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06 更新时间:2024/1/5 15:45:08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

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要知道,明朝(1368-1644)长达276年,能人辈出,名臣、首辅多达160多人。但是在梁启超心中的政治家只有一个――张居正(1525-1582),给于他高度评价,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到底有什么过人的地方,能让梁启超如此称颂?

皇帝的老师

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还可以继续统治276年,才被满清取代。明朝有如一个无人驾驭的王朝,但因为有了能治国的大臣和首辅等官员在把持朝政。这些皇帝就抱着“你办事,我放心”和无为而治的态度,安心让日子天天如是过。说起来,万历皇帝还在万历十五年(1587),在殿试中所出的考题是“无为而治”!

在万历王朝,就出了一位张居正,他就是梁启超点名的政治家。

张居正出身寒微,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很有抱负,充满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国家。张居正也是万历帝的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还未成年,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翊钧。张居正对这未来皇帝寄予厚望,要使他成为千古明君,用心良苦。朱翊钧也对张居正毕恭毕敬,尊称他“先生“。

张居正当了十年的首辅,辅助十岁登基的万历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实际上却是有实无名的君王。张居正肩负国家重任,勤奋工作,“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万历朝的大儒李贽称张居正为“宰相之杰”,清代人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死后被撤销谥号

张居正担任首辅的十年期间。明朝正处于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整个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是他推行万历新政,实行政治整顿和改革,经济得以恢复力图振兴颓势,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的中兴,所以有人称他为“救时宰相”。

张居正也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很多史学家对他的评介,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把“伟大与渺小、无情与重义、拒贿与好谄”集他一身。说他徇私,善于权谋,独断专行,待人不善,搞两面派,陷害他人,表里不一,生活奢侈……虽然说盖棺论定,但是后世的历史学者,仍然还对他的功过,重新审视、定位。

最令人惋惜的是,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两年,就被人弹劾。时年21岁的万历帝竟然立即剥夺他在张居正死前九天所封赐的“太师”荣誉,撤销“文忠”谥号,而且更进一步抄他的家。

可怜被困在张府内老弱妇孺,有十余人口活活饿死。长子张敬修也含恨自缢身亡,次子张嗣修被流放。

万历帝对待一手扶持自己的恩师,竟然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种失去理性行为,有人认为是万历帝因为长久处于张居正的严厉管教约束之下,以及感觉到威权震主的一种反叛心理变态的发泄表现。

张居正居功至伟,万历帝是很清楚的。而且万历也表达过感恩报恩之情。故此《明神宗实录》(神宗是万历帝)有记录万历所说:先生大功,朕说不尽,只看顾先生的子孙。 后来万历这样毫无情义行为,也是历史上认为匪夷所思的事。

不过,公道自在在人心,人还是有良知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相信也是史无前例。家破人亡的张居正,竟然使到当年要推倒他的反对派,抛开恩怨,义无反顾为他鸣冤;有曾被张居正打压、贬职、罢官的人如赵锦,翰林院侍讲学士于慎行上书求情和宽恕张居正;连因得罪张居正而引退的工部右侍郎陆光祖,复官后出任吏部侍郎,因为维护张居正,又再被降职。因政见不同被张居正处以廷杖八十,打到残废的都御史邹元标,还拖着一条拐腿为昭雪张居正而奔走呼号,不念旧恶,称赞张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所幸,张居正死后还不到40年,耻辱得以昭雪。崇祯年间,张居正获得全面平反,恢复谥号,子孙亦获袭职。张居正的故居被改为“张文忠公祠”,让后人瞻仰。《明史》盛赞有张居正为政期间“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相信张居正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

张居正的死因

有关张居正的死,正史的记载相当简单,《神宗本纪》只用了一个“卒”字。在《张居正传》里则说:“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醮为祈祷。”至于是什么病,没有说清楚。

不知道野史的说法的可信度是如何,传说张居正“有姬妾40余人,大吃春药”,热气向上或向下发散,认为他是死于纵欲过度,甚至说张居正死时“皮肤燥裂,如炙鱼然”,是纵欲而亡症状。

和张居正有芥蒂的明代文史学家王世贞(1526-1590),在他留下的《嘉靖以来首辅传·张居正传》中,俨然以局外人自居,煞有介事地对这位死去的“同年进士”进行道德上的无情揭露和有力诋毁,甚至歹毒攻击。据他说,“ 则日饵房中药,发强阳而燥,则又饮寒剂泄之,其下成痔。而脾胃不能进食。”

这些记载,有缺客观,甚至抹黑之嫌。不过和替张居正鸣冤的大臣相比较,王世贞是差多了。只因为他是史学家,人人把他的话当真,但他是否言过其实?也有说抗倭名将戚继光进献张居正“海狗肾”和美女,导致痔疮。有了痔疮是否影响脾胃,不能进食?

不过,现代医学是没有吃春药或催情药导致痔疮这理论的。我也怀疑,张居正生病多时,难道还有心情去吃催情药,寻欢作乐去?

标签: 甚至皇帝明朝朝政梁启超政治家因为万历

更多文章

  • 解析秦琼与尉迟恭敬德罗成的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画像,李世民,一起,当然,门神,功臣,喜欢,图片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明君。所谓“明君贤相能将”,也就是说一代明君也是需要贤相和能将来辅佐的,唐太宗当然也不例外,在他的身边有着一大批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能人将相。贞观年间李世民为了怀念那二十四位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能人将相,特命人为他们画像,也就是后来的《二十四功臣图》,秦琼和尉迟恭

  • 中国古代历史最壮观的一次大逃亡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高丽,自己,北魏,没有,队伍,不是,一个

    一列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前后绵延80余里。夹在队伍的中间的,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有的也穿了士兵的服装,步履蹒跚,显得有点不伦不类。队伍的外围是全副武装的士兵,盔甲铠亮的精骑,时不时的来回穿梭着,催促队伍快点前行。队伍很噪杂,孩子的啼哭、女人的吆喝、士兵的怒骂、战马的嘶鸣……各种声音混在了一起,与

  • 这个民族企图杀光汉人,最后被汉人灭族!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族,北方,建立,国家,开始,杀光,屠杀,汉人

    中国每次大一统王朝之后都会有一段极其混乱的时期,战乱不断,对于汉人来说,在五胡乱华时期那是最危险的。有一个民族建立的国家企图灭亡汉人,杀光汉人,最后在一个汉人的反击下,这个凶残的民族被灭族,完全消失在地球上。“灭亡汉人计划”在五胡乱华时代,汉人政权衰微,晋朝南渡,北方陷入混乱。而当时五胡内迁,企图占

  • 中国历史上最风流太后 居然开起了青楼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后,皇帝,开始,更是,时候,但是,自己,儿子

    要说,古代风流的女子,很多人都会想起男宠不计其数的山阴公主。但是,在北齐时期有一个女人的风流竟然和山阴公主不分伯仲,她就是北齐武成皇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又因胡氏的儿子高纬后来继位,所以历史上也把胡氏称之为胡太后。这个女人,在北齐灭国后,流落青楼,并且因为一句,“为后不如为娼”被后人评为最风流的太后。在

  • 贾宝玉和谁发生过性关系 贾宝玉心里到底爱谁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系,时候,宝玉,就是,因为,林黛玉,一个,贾宝玉

    贾宝玉是一位非常多情的公子哥,在贾府内外,贾宝玉不知种下了多少情情爱爱的种子,而他作为封建社会中的贵族,也是下一任贾府的继承人,有人根据这个曾经做过推论,认为贾府中许多的女性都和贾宝玉有过关系,但是曹雪芹在书中并没有详尽的写出来。那么贾宝玉和谁发生过关系呢?书中明着写出来的只有一个人,也就是贾宝玉身

  • 太监阉割后是如何娶老婆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没有,后来,可能,因为,记载,宫女,中国,太监

    以前有一个谜语叫“太监自叹”,猜一部电影的片名。不过因为片子不大有名,很多人都猜不到——答案是一部由柯俊雄跟旅美影星关家倩(即关南施,《苏丝黄的世界》女主角》主演的文艺片,叫做《不再有春天》。当了太监之后,就真的“不再有春天”吗?其实未必。因为许多太监都会找一个宫女作实质上的老婆,叫作“对食”(就是

  • 李白唯一没有搞定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可以,不相,女子,不如,李白,相见,女人,一个

    李白: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唐朝大才子李白,因为当代语文教材的原因,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诗人,而关于他的私生活,国人知之甚少。史料中关于他的婚恋,最详实的资料也只有魏颢《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话:“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

  • 高洋只喝酒不吃饭因此酒精中毒死亡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所以,一个,可以,后来,但是,皇帝,可能,非常

    北齐高洋是不是神经病高洋是北齐的开国皇帝,生于529年,卒于559年,死的时候年仅31岁,高洋在其二十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可以说是少年英才,统治的初期能够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使得政治比较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统治的后期却沉迷酒色,暴虐异常,可以说与开始判若两人,这样大的反差使得人

  •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实原因:绝非宽容那么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这么,贞观,原因,什么,李世民,山东,自己

    稍微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他手下有个犯言敢谏的大臣叫魏征,魏征经常指出皇帝的不足,跟皇帝争锋相对。李世民虽火冒三丈,但也不会痛下杀手。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下面这个,几乎家喻户晓。有一次,唐太宗罢朝,大骂道:“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非常纳闷,问道:“谁触怒了陛下?”李世

  • 日本军人帽子上的两片布是干啥用的?绝不是防冻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这种,古代,为了,防止,我们,日本,说法,士兵

    看过抗日神剧的朋友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般日军的军帽上都会有两片布,遮着耳朵,看着很搞笑的样子。那么两片布到底是干啥用的呢?有人说是为了防止冻伤,绝对不是。我们看看图就知道了。这一片薄薄的玩意怎么会用来保暖呢?肯定是有其他更重要的用途。其实这种军帽后面的两片“垂布”,类似我们平时看到的小孩“屁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