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宋美龄一夜风流换来美军30个师?蒋介石提枪捉奸内幕

宋美龄一夜风流换来美军30个师?蒋介石提枪捉奸内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44 更新时间:2023/12/20 22:13:59

美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而又带有犀利、精明的作风,使西方人如醉如痴、又爱又恨。罗斯福、威尔基、史迪威、陈纳德、魏德迈、马歇尔、麦克阿瑟、鲁斯、霍普金斯、雷德福,以及二次大战前后其他美国军政首长和媒体大亨,都对蒋夫人有着错综复杂、莫可名状的情结。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卫台湾,处处需要美国的助力,而宋美龄就是他获取美国物资援助与道义支持的最大本钱。

宋美龄让美国佬倾倒不已

美国人一不太欣赏蒋介石。二次大战时,美国人一直怀疑他会和日本私通谈和,亦质疑他为保留实力以对抗中共而未全力抗日;国共内战时,美国人又不满国民党政府的腐化无能,在罗斯福与高级幕僚的谈话里以及杜鲁门、马歇尔和艾奇逊的对话中,他们轻蔑蒋介石和和国民党的神态,处处跃然纸上。

尽管如此,宋美龄照样使美国佬倾倒不已,照样使他们支持“国民党中国”,军经援助源源而至,直到1949年蒋失败时,美援始暂告中断。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东亚情况危殆,美援又恢复注入蒋介石政权,美国开始“协防台湾”,第七舰队巡弋台海,因而改变了台湾的命运。

宋美龄在外交舞台上的最大表现,是1943年“征服”美国的访问和同年11月的中美英三巨头开罗会议,然就冲击性和影响力而论,美国之行远超过埃及之旅。

一个“完美的大使”

在1940年美国大选中,代表共和党角逐总统席位的威尔基,获 2200多万张选票,仅输罗斯福500多万票,虽败犹荣。第三度当选总统的罗斯福是个大度的人,他知道威尔基颇有才干,也有国际视野,厌恶殖民主义,故请他担任总统特使出访英国、中东、苏联和中国,以促进战时外交。1942年9月底至10月中旬,威尔基访问中国,为“陪都”重庆带来了兴奋与鼓舞,“有朋自远方来”,蒋介石夫妇热烈招待这位热情奔放而又快人快语的美国总统特使。

威尔基在一个晚宴上,建议蒋夫人访问美国,向美国朝野宣扬中国军民抗日的决心。他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亚洲问题和亚洲人民的观点,是极其重要的,未来世界的和平乃系于战后东方问题是否能够获得公正解决。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出身、素有“华尔街赤脚大仙”之称的威尔基对蒋夫人说,以她的才气、智慧、说服能力和魅力,必能使美国人民更加了解中国,他说这项任务只有宋美龄可以完成,她将是一个“完美的大使”,美国人民 “就需要这样的访客”。

消失后的一段时间

当时陪同威尔基访华的爱奥华《狄摩因纪事报》记者、《展望》杂志创办人迈克·考尔斯在其未公开发行的回忆录《迈克回望》中透露,在一次蒋介石为他们举行的盛大招待会中,威尔基偷偷溜走和宋美龄到重庆市中心妇幼医院的顶楼公寓“幽会”。威尔基与蒋夫人自招待会消失后一段时间,蒋介石曾愤怒地到处寻觅威尔基而不获。威尔基半夜时分返回宿处告诉考尔斯说,他将携蒋夫人同机返美,考尔斯力劝不可。翌日上午,考尔斯奉威尔基之命告诉蒋夫人,威尔基不能带她去美国。蒋夫人愤怒之下,用长指甲狂抓考尔斯的面颊,爪痕在他脸上留了一个星期。四个多月后,蒋夫人利用访美机会特邀考尔斯在纽约华尔道夫大饭店共餐。席间,蒋夫人劝考尔斯放弃新闻工作,全力协助威尔基参与1944年的总统选举,并愿负担考尔斯的全部助选费用。蒋夫人对考尔斯说:“迈克,你可知道,万一温德尔(威尔基之名)当选,他和我就将统治整个世界。我统治东方,温德尔统治西方。”威尔基参加威斯康辛州共和党初选失利后即退出选战,罗斯福曾秘密邀其投靠民主党党并答应提名他为副总统候选人,考尔斯力劝威尔基不可造次。1944年11月,威尔基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52岁。

事实上,最早披露蒋夫人与威尔基有染的是米囯着名专栏作家皮尔逊。他在1957年6月13日的日记中对蒋威情史的记载与考尔斯所述略有不同。皮尔逊说,蒋介石曾派60名军警搜寻蒋夫人和威尔基;威尔基离渝当天,再度与蒋夫人辟室密会1小时20分钟,并在飞机场拥吻。

曾任“囯府新闻局”纽约办事处主任的陆以正说,蒋夫人当年获悉皮尔逊日记(1974年始出版)披露她和威尔基的一夜风流后,极度愤怒,准备在美囯各大报刊登驳斥事(其时皮尔逊已逝),经陆劝阻后,改向纽约法院控告出版公司,缠讼经年,双方达成庭外协议。不过,陆以正回忆说,他同当年陪同威尔基访华的考尔斯查证蒋威有无风流情事,考尔斯说:“这是不可能的事,绝对没有!”考尔斯并应陆之请口授一信交陆带走,作为打官司证据。令人不解的是,口称“绝无此事” 的考尔斯,却在1985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大谈特谈蒋夫人与威尔基的露水情缘。

蒋介石提枪捉奸的真实内幕

1985年,美国人迈可·考尔斯(Gardner Milk Cowles)出版了一本回忆录,题名《迈可回顾》(Milk Looks Back),其中写到,1942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温德尔·威尔基(Wendell Lewis Willkie)访问重庆时,宋美龄曾与之有过“风流韵事”,蒋介石发觉后,气愤地率领手持自动步枪的士兵前往捉奸。

由于考尔斯是威尔基当年访华时的随员,因此,上述情节很容易取信于人。1986年,香港《九十年代》杂志10月号译载了考尔斯的有关回忆。1995年,敖等在其合著的《蒋介石评传》中加以引用,并作了详细的论证和分析。其后,李敖又单独署名,写作《宋美龄偷洋人养洋汉》、《蒋介石捉奸记》、《宋美龄和谁通奸》等,陆续发表于《万岁评论丛书》、《真相丛书》、《乌鸦评论》、《李敖电子报》、《礼敖大全集》等处。近年来,大陆出版的某些图书、刊物以及网站,也都乐于传播此说,竞相宣扬。某著名编剧甚至写到了电视剧剧本中。

如果是里巷儿女之间的偷情,并不值得重视,但是,事情发生在中美两国的三个重要历史人物之间,又经过上述出版物的渲染,就不得不认真加以考察了。

标签: 宋美龄风流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清军御敌的荒唐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鸦片战争,清军,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除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的落后外,单是战争中清军统帅愚昧荒唐的制夷之术,足以使人恍然醒悟。马桶战术 1841年1月,鸦片战争已进行了半年

  • 甲午之战中黎元洪跳海殉国不成反被判刑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甲午之战,中黎元

    黎元洪这个名字丝毫也不陌生,他是湖北黄陂人氏,耕读世家,人称“黎黄陂”。他曾经被定位为“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的大坏蛋,但如果黎元洪知道子孙后代这样评价他的话,他一定会哭天抢地大声叫冤,那么他到底冤不冤呢?西方人有云: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如果搁在黎元洪的脑壳上,是完全符合的。细究黎元洪其人,他善良、忠厚

  • 关羽卖枣,张飞杀猪,何以有盖世武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卖枣,张飞,杀猪

    《三国演义》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不少情节写得十分精彩,让人手不释卷,叹为观止。但是《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而最让人不解的是那些超一流武将从一登场就有超一流的盖世武功,至于这些武功是怎么来的,罗贯中老先生总是惜墨如金,不肯透漏半点的来历,不像金庸笔下的人物,身怀的盖世武功都是一天天

  • 诸葛亮的检讨:蜀汉“相父”自贬三级是做给谁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检讨

    建兴六年(公元228)诸葛亮亲率大军进攻祁山,很快攻下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整个关中地区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长安,命令大将张郃率军抵挡。诸葛亮派马谡督帅诸军前冲,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丢失了街亭。诸葛亮进攻失去了依托,只好退回汉中。这就是有名

  •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最久的军队 竟是大明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上,战斗力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秦朝,隋朝威风一时,才那么几年就被打兔子一样干掉了。汉朝军事,唐朝军事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都百年而衰。元朝也就疯了几十年,清朝同样到了康熙以后就基本上谁也打不过了。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的最久近300年。1352年洪武起兵,明军初建,采石矶

  • 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诸葛亮在三国里一生的故事都经历了哪些历史典故?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

  • 揭秘白崇禧抗战期间的一次大私心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崇禧,抗战

    军委会商议保卫桂林,白崇禧立场变化多端,用心幽微莫测1944年秋的“桂林保卫战”,乃是抗战末期,至为耻辱的一场战役所谓“耻辱”,并不是指此役最终战败,丢失了桂林城,而是指白崇禧等桂系高级将领,无视抗日大局,私心自用,只求保存自身

  • 揭秘美苏两国二战的伤亡各是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美苏,二战

    美国提供了盟国50%以上的军用物资,总共伤亡112万余人众所周知,同盟国在二战中能战胜法西斯各国,最重要的保障,即是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开启大规模军工生产,约10万家企业被纳入战时生产,如汽车工业几乎全部被用来生产飞机、坦克、卡车等战争所需产品。此外,

  • 揭秘二战时期日本陆、海军如何冲突?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二战,日本

    在“南进”、“北进”问题上,日本陆、海军争论不休近代日本实行特殊的“二元结构”体制,对军队的统帅权直属天皇,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给予辅弼,内阁无权干涉,这就使“政府机关与统帅机关始终处于

  • 揭秘抗战征兵只能靠“绑”的五大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战,征兵

    1941年,中国征兵政策已是天怒人怨,当局种种改革均不见成效抗战进入到1941年,除经济濒临破产、国际局势变幻莫测险象环生外,兵役制度也已朽败至天怒人怨的地步。这年七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长蒋梦麟致信蒋介石,就其所见沉痛写道:“梦麟此次视察…&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