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曹操南征刘表,导致天下三分的局面?

曹操南征刘表,导致天下三分的局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24 更新时间:2023/12/13 7:59:15

有的网友认为曹操南征刘表是其战略错误,因此才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破坏了曹操统一全国的大略。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曹操南征刘表,是当时绝对正确的选择。而取西蜀,则无疑于自杀行为。

首先,我们看一下西蜀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当时汉中由张鲁据有,张鲁是靠五斗米教起事的,其影响力仅在汉中一地,他自己也并没有北上中原的野心,反而是由于刘璋杀害了他的母亲,因此他时刻不忘进兵蜀中。而当时的蜀中,刘璋暗弱,胸无大志,内部也并不稳定,再时刻担心汉中的张鲁的进军,难以有大的发展。这两个割据政权,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发生,在几年内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早两年去征伐他还是晚两年去征服他,对曹操是一样的。

而荆州方向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荆州刘表与江南本是世仇,也曾互相攻击,但他们对曹操集团又都非常敌视,时刻准备袭击许昌。在曹操征伐张绣时,刘表曾数次率军相救。在官渡之战时,袁绍曾经遣人向刘表求救,刘表虽然未发救兵,可也并不听从韩嵩等人的意见投降曹操,反而将韩嵩投入大狱,以至于拷杀韩嵩的随从,而随后又接纳刘备以据曹操。在刘备的辅佐之下,刘表势力的战斗力又有了极大的增强。而江南的孙权也一直视曹操为劲敌,在曹操与袁绍相拒时,孙策就曾经准备奇袭许昌,可惜在大军即将出征时孙策被刺客所杀,孙权接位之后,很快就理顺了政权内部的关系,招贤纳士,力量又有所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曹操擅自西征汉中,刘表和孙权都有可能进攻许昌。这样,曹操又将陷入攻徐州时吕布叛反于其后的尴尬境地。曹操绝对不会再冒这样的风险。所以曹操刚一平定二袁,立刻就作玄武池以训练水军。

先南后北无疑是曹操最佳的战略,而在战役发起的时机上,曹操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因为在刘表的身边,还有一个刘备。曹操对刘备的能力,是非常了解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在曹操的心目中,刘表并不比袁绍可怕,而孙权尚幼,是否有所作为还看不出来。如果没有刘备,曹操也许可以将南征的时间表再向后推迟一段时间,等待将水军训练精熟再实施南征,毕竟只要曹操大军坐镇许昌,刘表和孙权都没有能力来进攻(如果有人能劝说他们来进攻,曹操一定会重赏)。但曹操没有机会等待,因为刘备的实力在急剧增加。在荆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刘备已经网罗到了两个顶级人物:徐庶和诸葛亮,荆州朝野之俊杰又都在逐渐向刘备靠近。而刘表的身体一直不好,后嗣问题又没有处理好,这些事情曹操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一旦刘表病死,荆州的刘琦就有可能和刘琮起内讧之争。而刘琦和刘备、诸葛亮关系密切,在刘备的辅佐之下,刘琮是不可能获胜的。而一旦刘琦职掌荆州,整个荆州也就等于归刘备控制了。曹操可以打败比他强大的多的袁绍、吕布、马超、张鲁、刘璋之辈,但他不可能消灭一个实力和自己接近的刘备。所以,曹操必须在刘备羽翼丰满之前将其剪除。因此,他才在建安十三年秋立即南下荆州。

可以说曹操的南下时机掌握的绝对合适。就在大军进发的路上,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抗曹操和刘琮部队的两面夹击,只得逃遁夏口,而曹操的轻骑兵在当阳击溃了刘备的主力,同时掳获了刘备当时最为重要的谋士之一徐庶的母亲,并因此而使徐庶投降曹操。很显然,徐庶只是刘备阵营中投降曹操的最为著名的一位,而不可能是仅有的一位。这样就使得刘备的元气大伤。同时,曹操还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文武俊杰,如刘先、文聘、韩嵩、邓义等人。而这则是刘备后来人才库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虽然后来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但曹操的此次南征,也彻底打乱了刘备接受荆州全盘人马以争衡天下的基本部署,使刘备失去了能够帮助他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批精英人物。因此可以说,曹操南征的最大目标,其实是已经达到了,只是因为赤壁之败,才没有取得更为圆满的成功。

标签: 曹操南征刘表

更多文章

  • 三国荆州之争的三大战事:赤壁、襄樊、夷陵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荆州之争

    汉末三国时代,魏、蜀、吴围绕荆州归属展开激烈争夺,兵交不断。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219年的襄樊之战、222年的夷陵之战,是对三分形势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三次战事。赤壁之战曹操取荆州得而复失,同时也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最好机遇,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形势;襄樊之战带来了东吴袭取荆州、关羽失荆州,使三分格局基本定

  • 中国古代由南向北的进攻为何大多都以失败告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古代

    学历史的人总会有一个感觉,在冷兵器时代,为什么历朝的北伐,都是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天纵奇才的诸葛亮,还是宋文帝时的元嘉北伐,刘裕、祖狄周世宗、宋太宗、宗泽、乃至太平天国的北伐,无一例外。唯一成功的似乎仅有明朱元璋的北伐。反观自北向南的战争,那就完全是另一个结果了,秦始皇扫六合、宋太祖平四海;元人灭大宋

  • 中国远征军:遥望心中那苍茫的野人山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远征军

    ​遥望心中那苍茫的野人山野人山位于中缅及印度的交界处,绵延千里,至今大多还是未被开发开发的原始林。由于此地居住的人被认为未接受文明,故此亦有野人山之称。1942年,4万多名中国远征军将士,惨死在这片危机四伏的“绿色魔窟”里。抗战爆发后,中国所有的国际交通线全部被切断,援华物资

  • 百年前日本两次试探中国军力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百年前,日本

    回顾中国历史上入侵中原的游牧民族,无论是契丹女真,还是蒙古、满清,一开始对征服华夏并无信心,甚至不敢“有想法”,但随着“牛刀小试”,胆子越来越大,进而统治了整个中国。这胆子是谁给的?就像一个持刀歹徒上车行窃,面对数十位乘客,做好了随时跳窗逃跑的准备,可

  • 如果甲午战争清朝胜利则中国命运或比土耳其还惨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甲午战争,清朝,胜利

    如果清胜甲午则中国命运或比土耳其还惨不少晚清史爱好者都会设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甲午战争,大清国战胜日本,结果会如何?本文现在就和大家一同推演这个结果。1895前二十年,是晚清最为得意时期。因为灭太平天国内乱、兴洋务运动改革,清廷自以为实现了“中兴”、在亚洲压制了日本势头。是名

  • 古代行军打仗所插的军旗都代表什么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行军,打仗

    公元前204年,为巩固侧翼,韩信率数万汉军背水结阵,与二十万赵军在井陉对峙。二千汉军伏兵乘赵军轻敌出击之机,攻占赵军大营,“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军发现大营被踹,心无斗志,全军覆没,“背水一战”由此而来。此战中,军旗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古人对熊、虎

  • 中国“南人”之傲:怒折蒙古帝国的“上帝之鞭”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南人

    ​公元1271年,蒙古帝国在中国建立大汗汗国,国号为“元”,所以元朝又称“蒙元帝国”,开国皇帝系蒙古帝国创建者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忽必烈在中国统治期间,曾经把元人“人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所谓色

  • 九位江西省督军从北洋政府到北伐战争如换走马灯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江西省,督军

    从1911年到1927年,9位督军在江西,如同换走马灯。1马毓宝马毓宝,安徽蒙城马圩人,毅军统领马金叙之子,于保定军校、陆军大学一期毕业。1912年10月17日,授予陆军中将并加上将衔。1922年9月14日,再授为宝威将军。1911年辛亥革命,在九江起义,后入主南昌,任江西都督。因不接受孙中山派委的

  • 大战略与小聪明:成吉思汗和也先太师的北京战记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大战略,小聪明,成吉思汗

    大战略与小聪明,时刻布满今人的耳朵或头脑。而在古代世界,任何努力创建帝国的人都离不开这两种行为模式。有时候显得相辅相成,有时候则显得异常冲突。一旦因外界和个人因素,控制不好尺度与平衡,就会在看似一样的事情上获得完全不同的反馈。13世纪成吉思汗与15世纪的也先太师,都曾经在今天的北京城下施展武力。但他

  • 揭秘二战期间不为人知的“伪造邮票”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二战,不为人知

    伪造邮票的目的是为了对敌方进行心理袭扰,从而制造混乱打击对手。德国最先把计伪造邮票列入作战划。这枚依据1935年在英国发行的英王乔治五世登基25周年的纪念邮票伪造的宣传邮票中,乔治五世被换成了斯大林头像,花环被改成镰刀、锤子和五角星,暗示英国处正处在苏联人的控制之下,借此破坏英国政府的威信。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