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张鼓峰的“地震”

张鼓峰的“地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3/12/15 21:34:27

1938 年7 月,地处中国、苏联、朝鲜三国交 界处的哈桑湖、鼓峰一带, 局势越来越紧张。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不断驻守张鼓峰的苏联边防军进行挑畔,要求苏联军队退出哈桑湖和张鼓峰地区。

苏联守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

到7 月下旬,集结在哈桑湖地带中国一侧的日军已超过了4000 人,并且配备了六个炮兵连。这时,苏联边防军仍只有少数值勤战士据守着这一地区。

在苏联的日本间谍发出情报说,苏联现在无意在这一地带作战,也完全缺乏作战的准备。

日军决意以此作为对苏战争的开端,只要能够顺利攻占张鼓峰,而苏联方面又不作出强烈反应的话,日军便可继续向苏联境内推进。

这就使得张鼓峰地区的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7 月29 日凌晨4 时,激烈的槍声拉开了战斗的序幕。日军一个连分两路向张鼓峰发动了进攻。浓雾和小雨掩护了侵略者的行动,使苏联边防军的防卫更加困难。而且,此时在张鼓峰高地值勤的苏军,仅有十一名边防战士。

日、苏双方交 火并展开了自刃战,苏军的十一名边防战士中竟有五人阵亡,其六人皆负重伤。幸亏及时赶来增援的六名边防战士和三十名骑兵,打退了日军的冲击。

7 月30 日,日军从朝鲜调来的第19 师逐渐进入阵地,并以大口径火炮对哈桑湖、张鼓峰地区进行猛烈轰击,倾泻了一万二千发炮弹。在炮火掩护下,第19 师再次发动进攻。这时据守阵地的苏联边防军仅92 人,野战部队的一个连和一个坦克排直到半夜才赶来投入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到31 日清晨6 时25 分,日军占领了张鼓峰高地。苏边防战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日本的报纸上登满了胜利的战报。日本政府对这一事件的宣传,几乎超过了一年前对芦沟桥事变的宣传。

苏联政府向日本驻苏大使重光提出抗议,并且引证历史地图,说明哈桑湖、张鼓峰一带是无争议的苏联领土。然而重光却按照东京的指示,不同苏联政府进行任有关地图的讨论。

8 月2 日,苏联边防部队向入侵日军进行了反击,但由于兵力悬殊过大, 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日军仍牢牢地固守着张鼓峰高地。

直到8 月3 日,苏军第40 师经过连续3 天的艰难行军,才到达边境地区。

就在这一天,日本东京的皇宫里,枢密院专门就张鼓峰高地事件举行了特别会议。会议由不久前上任的枢密院者长平沼男爵主持,此人极其反动好战,被称为“日本法西斯之父”。出席会议的除了枢密院者员外,还有参谋总长闲院宫,军务局长小矶,陆军大臣坂垣等几个军人。裕仁天皇参加了会议,表示他对这次会议决议的重视。坂垣对哈桑湖事件的具体经过做了说明,他说张鼓峰高地已牢牢地控制在日本军人手中;可靠的情报证明,苏联不打算扩大冲突,到目前为止该地带仍然只有少量边防人员。因此,他请求枢密院同意他的行动计划,向冲突地带派出补充部队,以便向苏联境内继续推进。

枢密院议员投票,一致同意陆军大臣的提案。

也就在这一天,笠原将军从柏林返回东京,带来德国外交 部长里宾特洛甫的一封密函。德国建议与日本签订军事条约,当其中一国与任何第三国发生战争时,另一国都要给予援助。

到目前为止,战争的一切因素,似乎都只对日本人有利。这就难怪他们会把如意算盘一直打到底了。

8 月4 日,进入阵地的苏军第40 师接到了战斗命令:击退入侵苏联之敌, 恢复哈桑湖、张鼓峰一带的国境线原状。

但是平静状态又维持了一天。苏联军队在发起反攻前,又调集了120 门大炮、足够的坦克和轰炸机,他们的兵力已超过侵略日军的3 倍! 日军仍被大战前的寂静所迷惑。他们在等待增援部队的到达。在8 月5日这天,日本参谋本部调动参战的部队,有帝国第15 师、第120 步兵师、骑兵独立团 、重型炮团 、工兵团 、特种骑兵旅、6 个高射炮连、几个坦克部队、一个远征旅和其他一些小部队。显而易见,调动如此之多的兵力,目的肯定不会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张鼓峰。然而,这些部队都没能赶得上8 月6 日的战斗。

从8 月6 日的凌晨起,无数的重型炮弹落到了张鼓峰高地日军的阵地上。

炮声惊天动地,炮击一直持续到午后,苏联的重型轰炸机也投入了战斗,无数的炸弹从天而降,轰炸掀起的烟尘连午后的太陽都给遮住了。幸存的日军只能狼狈不堪地紧伏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更不用说吃饭和喝水了!

这次轰击的强烈程度,被远在朝鲜清津港附近地震站工作的一位日本老学者记录下来了。他在这个地震站工作已经15 年,并且成功地监测到东半球的几次大地震。8 月6 日这天下午,地震站所有仪器都发现在太平洋北岸发生了地震,震中在中、苏、朝三国交 界的哈桑湖一带。老学者把全部详细准确的数据记在工作日志上,写好无线电报,发往东京地震监测站和海啸研究所。但是,研究所在回电中告诉他,8 月6 日这天,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发生地震。

有的只是苏军对张鼓峰地区的轰炸与炮击!

紧随着炮击之后的是苏军坦克的猛烈冲锋。张鼓峰上的日军再也无法坚持,只好仓皇撤退,一直逃回边境线的中国一侧。

张鼓峰上又飘扬起苏联的红旗。

日军参谋本部虽然感到震惊,仍不甘心失败。它指挥了第二天的反攻。8月7 日整整一天,日军向张鼓峰高地发起了近20 次殊死冲锋,企图再次夺取这块高地,然而,在苏军的猛烈炮火下,他们只在张鼓峰前留下了3000 多具尸体与伤员。

苏军甚至发起反冲锋,将日军完全压迫到边境线的中方一侧。尽管日军的后援部队相继投入战斗,在随后的几天里,他们终究未能再攻上张鼓峰高地。8 月12 日,日军终于放弃了进攻的企图,转入防御。

日本参谋本部不得不承认他们对时局判断的失误。

日本驻苏大使重光得到了新的命令,让他就结束哈桑湖事件尽快与苏联人开始谈判。陆军大臣坂垣、外交 大臣有田、海军大臣米内在参谋本部整整坐了一夜 ,急切地等待着莫斯科的消息。由于时差关系,东京的午夜正是莫斯科的午后。终于,陆军次官东条带来了消息。这是从莫斯科发来的明码电报:重光已离开苏联外交 部,详细内容将以密码电告。

两个小时以后,译报员终于送来了重光电报的译:苏联人已同意开始谈判,谈判的基础是恢复哈桑湖冲突前存在的旧边界。

日本将军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坂垣沉重地说:“我认为,这是暂时的休战。”

这一次,日本报纸保持了令人惊讶的缄默,仿佛地球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张鼓峰和哈桑湖,更不用说哈桑湖事件了!

标签: 张鼓峰地震

更多文章

  • 明灭元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灭元之战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明朝灭元的战争。此次战争是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一次决战。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占中原各地,孤立大都,最终取得全面胜利。1352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四年后即位吴王,设置百官。建立政权后,明太祖先后夺取了湖广、江西、江浙等地,为北上灭元扫平障碍。13

  • 偷袭珍珠港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珍珠港

    太陽从云层中露出脸来,太平洋波光粼粼,夏威夷群岛迎来了又一个怡人的早晨。珍珠港内,7 艘大型战列舰覆盖着天篷,并排停靠在福特岛东侧,只有旗舰“宾夕法尼亚”号独个儿躺在船厂的干船坞里。在轻波荡漾的水面上,还泊有7 艘巡洋舰、20 艘驱逐舰和其他数十艘小型舰艇。美国太平洋舰队除了3 艘航空母舰和少量巡洋

  • “霸王”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霸王行动

    1944 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意大利政府已经向盟军投降,墨索里尼被处死;日本海空军在太平洋连遭失败,陆军深陷于中国大陆 不能自拔;在苏德战场,苏军发动了大规模战略进攻,德国军队一再溃退,希特勒不得不把两线兵力和大量预备队调往东线,阻止苏军的推进。在西欧各国,大规模反法西斯运动

  • 马来亚海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来亚,海战,珍珠港

    珍珠港上空的硝烟未散,马来亚海面又起战端。1941 年12 月10 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岸基航空兵对海面舰队进行攻击的一场海战爆发了。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一时刻,侵略矛头急速指向了东南亚。日军大规模入侵马来亚的战斗打响了,大英帝国的属地危在旦夕。12 月8 日晨,正在新加坡的英国远东舰队司

  • 空袭特鲁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空袭,特鲁克

    特鲁克岛位于太平洋上的加罗林群岛的核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期间,特鲁克岛一直披着神秘的色彩。在这座形势险要的岛上,日军在礁湖的深水中建立了潜艇基地,不断地把这些海底魔爪伸向各个海战战场,伸向盟军海上交 通线。湖面上经常云集着成百艘杀气腾腾的舰只,一有风声,立即出动;岛上建有

  • 马岛登陆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马岛登陆战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作福克兰群岛)地处南大西洋,西距阿根廷500 多公里,英国和阿根廷都声称对它享有主权。1983 年4 月,终于爆发了英阿之间的马岛之战。在南大西洋宁静的夜色中,凌晨两点,英国特遣舰队的两艘攻击舰满载着突击队员悄悄驶离了舰群。其它军舰并不了解它们的去向,就连突击队员们也不了解。

  •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噶尔丹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其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其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以及和硕部的牧地。噶尔丹执政时,准噶尔部势力更强。随着准噶尔势力不断膨胀,噶尔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此时,沙皇俄国也正疯狂扩张,为了侵

  • 襄樊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襄樊之战

    我们这一站将走近宋、元的一次着名战争襄阳、樊城之战。襄阳、樊城依山傍水,控制着南北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蒙古军想南侵必定要夺取襄、樊之地。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匆忙从鄂州北归,夺取了大汗之位,即为元世祖。他在平定了阿里不哥之乱后,他采纳了谋臣意见准备南下攻取襄阳,继而夺取江南地区。

  • 谁是最可爱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可爱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是广为流传、激动过亿万人心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这篇通讯,就是着名作家

  • 淝水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公元4世纪前后,我国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王朝统治着;南方,由东晋王朝统治着。前秦国王苻坚一心想向南扩展,统一全国。公元383年,苻坚强迫征发汉族和各族人民当兵。他带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万向南进发,自恃兵多,并以为能取胜,曾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