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马谡在街亭有哪几种选择?马稷能避免被诸葛亮杀么?

马谡在街亭有哪几种选择?马稷能避免被诸葛亮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02 更新时间:2024/2/21 22:36:00

马谡失守街亭最后被诸葛亮以军法处置被斩,其实诸葛亮斩马稷最大的理由是因为马稷违抗军令,擅自改变防守策略。如果马稷按照诸葛亮的方法防守,就算最后没守住诸葛亮也能饶了马稷一命,所以说马稷最后还是被自己给坑死了。如果现在我们帮马稷分析一下的话,当时马稷一共有几种选择呢?怎么才能避免被敌人还有自己人杀。

说到诸葛亮的爱将,马谡绝对算的上一位

当然,对于马谡这个人,刘备给的评价很中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但诸葛亮是由衷的喜欢呀,经常讨论兵书战策到深夜,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向马谡讨了个建议计划

对此,马谡回答:

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

后来,诸葛亮也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杀了雍闿后,就把孟获给放了,南中人心归服

由此可以看出,马谡在战略建议上,还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不然诸葛亮最后也不会这么青睐他,把街亭之战的控制权都交给他了

今天,我要说的不是诸葛亮怎么斩了马谡,怎么的言不由衷

而是,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三国志》一本书中,记载的马谡结局居然有三种,而且都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种,马谡失街亭后,因为害怕,畏罪潜逃了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记载:

“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马谡失街亭后,因为害怕,畏罪潜逃了,而向朗知道却知情不报,诸葛亮因此愤恨在心,把向朗给罢免了

第二,马谡在狱中病故了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记载: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意思是,马谡失街亭后,自知道有罪,被关在监狱了,因为监狱条件不好,就病死了,诸葛亮赶来后,很伤心

第三,就是《三国演义》中那种,诸葛亮为了慰先帝,罪自己,挥泪把马谡给斩了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

“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确下达了要斩马谡的命令,还于汉中

这就麻头皮了,明明陈寿一个人写的《三国志》,怎么会把一个人物写成三种不同的结局呢?

这不是故意给自己读者制作烟雾屏障吗?

难不成1000多年前的陈寿,也存在代笔门?哈哈,玩笑哈

但如果这样串起来,估计就可以解释了:

马谡失街亭,这个前提是不变的

在马谡失败后,就逃到了向朗那里,诸葛亮知道后,一方面指责马谡畏罪潜逃,一方面指责向朗的包庇之罪,还恨恨的把向朗免职了

后来马谡也抓到了,关在狱中,诸葛亮下令要斩杀马谡一视君威,不巧的是,马谡在狱中病故了,也就没杀成

但诸葛亮为了昭示天下,就说马谡被斩杀了

感叹一下:

一般我们都有这个习惯,读书引史料很喜欢引用其中的一段,方便是方便了,但有时候也会造成事实的缺失

放在现在也是一样,有时候只是因为你在公众场合很正常的说了一些话

稍不留意就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很有可能在你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一个梁子子就这么种下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儿子为什么不如司马懿?诸葛亮为什么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后代?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对比下曹魏和吴蜀的区别,其中有一点非常明显,就是曹魏的后台一般都会比吴蜀的要厉害很多,能力也高出很多。就拿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儿子相比,司马昭和司马师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诸葛亮的儿子就逊色不少。当然我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诸葛亮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好好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呢?这也跟当时的环境有非常重要的

  • 长平之战赵括战略有哪些失误?长平之战真相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长平之战上,赵国把指挥官廉颇换成了赵括,这一点被认为是赵国最大的败笔,难道长平之战真的就怪赵括么?其实赵括并没有犯下多大的失误,只是赵王认为不能坐以待毙和秦国打持久战,所以就换上了更擅长进攻的赵括,无奈赵括一心想快点解决战斗正好中计。如果赵括改变自己的策略有可能获胜么?实际上还是非常渺茫的,当时赵国

  • 有史书记载的三国时期十位诸侯的长相,他们长的什么样子?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都会对古人的长相十分好奇,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画像流传下来,就算有,也可能和我们自己心中想象中的那个人相差甚远,见了画像可能还会更加失望。在没有画像的时候,我们就只能依靠史书的记载来推测了。三国时期的各路诸侯,我们先抛开他们的历史功绩,单从长相上面来给他们排个名次,一起来看看。东汉末年是乱

  •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操理解错三马同槽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司马懿一直被认为是曹操小看的一个点,其实曹操最司马懿也是有所防备,当时司马懿已经漏出狼顾之相,而且曹操还做了三马同槽这个梦。只是后来曹操有点会错了意,导致司马懿最后逃过了一劫。其实司马懿早期也并没有显露出多少野心,而且行事非常的低调,这样的一个人是很难被注意到了,司马懿只是活的时间太长,慢慢变成了对

  • 孙权称帝后为什么不给孙策追封皇帝?孙权怎么对待孙策后代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孙权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的英勇善战,东吴这片土地最早也是由孙策打下来的,但是无奈孙策遭刺杀身亡年仅26岁。而且当时孙策的孩子都还太小,不然这个位置也不会传给孙权。但是孙权称帝以后并没有追封孙策皇位,只封了一个长沙桓王,这就有点让人感到小气了。其实孙权也的确不是什么大心眼的人,而且对孙策的后代也是毫不留

  • 三国一共有几次空城计?诸葛亮的空城计还是最高明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使用的空城计应该是最出名,不过三国里不止一次空城计,还有人也使用过空城计但是效果都没有诸葛亮这么好。其实古代打仗很多时候都要靠虚张声势,谁要是装的像,对方就不敢行动了。诸葛亮能把司马懿吓跑也完全是靠诸葛亮的心理素质好,如果稍有差池估计就命丧当场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其他的空城计为什么就失败了吧。

  • 李世民是怎么评价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李世民用司马懿这招铲除异己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经常会被拿出来做比较,诸葛亮年少成名,而司马懿大器晚成,两人也都是自己国家至关重要的人物。不过要是比最后的影响,肯定还是司马懿更大。李世民就曾评价过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可能心狠手辣的李世民也会更加欣赏司马懿一些,而且李世民就是用了司马懿的这些招数,才把自己的异己全部铲除。杰出的人物

  • 赤壁之战曹操手下四大谋士都在干嘛?曹操不听谏言导致大败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赤壁之战应该是曹操一生中输的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差点还把自己的命给丢了。蜀吴联手的确给曹操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是也至于说能把曹操80万大军给击溃吧,当时曹操当时应该是没有80万大军的,这个被严重夸大了,而且赤壁之战正处于曹操自信心爆棚的时候。那个时候曹操根本就没法蜀吴联盟当一回事,觉得自己可以轻松取胜,

  • 曹操墓72疑冢是怎么回事?曹操临死遗言交代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是死后并没有要求像其他帝王一样要把葬礼办的很盛大,甚至是连陪葬品都不要。因为古代皇帝死了,有些光是陪葬品就要占整个国家经济的一半,这样实在太奢侈而且没有必要,曹操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明白事理的。不过曹操虽然想从简,但是怕有人估计盗墓所以安排了72疑冢,就是造了很多假墓,不过就目前发

  • 荀彧为什么要自杀?荀彧后代却帮司马家灭了曹魏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荀彧可以说是曹操的初代功臣,曹操之所以能替代董卓的位置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荀彧给出的策略。不过荀彧帮助曹操内心是经常纠结矛盾的,因为荀彧内心还是忠于汉室,但是他也知道曹操迟早有一天要自立为王,所以最后道不同不相为谋,荀彧还是在曹操的逼迫下自杀了。对去曹操来说也是损失了一位非常得力的助手,不过曹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