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西天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为何不找菩提祖师帮忙?

西天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为何不找菩提祖师帮忙?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14 更新时间:2023/12/15 18:16:50

在老版电视剧《西游记》里(八六年版本),有这样一出桥段。

即孙悟空大闹五庄观,导致唐僧一行被法力高强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扣留,取经工程一度中断。为了救活被损毁的人参果树,悟空四海求方,均无功而返。无计可施之,悟空踩着筋斗云,到当初的学艺之地寻求帮助。

但他面对的,却是破壁残垣。当年众师兄弟竞闹的场面早已不见。菩提留下了一个画外音,悟空,去吧,去吧。

昔时踏云离别去,他日再无相见时。悟空呛然泪下,叩首于地,咚咚响。

经去多年之后,每每摇开电视,见荧屏跃出此番场景,心境有如当时悟空,恍然隔世。

但原著和剧集略有出入。

翻遍通篇字,关于菩提祖师的描述,仅发生在第一、二章节。此后,再无明确的交待了。

若以原著作为样参,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悟空五百年山刑之后,为不趁着化缘的间隙,踩云探师一番?而菩提的灵台山和取经目的地,同在西牛贺洲,对于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的悟空而言,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

有一种可能,即悟空不念旧情,五百年的牢狱之灾,将这位曾经的热血男儿炼成了冷酷汉子。或更有不平的是,对于弟子长年受到的煎熬,师父竟不闻不问,甚至连捎一句寻寒问暖的话也没有。想想,心中忿忿。

悟空的情绪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这在原著十七回,悟空初破牢篱时就能体现。当时他遭遇了一只颇有能耐的妖精熊罴精,PK之余,即脱口而出道,“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可见,悟空的潜意识里,菩提祖师永远是他的授业恩师。这份恩情,重情重义的悟空一辈子也忘却不了。

但此后取经一路,悟空为何几乎是默言不谈恩师呢?

其实原著早有说明。

原来,早在灵台山学艺之时,菩提就看出了悟空身上的祸根,遂将其“驱逐”出师门,并留下一言,“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可见,菩提曾在二人师徒关系上,设了一个“熔断”机制。即倘若有天悟空惹祸了,师徒恩情自然断绝。

尔后悟空大闹天宫,上了凌霄宝殿拍了领导玉帝的桌子,成了重刑犯,牢狱之灾是逃不过了。

五百年后,时过境迁,悟空虽然获得了自由身,但自觉身上污点难褪,又怕菩提教训,故打消了探师的念头。

这是其一。

原因其二,却是悟空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

譬如五十七回,对于悟空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

当时,悟空因惩恶扬善的立场不同,一言不合,又习惯性地和“老学究”唐僧闹翻了。被唐僧逐出了团队。

“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

悟空当时第一反应,一定是回老家花果山的。但他终究没有回去。原因很简单,怕熟人笑话。为何笑话?没有修得正果、被BOSS炒鱿鱼等,这些,都将成为别人的笑资。丢脸啦。

可见悟空心高气傲。

依悟空这般秉性,他能贴着“监外缓刑犯”的标签探师访友吗?肯定不能!

试想场景。

悟空踏云回山,一众师兄弟出门相迎(对于修仙之人,五百年应该不算太长,多尚健在)。寒暄之后,肯定有人相问,猴子,这些年哪里去啦,“电话”也打不通,是不是发财了吧,咱师父在厢房里头休息着呢,对啦,是不是带了什么见面礼给他老人家。

悟空默然,气氛凝固。师兄弟抬头看到猴头上的紧箍,忽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断断续续地唠起了家常。

那可是一个尴尬啊(就像当今社会,混不出人模狗样,都不太好意思参加同学会。这是一个道理)。

这样的没趣,悟空断然不会自找。

此时再看原著第八回的一个场景,就很有深意了。

当时观音受如来委托,去东土大唐寻一善信之人,来取真经。

途经五行山,菩萨“顺道”探望了服刑的猴。悟空求搭救。观音顺水推舟道,“你这厮罪业弥深,救你出来,恐你又生祸害,反为不美。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

通过观音的话,我们大概知道以下信息。悟空罪业弥深,即便出了牢笼,也洗不白。这是一生的污点。但也未必不能洗白,大凡可以“曲线救国”,走佛果位评聘这条路。考核合格,即可修得正果。

这或许正是悟空为何要一路保唐僧取经的一个动力吧。

他要给自己正名。正了名,就可以昂首挺胸地探望师父了。

我们可以再做个推想,取经表彰大会上,悟空得了“斗战胜佛”的职称。

当时,他最想见的人是谁?不用说,一定是菩提!

师父,猴儿又回来啦!

标签: 孙悟空

更多文章

  • 水浒梁山首任寨主却遭林冲无情击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水浒

    提起梁山好汉,大部分读者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一百零八将的形象。其实梁山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百川归海的过程,梁山也先后经历了王伦、晁盖、宋江三个寨主领导时期。其中王伦因在书中被描绘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最终被林冲火并,因此一直以来被大部分读者所厌弃。其实客观来讲,王伦对梁山是有草创之功的,

  • 又是一个传说:貂蝉“闭月”之称竟是缘于情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貂蝉,传说

    关于“闭月”的由来,大致是这样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夜,貂蝉美眉在老干爹王允的私家豪华会所里,为其拜月祈福,正巧此时,一片彩云遮月,干爹见之,怦然心动,拉着貂蝉的小手笑道:“我这干闺女啊,你的美色,都让月亮躲到云后面去啰”。却在此时,有好事的侍童,将此情景

  • 说说楚国的夫人们究竟有何不凡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楚国,说说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是当之无愧的争霸主角,尤其是楚国,以子爵之身,历经数代君主筚路蓝缕艰辛创业,至楚庄王时已能够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楚国几代君主的夫人都很有贤名,堪称楚王的贤内助,亦为楚国的崛起发挥了不小作用。春秋时期楚国崛起邓曼邓曼是楚武王的夫人,楚文王的生母,史书记载她能够见微

  • 阴柔胜阳刚:中国古代智慧为何拒绝“硬碰硬”?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古代

    ​在中国古代智慧结晶中,有一条很“太极”的“智慧”,那就是讲究“阴柔胜阳刚”,拒绝“硬碰硬”。在中国的古代史中,阴柔胜阳刚的“战例”不胜枚举。岳飞阳刚,秦桧阴柔;左光斗是个汉子,魏

  • 说说猪八戒的真实身份:和朱元璋有关,还是唐僧的祖师爷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真实,唐僧,猪八戒,说说,朱元璋

    ​如果说《西游记》里,唐僧和孙悟空包办了戏份一哥二哥的话,那么,剧目里的男三号,却无疑是猪八戒了。关于猪八戒名字的由来,原著十九回讲得却也切实。高老庄上,猴王降服猪妖,准师父唐僧同志上前一步,“既从吾善果,要做徒弟,我与你起个法名,早晚好呼唤。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

  • 地位比较特殊的赤脚大仙究竟是什么背景?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赤脚大仙

    【一】名著《西游记》里,赤脚大仙应该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此君在天庭并非担任具体职务,属于散仙之列,但江湖地位似乎颇高,蟠桃盛会名单上有他。更有趣的是,天庭每每发生拐点事件时,偏偏却有他的身影。由此看来,他在西游神话世界里,又是引线式人物。譬如原著第五回,孙悟空从七仙女口中得知蟠桃会名单无他,盛怒之下

  • 揭秘中国古代亲子鉴定的四大手段:亲情、常理、合血、滴骨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亲子,古代,中国,揭秘

    ​DNA生物技术现在已成为亲子鉴定、血缘断代的常规手段,准确率能达到99.9999%。然而,在没有DNA生物技术的古代,亲子鉴定则可谓难上加难。或许正缘于此,在不少戏剧、影视剧以及古代小说中,都有古人“滴血认亲”等情节的描写。其实,除了“滴血认亲”,古

  • 从拒绝纳妾看看古代几位名人的高洁人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名人

    人品高洁处,且从拒妾看纳妾是古代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其实如果细想,它也表现了一种对既定规则的遵从,如果纳妾如仅仅出于男子喜新厌旧的本性,何以不令糟糠之妻下堂;若仅仅单纯追求纵欲,始乱终弃岂不是一个更省事的办法。但是他们不能。所以,古代的男人未必如今人想象的那般幸福,即使富可敌国,他们也还是要将一个个

  • 揭秘古代“明星”的悲惨生活:社会地位低属于下九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揭秘,生活,明星

    所谓“明星”,现在特指的是娱乐界的知名人士,影视界、戏曲界、曲艺界等都算。在古代,不叫“明星”,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品种。古代的“娱乐界”人士叫伶人,伶人的历史悠久,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伶人的历史也就上下五千年,早在黄帝时就出现了,

  • 揭秘西游记中的镇元大仙到底有多恐怖?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游记中,揭秘

    ​西游神话世界里,似乎谁都想着长生不死。而惯知的长生药,却并不算太多。掐指算来,无非蟠桃、金丹、人参果,以及唐僧肉了。蟠桃的所有权在王母,金丹的专利权在老君,非特殊身份人士,恐怕是难以品尝。也正因如此,处于三界等级链底端的妖精,便在取经路上伏击唐僧,妄图一品美食,得以长生捷径。但往往事与愿违,机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