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时候官场上的年终奖怎么发?

古时候官场上的年终奖怎么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23 更新时间:2024/1/10 22:32:03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在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据说当时三公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钱,领这一回年终奖,相当于一年的工资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代官员的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工资虽然很高,但年终奖却很少。每年冬至,皇帝给高级官员们发年终奖,宰相、枢密使以及曾经封的大臣,每人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两坛子黄酒而已。

古代官场怎么发年终奖

清朝皇帝年底多用荷包赏赐大臣。这赏赐的荷包里究竟会装着多少钱呢?岁末皇帝赐给蒙古亲王的那对大荷包里,一般装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这也算是挺丰厚的“年终奖”了。

民国时期,商店的伙计、公司的职员一般也都有年终奖。年终奖有多有少,掌柜或者经理可能有上千块或者几百块大洋的年终奖,伙计和普通工人有个几十块或者几块大洋的年终奖已经很不错了。商铺和作坊都有一批学徒,学徒一般是没有工钱的,可是却有年终奖。大方的老板会给个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小气的老板会管学徒一顿好饭,这顿好饭也可以算是年终奖。那时候一年360日(阴历),地主家的长工吃肉的日子大概有20多天。这些日子多数集中在正月,地主家给长工吃肉则是一种拉拢鼓励的表示,而正月没有给长工加肉的东家,会蒙上悭吝的恶名。这吃肉也可算是长工的年终奖了。

在我国古代,高级官员的年终奖由朝廷发放,小官和小吏的年终奖则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创收。

秦汉魏晋时期,公文写在竹简上,公文传达过程中,用口袋把公文装起来,再糊上胶泥,盖上公章。另一个部门收到这个口袋,剥掉胶泥,把公文倒出来,装公文的这个口袋就成了废品。那时候装竹简的口袋有皮质的,有丝织的,也有麻布的,都能卖钱。攒的口袋多了,到年底运到市场上卖掉,年终奖就有了。

唐朝和宋朝有一段时间允许各州府衙门民间放高利贷。高利贷的本金,有朝廷拨付的“本钱”和“公用钱”,也有官员们自己凑的集资款。获得的利润,国家财政抽小头,地方留大头,大部分利息都存进了小金库,其中一些钱用到岁尾发年货、发红包。

明清时期官员的俸禄很低,京官的年终奖金不是朝廷发,而是来自地方官员。当时地方官员来钱渠道多,而京官就比较穷困一些。地方官员为获取信息和得到京官的照应,每当冬日降临,往往以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为名,向六部司官孝敬钱财,此谓“炭敬”。

炭敬是“馈岁”(新年礼物)的意思,所以地方官员赠送所附的信里一般不直接说数目,而以梅花诗八韵、十韵或数十韵来代替,如果是四十两银子就说是“四十人”,三百两就说“诗一部”,显得很儒雅。有人送贝勒载涛一千两银子,信封上写的是“千佛名经”四个字,可这个花花公子连这个意思都不懂,还拿给别人看,后来拆开来,才发现里面是一千两的银票。

标签: 一般年终奖地方皇帝口袋官员公文时期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功臣因为没吃完饭菜而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儿子,历史,自己,武将,朱元璋,两个,非常

    开国皇帝杀害功臣,这种事情历史上一直有。原因无外乎就是害怕功高盖主,因为皇帝的位置可就这么一个,在打天下的时候,全都是好兄弟,一旦成功,坐上皇帝那个人在看他昔日的好哥们,心里可就不是滋味了。史书记载的最多的就是朱元璋了,虽然说他非常的有能力,也将天下治理的非常好不过嗜杀也是事实。读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包拯的五个保镖都是什么来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朝,非常,团队,保镖,公孙,推荐,朋友,身边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都知道,包拯是宋朝有名的忠臣,是正义的化身,他不畏权贵,凡事讲法,以法律为准绳,哪怕你是王爷犯了罪,按律当斩的,他也会毫不犹豫抬出铡刀,一刀铡下去。包拯还有五大护法,或者说五大保镖,估计80后和90后的朋友,对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他们一出场,威风凛凛,扛起铡刀,铡

  • 李自成为什么热锅开水“炖福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福禄,李自成,历史,胖子,事儿,洛阳,梅花鹿

    话说崇祯十四年,也就是1641年的正月20日在当时的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有过这么一档子事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有一天,在福王朱常洵府的院子里,架了一口海锅,名曰“千人锅”,意思是这锅里的饭该是够一千人吃的。锅底下是柴火煤炭烧的劈啪作响是,火苗老高。一锅的水里放着葱、姜、蒜、桂皮、花椒

  • 汉朝女子不仅婚姻自由而且敢爱敢恨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后,汉朝,还是,女子,幸福,无论,皇后,女性

    《汉武大帝》中淮南王刘安之女刘陵(陶虹扮演)出现在太慰田蚡(张世扮演)的府上,她化的妆是白面中唇,似春天最明丽的桃花。都说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实有点误解。除了几个身在政治漩涡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并不多,那几个标明女诗人的徐惠、上官婉儿、薛涛、李冶无论文名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前世后代的女子,实

  • 光绪皇帝的最后书单揭示其微妙内心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变法,慈禧,政治,光绪,这份,日本,戊戌,宪法

    澳大利亚女学者叶晓青,一次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资料,偶然查到光绪帝朱笔所列的书单。时间为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8年1月29日),书单所列图书计有:《日本宪法说明书》、《日本统计释例》、《日本宪政略论》、《译书提要》、《驻奥使馆报告书》、《孟德斯鸠法意》、《政治讲义》、《法学通论》、《比

  • 我国历史上有没有百岁以上的老人参加科举考试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考试,一个,进士,百岁,参加,十分,科举,没有

    乾隆年间,一位叫王健寒的番禺老童生,99岁还能参加考试。另一位高龄考生叫黄章,他是广东顺德人,60多岁时成为秀才,83岁被选拔到国子监,成为国子监的正式学生。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康熙三十八年(1699)八月初九的凌晨,顺天乡试门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点名工作。当点名者叫“黄章、黄章”时

  • 这些古代名人的小名真是大写的尴尬!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就是,这个,小名,所以,司马相如,王安石,不是,出生

    现在的明星生个宝宝,小名都叫小海绵、小糯米之类,一听就是爹妈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头肉。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话说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就有个听着很羞耻的小名「犬子」!《史记》里说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司马相如小名犬子犬子真的没有别的含义,真的就是「狗

  • 慈禧的两个称呼“老佛爷”“亲爸爸”因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个,皇帝,绰号,爸爸,太后,老佛爷,慈禧,光绪

    慈禧太后最喜欢别人叫她“老佛爷”。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光绪初年,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让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尊佛。建好之后,他对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慈禧为何被称为老佛爷慈禧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捡了个吉

  • 汉代女人敢爱感受,甚至敢主动“休夫”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代,古代,公主,现象,离婚,当时,再嫁,历史

    如今,离婚、再婚现象早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古代社会,离婚可不是一件光彩事儿,女人离婚更是遭人白眼,往往被视为不守妇道之人。不过在汉代却是个例外,汉代妇女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离婚、再婚现象在当时还颇为流行呢!寡妇再嫁,在汉代也被认为是合理的事情。譬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初嫁平阳侯曹时(

  • 士大夫犹爱美!张居正每天都要美容装扮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个,记载,万历,仪表,高大,饮酒,客人,士大夫

    古代士大夫仪表如何?大众一般从评书和通俗小说上获知相关信息,书上讲到男主人公时,颜值都比较高,出场便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一个个貌比潘安,才高八斗,是高颜值和高智商的结合。尤其是状元,没有一个不是美男子。但那都是戏曲小说,事实上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状元郎、士大夫也是美丑不一,各具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