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诸葛亮的检讨:蜀汉“相父”自贬三级是做给谁看?

诸葛亮的检讨:蜀汉“相父”自贬三级是做给谁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44 更新时间:2023/12/21 1:48:28

建兴六年(公元228)诸葛亮亲率大军进攻祁山,很快攻下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整个关中地区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长安,命令大将张郃率军抵挡。诸葛亮派马谡督帅诸军前冲,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丢失了街亭。诸葛亮进攻失去了依托,只好退回汉中。这就是有名的失街亭和斩马谡的典故,《三国演义》据此还增加了一处空城计的故事,京剧更是把这些故事整出了三个剧目,合起来称为《失空斩》。诸葛亮街亭失败以后,要求刘禅给予处罚,刘禅宽慰了他,但诸葛亮没有接受,而是来了一个自贬三级。刘禅只好同意,将诸葛亮降为右将军,但仍然行使丞相职权,所管辖的事情也和以前一样。

自古以来,处分都是组织对个人,上级对下级,像诸葛亮这种情况还真是少有。封建时代实行的都是家天下,实行的是一人统治,皇家就是组织,皇帝再无上级,只有他有权处分别人而不被处分。甚至对他的功过得失都不能议论,只有汉武帝搞了一个像是“检讨”一样的诏书,后人称之为“罪己诏”。不过,这只是就事论事,并不牵扯到处分问题,更不会有降级一说。除了这个人,大臣们只能是提出要求,贬不贬,最终还是皇帝说了算。而诸葛亮已经向皇帝刘禅提出处分请求,刘禅并没有批准,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自贬三级呢?

说这种情况少有,不是没有,先看看有过的先例,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经常率军出征,有一次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卒都不要损坏麦子,有违反此令者处死。”结果别人都没有违反,偏偏是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窜进了麦地里。曹操招来主簿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令而自己违反,又如何能统帅下属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主帅,是不能够死的,请求对自己施以刑罚。”因此,曹操拔出剑来割下头发扔在地上。

必须说明,曹操割发的确是一种刑罚。在古人来说,“人之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随随便便说割就割的,刑名当中有一种髡刑,就是拔掉头发。所以说,曹操的这种自罚,虽然象征意义更大些,但绝对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罚。不过,这当中有一个区别,一个疑惑。区别在于,这时候的曹操已经不上朝参拜汉献帝了,也就是说,曹操已经完全掌握了皇帝的权力,他就是皇帝,汉献帝只不过是一个名字符号;而诸葛亮,虽然也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语)”,但皇帝皇宫和丞相丞相府还是有区别的。这就留下了一个疑惑,诸葛亮和当年的曹操一样吗?一旦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有人说,诸葛亮和曹操绝对不是一码事,这是大忠和大奸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这样干呢?

实际上,诸葛亮这样干就是在显示权威。这时候的诸葛亮和汉献帝时候的曹操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能够“挟天子”的人。只不过,曹操已经把汉献帝完全控制,汉献帝只有一个皇帝的虚名,曹操所做的任何事情他已经不知情。而诸葛亮的“总揽内外”的权力是皇帝刘禅“给予”的,诸葛亮所干的大事情,需要给刘禅(皇帝)报告一下。区别仅仅在于,曹氏亡了汉家天下,诸葛亮辅佐的这个蜀汉君主是被魏国所灭。

诸葛亮既然已经拥有了绝对的权力,他还有必要再显示权威吗?要说有还真有。这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李严,二是刘禅。李严也是刘备临终的托孤重臣之一。章武三年(公元223),刘备临终托孤,李严和诸葛亮都是遗诏辅佐刘禅之人。刘备的意愿是让李严“统内外军事”,但李严始终住在永安,南征北伐等军事都不用李严“统领”。诸葛亮北伐失利,恰恰是军事上出了问题。有了问题就要检讨总结,所以,诸葛亮如其让人家说,还不如自己说。这就是她要向李严显示的权威。再说刘禅,刚当皇帝时年龄是十七岁,按当时的说法,他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因此,诸葛亮以他没有执政经验和能力为由,总管了“内外”一切政务。但这次事件发生时,刘禅已经二十二岁了,按道理说,即便是不发生过失,诸葛亮也早应该把权力还给刘禅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不仅如此,他上书刘禅,不是请求处分,而是直接决定“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时候的刘禅,就像是一个办事员一样,只需要整理一份材料,盖个公章就行了。

如果说,这仅仅是一种推论,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可以说明,姜维封侯。姜维是天水人,在诸葛亮这次北伐时,天水太守怀疑他有异心,将他关在上邽城外,不得已投降了诸葛亮。诸葛亮马上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侯”。假如说,任命姜维官职是一种需要,而封侯,这是丞相的权力吗?即便是在战争环境下,封侯必须有功,姜维又有什么功劳?姜维封侯,诸葛亮根本就没有请示。

这样看来,诸葛亮自贬,就是在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皇帝算什么?皇帝只是他的“义子”,而他是皇帝的“相父”!

标签: 诸葛亮检讨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最久的军队 竟是大明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上,战斗力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秦朝,隋朝威风一时,才那么几年就被打兔子一样干掉了。汉朝军事,唐朝军事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都百年而衰。元朝也就疯了几十年,清朝同样到了康熙以后就基本上谁也打不过了。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的最久近300年。1352年洪武起兵,明军初建,采石矶

  • 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诸葛亮在三国里一生的故事都经历了哪些历史典故?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

  • 揭秘白崇禧抗战期间的一次大私心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崇禧,抗战

    军委会商议保卫桂林,白崇禧立场变化多端,用心幽微莫测1944年秋的“桂林保卫战”,乃是抗战末期,至为耻辱的一场战役所谓“耻辱”,并不是指此役最终战败,丢失了桂林城,而是指白崇禧等桂系高级将领,无视抗日大局,私心自用,只求保存自身

  • 揭秘美苏两国二战的伤亡各是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美苏,二战

    美国提供了盟国50%以上的军用物资,总共伤亡112万余人众所周知,同盟国在二战中能战胜法西斯各国,最重要的保障,即是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开启大规模军工生产,约10万家企业被纳入战时生产,如汽车工业几乎全部被用来生产飞机、坦克、卡车等战争所需产品。此外,

  • 揭秘二战时期日本陆、海军如何冲突?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二战,日本

    在“南进”、“北进”问题上,日本陆、海军争论不休近代日本实行特殊的“二元结构”体制,对军队的统帅权直属天皇,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给予辅弼,内阁无权干涉,这就使“政府机关与统帅机关始终处于

  • 揭秘抗战征兵只能靠“绑”的五大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战,征兵

    1941年,中国征兵政策已是天怒人怨,当局种种改革均不见成效抗战进入到1941年,除经济濒临破产、国际局势变幻莫测险象环生外,兵役制度也已朽败至天怒人怨的地步。这年七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长蒋梦麟致信蒋介石,就其所见沉痛写道:“梦麟此次视察…&hell

  • 揭秘抗战八年最无解的军事难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战,八年

    抗战期间,军委会内部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缩军,一派主张扩军抗战八年,为抵御日军,中国曾深度陷入了一种无解的军事难题之中,那就是:究竟是该走扩兵之路呢,还是该走精兵之路?最高军事机构“军委会”,自1939年至1944年,始终在为这件事情争议不休。其中,军令

  • 揭秘国军抗战时 究竟有多少游击部队?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国军,抗战

    ◆表格一:抗战第一、二年度《各战区游击部队战绩统计表》表格来源:《抗战第一、二年度军政统计提要》,军政部/编该表由军政部制于1939年8月15日。根据该表,抗战前两年,各战区游击部队共计对日伪作战483次(多大规模算一次作战,表格未注明标准),敌伪伤亡11987人,我军伤亡6643人,俘获敌伪252

  • 揭秘淞沪会战:为什么要打上整整三个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淞沪会战

    之所以选在淞沪另辟战场,是因为在华北中国军队毫无胜算淞沪会战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型会战,且由中国方面主动发起。当时国民政府与蒋介石为何选定上海与日军开战,又不断扩大战争规模呢?七七事变后,日本不断从朝鲜、本土向华北增兵,当中国驻屯军改编为华北方面军时,总兵力已有8个师团,

  • 刘备是如何将诸葛亮绑上战车为其卖命一辈子?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诸葛亮在离开隆中追随刘备时,曾再三告诫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园,他将来还要回来。而多年以后,当他位极人臣,身为蜀汉的第二号人物时,他在给后主的奏章中又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