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这么理解刘邦的治国大才都是“狐朋狗友”这句话

这么理解刘邦的治国大才都是“狐朋狗友”这句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2/9 4:46:57

说到刘邦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蛮有意思的,这个人给人感觉就是有点乡野气息,其实更多的时候还是因为他的出身了,所以他身边的人也都有这样的感觉的,有的人说是狐朋狗友,那么这个词语好像是贬义词了,所以这句话到底是怎么理解的,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结论:

因为刘邦的朋友们有着种种的才能,所以刘邦才能起于微末,从秦末诸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

相反,刘邦从泗水亭长一步步地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也不断给这个由“狐朋狗友”组成的初始创业团队机遇和挑战,使他们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后人心目中的将相之才。

秦朝末年,二世皇帝无道,各地起义频发。

于此同时,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刘邦带着相熟的几个好友和沛县的二、三千子弟起义。

而就是这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团队,竟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沛县的起义者到西汉王朝的建立者这样华丽的转变。这乍一看来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刘邦爱喝酒、好女色,不事生产,给人以混混、痞子的形象。而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与其相熟,且最后与其起事,自然容易被认为是一群“狐朋狗友”。而就是这群“狐朋狗友”竟然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青史留名,这也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刘邦这些“狐朋狗友”最后成了国之栋梁呢?

其实,刘邦这一干人等并不是酒囊饭袋,相反他们还各有各的长处。

樊哙周勃勇武过人自不用多说。萧何在刘邦占领咸阳,诸将竞相争夺财物之际,收取了秦朝的律令、图册、档案,因此得知天下要塞详情、人口多寡、诸地强弱。面对覆灭秦朝如此重大的胜利还能如此清醒,为大局着想,由此可见萧何非常人所能及。

至于曹参,跟随刘邦多年战功赫赫,更有萧规曹随的美谈,亦是了不起的人物。

那他们是一开始就是治世之臣、败敌之将吗?

不一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这群人终归是有两把刷子的。否则他们在乱世之中也没法崭露头角,并且一步步的站稳脚跟。

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萧何等人也是如此。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可以给他们不断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带头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也需要经过不断的磨炼才能练就一身经天纬地之才。

所以,他们有着良好的初始条件和顶尖的成长环境(从沛县起义至建立西汉王朝),成为治国大才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刘邦这个人。

刘邦在起义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的前半生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且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贪酒好色。如果在正常年月,他可能就只是与平常官吏插科打诨的泗水亭长罢了。

可是,时代选择了他。他偏偏赶上了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他的优点在这个时代被无限放大,他的这个优点就是能用才。

西汉建立之后,刘邦与群臣饮宴,谈及得天下的原因,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能用才,就是刘邦的才能。他在沛县的时候,吸引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与他一起起义,后又能使张良、韩信为其所用,使他的人才实力不断增强。

刘邦也会用才,在他的统帅下,众多人才各司其职,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又能使自己的才能不断增长。

这个所谓的“狐朋狗友”的团体不断地击败一个又一个敌人,这中间当然有己方谋略得当的时候,当然也有敌人拱手相让、运气爆棚的时候。

总之,他们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他们不再是当初泗水亭长刘季和他的狐朋狗友,他们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他的将相们。

他们经历过如此多的事情,又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得住他们呢?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曹操占领汉中后为什么不进攻蜀国?司马懿差点提前消灭蜀国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虽然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方力量,但是也难免出现过一些战略上的大失误。赤壁之战当然不用说,当时曹操太过自大导致大败,还差点丢了性命,不过在这之前曹操本有一次机会提前重创蜀国,但是最后并没有实施。司马懿在这中间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当时曹操在多信任一些司马懿可能魏国就要提前完成统一大业了。曹操一向

  • 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有多聪明?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算是很有名了,尤其以诸葛亮名气最大,但是家族中的其他人也是不同凡俗。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为孙权效力,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也随他一同,而诸葛恪也是从小就显露出了神童的聪明智慧,长大后也成为东吴丞相。那么,一个小孩子,能够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三国志·吴书十九》载:诸葛恪字元逊,瑾之长

  • 盘点三国里最搞笑的四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事情也还是真的有点意思的,当然了更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时期也还是有很多的比较搞笑的事情的,那么最近就有网友问了有没有特别搞笑的,其实还真有,下面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最近重温《三国演义》原著,发现了几个很搞笑的小片段,看得我当场笑出声。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几个

  • 为什么春秋时期的战争这么“讲礼”?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春节时期有的人感觉就是这个事情好像是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斗嘴,也就是百家争鸣的感觉,反正小编是这个感觉了,但是大家也许会发现了,在春秋时期不仅仅是人对人,就是站在双方都非常的讲礼数,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春秋时期的战争非常讲“礼”。发起战争的时间

  • 隋文帝杨坚是如何用小人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隋朝,除了那个劳民伤财的隋炀帝,也还有与他相反的隋文帝杨坚。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杨坚是否有做得不当之处,只来看看他的用人之道,准确地说,是用“小人”之道。很多人可能以为小人是没有办法能用的,实则不然,杨坚对待小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心得,那么,他的办法有是什么呢?周宣帝

  • 丘处机为什么会得到成吉思汗的召见?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丘处机,你一定会想到金庸笔下那个全真道士丘处机,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关的人物,比如王重阳、全真七子、郭靖杨康等。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那是金庸先生虚构出来的,历史上真的有丘处机这个人,而且的确是全真教的掌教,同时也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等,是那个年代极其受人尊敬的道士。而且,还曾经接受过成吉思汗的召见

  • 古代的大刀后面带有一些铁环,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好汉使用的大刀的刀背上面,带有一串的铁环,但是却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有了铁环,就不能用刀鞘,因为会装不进去,而且,用的部分也是刀刃,与刀背也没什么关系。那么,既然不方便又没有用处,为什么还要装上铁环?铁环究竟有没有用,又有着什么作用呢?相信大家在很多影视剧中都看过这样的场景

  • 古人的夏天为什么还会有冰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一直都说,古人的智慧是很多身处现代社会的人学不来的,就比如,到了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想要乘凉,现代人会选择喝冰镇的水、吹空调等方式,但是古代,没有冰箱没有空调,却依然有冰块可以使用,虽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但是不得不说,他们能够想到这样的办法拥有冰块,也是十分厉害了。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有冰块呢?

  • 阿房宫和圆明园,有必要重建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历史上有两座辉煌一时,最终却被付诸一炬的有名的皇室建筑,一座是秦国时期的阿房宫,另一座就是清朝时期的圆明园。这两处可以说,都是集合了当时最顶尖的建筑艺术和审美风格,对于研究当时代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的意义。虽然已经被烧毁,不复往昔的耀眼,但是关于有没有必要重建,分成了两种阵营。那么,究竟有没

  • 袁绍为什么不敢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和曹操的最大区别就在这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袁绍曾经是北方实力最强的军阀,但是却在一夜之间倒下成了曹操上位的一块阶梯。伐董成功后袁绍原本最有机会继续担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角色,但是袁绍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袁绍就是用这个理由讨伐董卓的。从另一方面将袁绍也缺乏该有的野心,不然可能也不会三分天下,而是袁绍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可能袁绍和曹操的最大区别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