活、很严肃地上朝议事、很严肃地讨价还价……其实,古人也是人,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笑点,只不过流传下来的史书总是显得一本正经而又严肃,让我们了

  • 古人怎么寄信?你是不是只知道飞鸽传书?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信件”这种东西,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极其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可能有一部分人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候还接触过写信,还写过一些信,但是随着时间段推移,信息技术的发展,恐怕很多人连写信的格式都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了吧?但是在没有即时通信的古代,仍然还是要靠书信才能传

  • 月全食是什么?历史上出现过多少次?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月食,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自然的天文现象,地球处在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恰好,或者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投射在月球上面的光,看上去就像是月球缺少了一块。而又因为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并不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两者之间存在一个5度的夹角,因此,月食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通常情况

  • 古人洗脸是怎么洗的?以前有洗面奶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洗脸,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而且现在有很多品牌的面部清洁用品,针对这种皮肤的,针对那种人群的,针对不同时间段的,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但是,在很多人看来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同样也需要日常的清洁和美观,既然古代有古人自己的化妆品,那么,是否也有清洁用品呢,比如洗面奶?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古人是不是也会用

  • 古代人们的"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身份证”是我们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件,顾名思义,身份证自然就是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但其实里面包含有太多的个人信息,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没有现代技术的古代,人们又该如何去辨别别人,或者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古代是不是也存在证明

  • 古时候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高考,每年都会有,而考试结束,成绩评定完成之后,就该选择自己未来的学校了。学校选择完成,就该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发放了。现在很多名校都争相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录取通知书,学生们尽管还没有进入学校,就已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息。但“录取通知书”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在同样拥有“

  • 古代没有电人们用什么照明?除了能用蜡烛还能用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灯泡自然是近代才出现的产物,有了电,才有了灯泡。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会对一些非用电的照明工具有所了解,比如家中停电之后就会用到的蜡烛,以及很多人小时候,或者长辈们小时候用过的煤油灯。历史上,电的历史并不长,更多的是没有电的时代,那么,在没有电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照明的呢?他们除了蜡烛,还有什么工具可以

  • 夜不闭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古人能够做到?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两个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简单地说,就是路上不管掉了些什么东西,都没有人会因为贪财而把它捡起来,据为己有,到了晚上的时候,睡觉都不用关门,因为不会有人进来偷东西。这种社会状况,在我们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童话故事,很多人即便是

  • 小说里有哪些形式各异的毒药?有些毒药竟然真的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先来说说那些真实存在的。比如,鹤顶红。“鹤顶红”这个名字,来源于丹顶鹤头顶上那一块红色的部位,也就因此,很多人都会误以为那块红色就是能够产生剧毒的部位,有一些影视剧中也出现过直接去取丹顶鹤头顶那一块红色的情节。其实这都是一种误解,丹顶鹤之所以会出现红色,完全与它们自身的基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