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能让诸葛亮一生“欣喜若狂”的女人黄氏!

揭秘:能让诸葛亮一生“欣喜若狂”的女人黄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709 更新时间:2023/12/15 7:06:05

很多人,包括一些名人异世,在对于诸葛亮娶妻这件事上,都认为是这个一个失败的例子!自古以来,英雄在美人,一代丞相诸葛亮却偏偏爱“丑女”,依是欣喜若狂,感情亲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陆毅扮演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老婆黄氏,乃东汉末年襄阳(今湖北襄阳)名士黄承彦之女。汉末年间,董卓作乱,战祸频生,不少志士贤达常隐居山林以观时变。黄承彦正是在这种隐居生活时,结识了向他问学求教的诸葛亮。黄先生常在诸葛亮的茅庐一起谈诗论文,总能窥见诸葛亮心怀高节、“等待天时”的大志。如此一来,他便有意把女儿嫁给年轻的俊后生诸葛亮。但他女儿生得丑陋,他又难以齿。于是,他便邀约诸葛亮到自己家中聚会,让诸葛亮能对自己女儿的才德有所认识。因为他确信自己的女儿虽然生得不漂亮,与诸葛亮难相匹配,但女儿才华出众,与诸葛亮可说是“堪相配”的。

果不其然,有了几次的接触与交谈,诸葛亮便为黄氏超凡的才智所慑服,其洞察天下大事以及深明大义的风范则在妇女中是鲜有所见的。黄先生见时机成熟,便认真地对诸葛亮说:“听说你在择偶。我有一女,长得很丑,你已见过,发黄面黑。不过,她的才智和品德是可与你相匹配的。”诸葛亮一听,欣然同意。于是,黄家择日用车将女儿送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黄氏嫁过来后,果如孔明所料,才智超人,贤淑堪羡。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头两次,诸葛亮不在家。第三次去之前,诸葛亮其实早有准备了。妻子黄氏将居室布置得幽雅而清静,突出了诸葛亮最为重视的一个“静”字。黄氏又在门框两旁贴上诸葛亮手书的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表达了主人高尚的节操与雅致的情怀。室内的布置,充满了书香氛围,又不显迂腐,并在书房的墙壁上悬挂了一把七星宝剑。对于妻子所精心营造的这一准备接待贵宾的环境与氛围,诸葛亮是十分惊叹的。

“隐”或“仕”,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条出路。黄氏是极力赞同丈夫出仕的。诸葛亮说过:“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他对这件事一直处于两难的矛盾之中。于是,黄氏便用丈夫常说的一些话来督促他出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一种积极的出仕思想,“隐”是为了“仕”。黄氏以此激励丈夫,从而坚定了诸葛亮出山的决心。

黄氏心胸开阔,深明大义,丈夫无家事拖累,无后顾之忧,便慨然接受了刘备的请求,联吴破曹,取益州,建蜀汉。刘备死后,托孤于他。他六次北伐,两出祁山。由于蜀中多山,用兵时运粮就成了大问题。于是,诸葛亮就命人按他设计的图纸制造“木牛流马”。木牛流马的使用,在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大战司马懿时,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而这木牛流马,最早便是诸葛亮夫人黄氏所设制的。诸葛亮夫妇居住隆中时,一天,有贵客来访,诸葛亮便嘱咐夫人梳妆打扮一番好去会见客人。不大一会儿工夫,夫人便打扮得焕然一新。诸葛亮吃惊不小,奇怪她化妆的神速。待客人走后,诸葛亮就十分好奇地偷偷跟在夫人身后去看她怎样卸妆。谁知一进后室,便被眼前的奇异景象惊得立马傻了眼。原来,后室中除了许多面具挂在那里外,还有几个木制的佣人正在那里推磨斫麦。一问才知这些木人和面具全是心灵手巧的夫人制作的。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遂拜其妻,求传是术,后仿效其原理制成木牛流马。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时,两口子一直保持着当年“躬耕于南阳”时的习惯。黄氏勤俭持家,俭朴节约,廉洁奉公,过着与寻常百姓无异的生活。受其感染与触动,蜀地百姓一时间“人怀自励”,官员们皆“躬率以俭,恶衣蔬食”,“出不从车骑,无异凡人”。现在一些所谓的父母官们,已多不如诸葛亮和海瑞一类,若论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问八不知的仍恐大有人在。

诸葛亮身为丞相,贵为武侯,忧劳国事,日理万机,教育子女的责任自然全部落在他这个丑媳妇的身上。儿子诸葛瞻后来奉命镇守绵竹,邓艾兵临城下,诸葛瞻不受威胁利诱而壮烈殉国,孙子诸葛尚也同时殉国。晋代一统天下后,曾诏诸葛亮的第三个儿子诸葛怀到洛阳封赠显爵,诸葛怀婉言谢绝。可见诸葛亮的遗训和诸葛夫人的教育的功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然而不管大江如何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历史上的一些人却总能与日月争辉,辉映千古。诸葛亮的大智大慧被世人称道,然而他对丑女人终一不二,谁解其中味?

标签: 女儿一些诸葛丈夫诸葛亮夫人历史于是

更多文章

  • 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入宫四十几年,纯属摆设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公主,皇后,上官,就是,皇太后,可是,外人,得不

    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孙女,宣帝即位后,册封太皇太后,辈分还将就;可是没多久,孝宣又娶了上官氏的姨妈霍成君,这就费思量了,——她们该如何叙伦常我们为古人操心,古人丝毫不闹心,因为上官氏从入宫到过世,凡四十七年,一直就像聋子的耳朵,纯属摆设,没人在意她。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汉昭

  • 武则天的母亲也是弄权高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牡丹,太平,武则天,没有,公主,贺兰,母亲,夫人

    武则天之母杨氏(579-670),号太贞夫人,出身于关陇望族,系隋朝宰相杨达之女。她是在武士彟的原配夫人去世后,由李渊作主、桂阳公主(杨氏的堂嫂)撮合,以近40多岁的年龄嫁到武家的,生有三女,长女嫁给了贺兰越石,三女嫁给了郭姓,次女就是武则天。母以女贵,杨氏生前先后被封为代国、荣国、郑国夫人等,享尽

  • 揭秘古代皇帝如何避暑:宋徽宗啃冰块致拉肚子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冰箱,所以,如何,夏天,中国,古代,冰块,工人

    竺可桢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是很热的,特别是唐朝,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1℃。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于是很为唐朝胖子们忧心忡忡,甚至决定穿越过去给他们讲点冷笑话降降温。是的,讲冷笑话我是天才。代表作如下:请问世界上哪个城市最冷,哪个城市最热?答:耶路撒冷,萨拉热窝。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宋徽宗都是

  • 康熙帝为什么要多次巡幸五台山? 并非找顺治帝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顺治,时候,没有,儿子,自己,五台山,康熙

    康熙帝为何多次巡幸五台山?顺治帝在入关称帝以后非常注重学习汉族的文化,在学习之余曾经召见高僧憨璞聪,高僧向皇帝讲述了佛学,从此顺治帝便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是博览佛经,所学的理论无不贯通。还请玉林琇为他起了“行痴”的法名,号“痴道人”。还曾对木陈忞说过:“我总感觉我的前世是佛家人,到你庙中见窗明

  • 皇帝的女儿出嫁需要给公婆送什么礼物?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新娘,宴会,珍珠,赏赐,驸马,物品,皇帝,公主

    宋高宗赵构仓皇南渡,跑到杭州建立南宋之后,不知道是偏安小朝廷卫生事业不够发达,还是赵家遗传因子存在什么缺陷,孝宗、光宗、宁宗,也许还有度宗等,几任皇帝的女儿——公主——都等不到出嫁就夭折了。只有理宗赵昀的公主周汉国公主,结了婚。从她的封号就可以一眼看出,这位公主的地位非同寻常:封了周、汉两国。宋代公

  • 揭秘:历史上哪个朝代选皇后要先由太监验正身?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美女,一个,淘汰,皇帝,过程,少女,选拔,宫女

    近年各种美女海选活动轰轰烈烈,每每都要到最后一刻才决出分晓。而这些美女的粉丝们在目睹自己偶像诞生之前,早已经被人意淫了一番。其实呢,这个海选就是一个游戏过程,大家开心一下罢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网络配图但是明朝皇宫内的“美女”海选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他们的选拔过程更加的严格,而选拔的

  • 魏忠贤为何设下“色诱陷阱”让崇祯跳?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皇帝,皇后,崇祯,就是,控制,自己,极力

    明末宦官魏忠贤在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更有某些阿泱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读中国

  • 顺治帝寝内为何陪葬着17位格格?顺治妃子的惨剧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这个,皇后,东陵,一个,因为,不知,格格,顺治

    顺治陵寝内为何陪葬着17位格格?孝东陵内还葬有十七位格格。她们是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赛宝格格、迈及呢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梅格格、兰格格、明珠格格、芦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几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和朱乃格格。她们号称格格,实际上都是顺治帝的妻妾。读中国古代历史,

  • 移宫案”是如何发生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没有,父亲,长子,清宫,皇太子,万历,长孙,天启

    万历、泰昌两朝,皇位的更迭,宫廷的谲(jué)变,对于万历帝的长孙、泰昌帝的长子朱由校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在明军大败于萨尔浒的当月,朱由校(天启)的母亲王才人病逝。王才人原来是在东宫伺候皇太子朱常洛的宫女,直到生下朱由校后才封为才人,因长期遭到朱常洛宠妃西李选侍的凌辱和朱常洛的冷落,抑郁而死。她

  • 揭秘:大明朝永乐大帝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的内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更多,她们,皇后,太监,永乐,所谓,亲自,宫女

    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数一数二的暴君,比起老爹朱元璋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无不及。1402年,他夺了亲侄子的皇位,导致了几十万人的战死沙场;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太监被杀戮几尽;他一次性枉杀1万4千多人。他还将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如方孝儒等人全部杀死;仅方孝儒一家,灭“十族”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