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没有拼音是怎么对汉字注音的?

古代没有拼音是怎么对汉字注音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93 更新时间:2024/2/16 5:29:20

每个字都有读音,我们上小学的第一课就是学拼音,不过在古代并没有拼音,那当时的人们是靠什么对字注音的呢?其实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而且注音的方法还挺多的,这次就为大家专门介绍一下。其实汉字的进化过程非缓慢,往往是经过了几百年的修改才能使其更加简化,毕竟作为一项交流工具来说,如果每个字都太复杂必然会降低效率。我们目前使用的简体字就比繁体字又容易了很多,也提升了沟通的效率便捷度。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因此,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汉字,自古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两类:

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比如“读若”法:

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

比如“读为”法:

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

比如“直音”法:

“肇”注“兆” 。(《尔雅》)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知道“雷”“仪”“兆”字的读音,也就顺理成章地会读“儡”“义”“肇”字了。

2.双拼制

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把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的方法。

其中,反切法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即反切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比如:缓,胡管切。(《广韵》)

“缓”字的读音,就是取“胡”字的声(h),取“管”的韵和调(uan),然后拼合成(huan=h+uan)。此外如:

哀,乌开切。

敖,五劳切。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矣,于纪切。

我们的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音字,比如“奶”,读作“乃”,“鲤”读作“里”,但是却不能像某些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法。别说今天很多字我们看了一些字会感到一脸懵逼,不知道都什么,就是古代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那么古人对于不易读的字会作处理呢?

第一种是”读若法“,或者叫”读为法“,其实意思都一样,举个栗子:

在《说文解字》里这样标:“儡”读若雷;

而在《文侯之命》中,有这么一句“父义和”,刘备的老师郑玄注:“义读为仪”

还有更简单粗暴的,比如在《尔雅》里将”肇“注”兆“。

第二种就是反切法,用一个汉字表示“声”,另一个表示“韵母”和“调”,反切的上字为“声”,下字为“韵”和“调”,

比如:收(shou),式州切——式取(sh),州取(ou);

器(qi),去冀切——去取(q)冀取(i)。

嗯,这种方法是不是很熟悉呢,想当年学英语的时候就经常用,比如I loveyou注——老虎油,apple——阿婆,看来我们不愧是真正的炎黄子孙,与自己的祖先血脉相连呀。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哪些人物是人首蛇身?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作为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女娲的形象一直都是“人首蛇身”,同样是人首蛇身的还有伏羲。古时候的人们对于蛇是十分崇拜的,不仅仅是伏羲女娲,在上古神话当中还有很多形象同样也是人首蛇身。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些人首蛇身的神话人物,除了伏羲和女娲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来看看这有没有你所了

  • 中国其实不止56个民族,其中还包含犹太族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在中国人民的眼里,中国有着56个民族,是一个民族多远话的大国。但是在实际当中,中国不止56个民族,在中国的古代其实犹太族群就已经慢慢的进入到了中国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演变,时间就久了后,这些在古代就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大多数都已经被中国同化了。但是这个民族曾经确实在中国古代存在过,现在我们就一起

  • 溥仪口中紫禁城里的一些黑幕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溥仪是清朝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溥仪的一生经历十分坎坷,一生都在政治与战争中被人被国家玩弄来玩弄去。不过最后还算是落到个好结局,毕竟溥仪的晚年还是比较安详的,虽然最后是因为肾癌病死的。溥仪在生前有描述一些当年他在紫荆城中做皇帝的时候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其中不少报出了紫荆城里的一些黑

  • 李白会武功吗?真实的武艺水平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大诗人李白,给人的一贯的印象,自然就是“诗仙”,狂放不羁而又才华横溢,天子都不被他放在眼里。这当然得益于他的头号迷弟杜甫的描述。不过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样一个潇洒的人物竟然还是一个“武林中人”。你是否知道李白竟然是会武功的呢?如果李白真的会武功,那么他

  • 观音到底是男是女?为何是以女相示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相信很多人对“观音”一定是不陌生的,就算你不信佛教,但是《西游记》总是看过的,在剧中经常会出现观音菩萨,而不仅如此,在其他的很多神鬼题材的影视剧中,也可能会出现观音。而观音一般都是女性,显得非常容易亲近,但实际上观音其实是男性,只不过以女相示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观音究竟是

  • 正定八大碗真的是赵云发明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河南的正定八大碗,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还真的是美味啊,好吃到爆炸啊,那么有的人就非常的好奇了,这个八大碗到底是谁发明的,又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呢?话说好像是赵云发明的,其实想来想去的好像这个答案还是存在很疑问的,那么到底是一些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好像还真的是赵云发明的,而且还

  • 古代冰鉴真的能起到降温作用么?古人保存冰块有哪些办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没有冰箱,夏天想要保存冰块成了一件难事。后来发明了冰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不过冰鉴的效果到底如何,似乎也从来没有得到过证实。其实我们也不用小看古人的智慧,在古代不仅有冷饮还有比较简易的冰淇淋,不过只是贵族才能吃得上。冰鉴可能可以起到降温制冷的效果,但想要保存冰块应该还是不太可能,毕竟古代夏天也

  • 古时候的陪嫁丫鬟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1.陪嫁既然要解释陪嫁丫鬟,不妨先来看看陪嫁。关于“陪嫁”的解释是,女子出嫁的时候从娘将带到婆家的东西,也就是嫁妆。在古代,婆家如果想要侵占新娘子的嫁妆,这种行为是非常恶劣的,因为陪嫁只是作为女人和丈夫的私人物品,如果想要动用,则必须经过媳妇的同意,而如果媳妇不同意也是正常。

  • 西游记中为什么唐僧从不责怪猪八戒和沙僧,只拿孙悟空当出气筒?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纵观西游记当中的取经之路,唐僧几乎从来没有责备过猪八戒和沙僧。但和孙悟空就发生过几次激烈的争吵,还导致孙悟空生气回到花果山,不再参与取经。难道是因为唐僧有紧箍咒就觉得猴哥好欺负么?唐僧肯定没这么无聊,其实西天取经之路不是为了考验唐僧,而是为了磨练孙悟空。孙悟空是一只猴子,性格也是个急性子,但有时

  • 古代人结婚年龄为什么都很小?晚结婚可能会倾家荡产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根据现代的《婚姻法》规定,男性结婚年龄不早于22周岁,女性结婚年龄不早于20周岁,晚生晚育还给予奖励。如果把这样的规定放在古代几乎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很有可能会因为你晚婚而被罚的倾家荡产。在汉朝时期,男子的平均结婚年龄在14~19岁之间,女子是13~16岁之间,不过我们人类性成熟是非常慢的,女性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