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玩造假花样百出:书画描红PS都用上

古玩造假花样百出:书画描红PS都用上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38 更新时间:2023/12/31 1:40:51

一块白玉稍染一点黄色,价格立马就不菲了;一件新汝窑瓷器砸碎了当老的卖,每片卖好几千元呢 古玩投资可带给人们丰厚的回报,此行当里花样百出的造假因而一直如影随形地相伴着各种古玩。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瓷器

“和田玉”来自俄罗斯

刚刚在珠宝专柜高价买到一块和田玉牌的女士来到北京古玩城,找到古玩鉴定专家关海森,希望他能帮忙“掌掌眼”,“虽然有相关的鉴定证书和购物发票,但我还是不太放心,这块玉牌价格不菲,我希望能长久收藏,将来传给女儿,就怕高价买了假货,花了冤枉钱。”

经过材料分析,关海森告诉这位女士,“根据国家标准,您这块玉确实是‘和田玉’,但要想再卖出这样的高价,恐怕是不可能了。”原来,王女士这块“和田玉”并非产自我国新疆,而是出自俄罗斯的“俄料”。关海森介绍,根据国家新标准规定,透闪石含量在98%以上的石头都可以叫“和田玉”,这就是说“和田玉”的产地并不仅仅只有中国新疆一处,产自俄罗斯的俄料、韩国的韩料、我国青海的青海料以及贵州的罗甸玉,到相关的鉴定机构都可以开出“和田玉”的标准证明。“这个标准的确定对从业者们来说是获利颇丰,也给俄罗斯玉、韩料等玉材‘大开口子’,但对于玉石购买者则带来了鉴定方面的困境。毕竟从价格上来说,新疆和田玉与其他类似玉材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另外,容易让人走眼的,还有许多根本不是玉的假材料,“跟和田玉相近的还有大理石岩、卡瓦石等石材,以及人造材料如脱玻化玻璃等等。”

古人追崇“白玉无瑕”,现代人则刚好相反。记者在北京古玩城一层大厅的同一家玉石专柜看到两串近乎一样的白玉手串,不同之处在于,一串玉珠是纯白的,另一串则每颗玉珠上都稍带有一点黄黄的皮色。一问价格,纯白玉手串要价3万元,而稍带皮色的则开价5万元。关海森告诉记者,有了皮子则证明是“籽料”,这也成了许多玉商造假的切入点,“一块白玉,稍稍染一点黄,价格立马就不菲了。”

明清“外销瓷”来自景德镇

“玩‘明清’的不跑国外就饿死了,现在国内已经没好货可买了”,进入瓷器行业已近30年的唐先生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国内的“明清瓷”在各地市场还有不少物美价廉的好东西,现在可是“凤麟角”了。唐先生介绍,瓷器在国内市场的走稳定,但是门槛太高,因为造假太猖獗了。“就连到国外去买明清‘外销瓷’也不一定都是真的,而且真伪很难判断。我就认识一个外国小伙子,年年跑到景德镇进货,专买仿明清、民国的瓷器回国。他甚至有点得意地告诉我,‘我买回去的东西,送到欧洲各大拍行,从没有被挡住的。你们古玩城就有买家亲手高价买回我的瓷器。

另外,近几年瓷器行业还有一个现象令人注意:民间玩整器的少了,玩残器、瓷片的多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片子”镶嵌改造,作为装饰品挂在身上。“四书五经没人读,唱儿歌的满大街”,鉴定专家关海森笑道。“这是由于,近年来,古瓷中的好东西,十有八九都沉淀了,进了博物馆、成了私藏或被囤积了。十年前的拍卖会上,清一色都是‘官窑’,现在连百分之十恐怕都没有了。”而瓷片则品种丰富、价格较低且渠道清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崇,“瓷片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它可以真实感受、学习古代瓷器知识。同时,经过镶嵌,它还可以作为一种时尚的佩饰,将古董挂在身上。”

虽说,瓷片渠道多元,人们在工地、沟渠时可以捡到,但销路一火,造假现象也是难免的。关海森告诉记者,有的不法瓷器商人,专门到窑厂去订购烧坏的瓷器,再砸碎出售。整器低价批发回来,再按片定价卖出,谋取暴利。“我就亲眼见过有人将斗彩的瓷器打上铁锔子出售,也有人将新汝窑瓷器砸碎了当老的卖,每片好几千元呢。”

书画描红、PS都用上

书画造假除了让人真假难辨的高科技喷、印等手段,记者走访中,也亲眼看到了千奇百怪的“接地气儿”的仿品。在某古玩城外的书画地摊上,大名鼎鼎的当代书法家的作品前,一色一样摆着书法家本人与地摊所卖作品的合影照片。摊主告诉记者,这是自己在“求字”时拍下的照片,可以证明作品是真品无疑。记者走近仔细一瞧,这些照片连背景都极为相似,书法家们站得笔挺,“作品”直直地“戳在”手中,一点弧度都没有。看到“PS痕迹”如此明显的“证据”,真令人哭笑不得。

这方面的经验,书画爱好者于先生也有不少体会,他拿出了自己拍下的书画仿品的照片跟记者交流起来。几个月前,于先生看到着名书法家刘炳森的一幅作品,觉得很像真迹,一时真假难辨,没了主意,“我叫来几个‘同好’一块辨认,都觉得框架、结构没问题。”但于先生将拍下的照片放大细瞧,就看出了毛病,“这字体的边缘都像锯齿一样,毛毛刺刺、哆哆嗦嗦的,刘炳森咋能把字写成这样呢?”于先生一下联想到了自己的小女儿最近一段时间对着有边框的描红本练习毛笔字时写出的字就是这样,“这不会是把刘炳森写在各幅作品里的字‘抠’出来,在纸上印一个边框,再把笔墨涂在里面做成的吧?”经过将照片放大、细心地查找,于先生果然发现了一处细微的尚未完全涂满的边框。

大家都知道潘家园的“假字画”有名,走访中,记者也来到了潘家园旧货市场,在“书画走廊”上一探究竟。一个摊位上一叠落款“二刚”的小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简单、诙谐的画风和童真、稚拙的书法,怎么看都是酷似着名画家刘二刚的作品。一问价,老板开价只要25元一张。面对“这是不是假冒‘二刚’画作”的提问,老板笑道,“当然不是,您说的那是画家刘二刚,这是我们家的‘罗二刚’画的。”

几年前,“假功”张雪明在潘家园颇为有名,无人不知。如今这种自画自卖、模仿名家的现象在这里依然存在。活泼可爱的牧童、憨态可掬的水牛,记者一打眼,就看到了一幅范曾的“牧童”,再走近一看,果不其然落着“范曾”的款儿。一问作者,女摊主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咳,这是我爱人画的,他模仿范曾十多年了,这幅画100元。”

那么,到潘家园来购买书画的人又出于什么心态呢?林老师在北京某高校任教,刚刚购买了一张“启功”书法走出“书画走廊”,她告诉记者,她平时不常来潘家园游逛,“我听说过潘家园以假字画闻名,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来看看。别说,看到这几张假‘启功’写得还颇有几分神似,50元一幅,买回去算是‘到此一游’的纪念。”

更多的人则将潘家园买回的字画用来家居装饰和馈赠亲友,一个画摊的主人老高告诉记者,不少人将这里买走的廉价画作随身携带,以备送人,“许多人就把画叠起来放在车的后备箱里,遇到需要应酬的新朋旧友赠与一幅,就说是相熟的画家画的,张嘴就来。”

“世面上书画、古玩的造假,也有从包装入手的”,鉴定专家关海森向记者展示了一件长方形的假字画包装盒。这个包装盒可真是相当“霸气”,上下依次印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封”、“民国政府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南京-台湾”、“押运部队七十二军”、“中华民国军政司”等字样,包装还没“启封”呢。关海森告诉记者,“现在有专门批发这种盒子的,冒充是故宫送往台湾时遗失的,我认识的不少海外华人都上了当。”

标签: 告诉记者作品先生瓷器和田玉古玩书画

更多文章

  • 唐朝离婚: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离婚,古代,夫妻,婚姻,妻子,父亲,丈夫,法律

    古代“放妻书”等同于今日“协议离婚”在我国古代婚姻结构还不严密时,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来,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夫权制家庭的基础并不稳固,如《周易》记载妻子离家出走。秦始皇巡游时发现男子招赘、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抛弃孩子改嫁的现

  • 刘邦和他的宠妃戚夫人是怎样相识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第二,老人,后来,夫人,一个,闺女,女人

    吕雉给刘邦生了一儿一女,除了惠帝刘盈,还有鲁元公主。但吕雉好争风吃醋,在当了皇后后更做了许多"人做不出来"的事情,如把戚夫人制成"人彘",成就了她中国历史上最毒"毒妇"的骂名。刘邦和戚夫人刘邦是很有女人缘的,结婚之前就把一曹姓女人勾上手了,在婚后一样走桃花运。在与项羽争夺江山期间,前期老吃败仗,但却

  • 故宫能得以保存要归功于吴佩孚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德国,学生,山东,爱国,故宫,政府,中国,日本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企图称霸亚洲,在中国山东与德国交战,抢夺德国在山东的各种权利,不仅攻占了青岛,还抢占了胶济铁路全线。1918年,德国战败,战胜国在巴黎举行谈判。中国作为战胜国一员,也派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世界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取消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卖国贼袁世凯和日本

  • 和潘金莲偷情的西门庆到底什么来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成为,武大,西门,一个,潘金莲,武松,哥哥

    《水浒传》中的西门庆是山东阳谷人士。西门庆是宋朝人,于1086年出生,卒于1119年,是一位贪财好色,奸诈忘义的小人。西门庆原来是一个破落的财主,后来凭借家中不多的财产,在当地开了一个药铺。西门庆在阳谷县是一个典型的地头蛇,因药材生意做的比较成功,西门庆一跃成为了当地的暴发户。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

  • 中国古代富豪一夫多妻怎么过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可以,这种,一夫,女子,天子,子孙,情况,夫人

    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实质上是一夫多妻制,从春秋战国以后,已逐渐以制度形式规定下来。那么,在一夫多妻的情况下,这些男女是如何过性生活的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韦小宝和他的七个老婆一夫多妻,主要是在奴隶主、贵族、官僚中实行,他们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弄女奴,但那和婚姻无关,女奴连妾也算不

  • 为什么古代女子要点“守宫砂”?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已经,时候,古代,其实,女子,这个,壁虎,因为

    经常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或者是武侠片的人可能会知道,在中国古代有一个神奇的发明——守宫砂。只要女孩子身上有了这个东西,那么就完全可以证明她是个恪守贞洁安分守己的女子,但是如果这个守宫砂在出嫁之前就已经掉色,或者是脱落的话,恐怕这个女子就要被人怀疑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守宫砂千古以来,中

  • 曹操为什么处死孔融?真相让人吃惊!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什么,一是,历史,同伴,当时,处死,不孝,名士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这个一直以来被我们当作楷模的人物,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劣行”。建安元年,袁绍之子率兵把孔融围在青州,形势危在旦夕。孔融害怕有损其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仍饮酒作诗从不督战。直到敌军破城,他才仓皇出逃,被丢下的妻子和孩子因此殉难。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孔融之死 作为

  • 这个君主为百姓求雨差点丢了性命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君主,诸侯,大家,天命,一个,历史,天下,地方

    武王伐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历史故事,也是因为商纣王,商朝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昏庸无能、腐败不堪的代名词。其实,商朝的开拓者,商汤是一个了不起的帝王。他也是华夏历史上一位最具影响力的顺天应命之君,其实,他的品德更应该得到更多的发扬和传承。每当改朝换代,由于灭国之君的荒淫昏庸残暴无能,第一

  • 这个和尚是元朝末年和朱元璋一样的厉害人物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自己,和尚,一个,这个,朱元璋,元朝,历史,起义

    为什么朱元璋会被大家所推崇呢?他“驱除鞑虏、还我中华”的作为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他是历史上惟一一个从底层爬起来的皇帝。就连汉高祖刘邦都是有亭长的底子在的,但朱元璋不同,他祖上三代都是贫苦的农民。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元朝末年的另一个厉害人物,在朱元璋还在放牛的时候,他就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在征伐元朝

  • 唐太宗死后李治是这么对待老爹的后宫嫔妃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皇后,贵妃,李世民,儿子,死后,就是,十五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留下了一后十五位嫔妃,当然这是比较有名份的女人,其他的女人不计入考虑之列。毕竟皇帝李世民的女人不止十几个吧。平常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外加82世妇,我算数不太好,你帮我算算?李世民的后世子孙唐明皇,有后宫佳丽3000,李世民再不济,至少有他的三分之一吧。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