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北方战争:俄罗斯帝国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北方战争:俄罗斯帝国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3/12/27 20:22:48

1700—1721年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与瑞典进行的战争。

瑞典长期称霸波罗的海,到17世纪末,与周边国家丹麦、波兰、俄国等国的领土争端激化。1699年,俄沙皇彼得一世、丹麦国波兰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缔结关于对瑞作战的条约(“北方同盟”)。俄国允诺在与土耳其缔约后开始军事行动。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针对反瑞各国同床异梦,互不协调的弊端,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战争初期,彼得一世的战略方针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预定攻击的第一个目标是瑞典要塞纳尔瓦。1700年9月2日,彼得一世率部从莫斯科纳尔瓦开进,俄军在纳尔瓦外围集结,并构筑平行壕。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二世进军立窝尼亚,包围里加。正当俄军开始围攻纳尔瓦时,奥古斯特二世却解除了里加之围,从而使查理十二世得以率军8000驰援纳尔瓦。

11月30日,查理十二世突然出现在纳尔瓦地区,完全出乎俄军意料。双方兵力火力对比,俄军都占优势,然而,俄军不敢贸然应战,迟迟按兵不动。14时许,瑞军率先攻击,双方交战,俄军军官率先投降,俄军惨败,退守诺夫哥罗德。纳尔瓦失利,彼得一世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加紧建立正规陆、海军,发展军事工业,准备再战。查理十二世认为俄军已无力再战,遂于1701年率军进入波兰。

1701年,彼得一世在瑞军转战波兰之际,再次对波罗的海沿岸发动进攻。1702年,俄军相继夺占诺特堡、吕恩尚茨、堡和科波雷等地。在涅瓦河上大兴土木,建立新都圣彼得堡。1704年,俄军又攻占多尔帕特、纳尔瓦和伊凡哥里德。

1705年,俄军一部进入波兰。1706年,瑞典军占领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战败求和,被迫放弃波兰王位。之后,俄瑞议和不成,双方准备再战。

1707年1月,彼得一世作战计划的基本精神是:俄军从波兰向俄本土实施战略退却,诱敌深入,以小战不断袭扰、消耗和疲惫敌人,视情况在俄境内进行决战。查理十二世的作战计划是集中主力沿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方向进攻,力争在俄边界地区与俄军决战,一举歼灭之。

1707年秋,查理十二世从萨克森出发东征俄国,波境内俄军迅即撤回本土。1708年初,瑞军占领格罗德诺,6月强渡别列津纳河,7月在戈洛夫钦附近歼灭俄军一部。俄边境城市莫吉廖夫守军投降。彼得一世在瑞军进军路上实行坚壁清野,给瑞军造成极大困难,使其放弃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转向乌克兰,以等待援军,并期望反俄哥萨克统领马泽帕的配合。1708年10月9日,彼得一世在列斯纳亚村歼灭瑞典援军,而后袭击马泽帕的基地巴图林。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奇寒,瑞军大量减员,被迫于次年春南移。瑞军进入乌克兰以后,分散在罗姆内、卡佳奇、普里卢基和洛赫维察等地过冬。

俄军驻扎在切尔尼哥夫、基辅、佩列亚斯拉夫和波尔塔瓦等地,从北、西、南三面对瑞军形成包围态势,继续以小战袭扰敌人。

1709年春,查理十二世决定经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进攻莫斯科,为此,4月底进抵战略要地波尔塔瓦。5月11日,瑞军开始围攻波尔塔瓦,历时两月有,始终未克。7月6日,彼得一世率俄军主力进至距波尔塔瓦5公里的雅可夫策村以北,并占领阵地,决定同瑞军决一雌雄。

7月8日凌晨2时,3.2万瑞军与4.2万俄军展开激战。

瑞军摆开战斗队形,开始出击,俄军首先以骑兵迎击。3时,双方在前沿阵地展开激战,俄军依托工事,牵制杀伤敌人,为俄军主力出击争取了时间。4时,俄军主力做好出击准备。瑞军进攻受阻,一部向波尔塔瓦森林逃窜,被俄缅希科夫部追歼;另一部撤至俄军阵地右前方森林地带。9时,双方经重新部署后的短促交战,立即投入白刃格斗。瑞军右翼部曾一度突破俄军中部,俄军实施有力的反突击,堵住缺口。俄军骑兵包抄瑞军两翼,对其后方造成威胁;瑞军动摇,从退却变为溃逃。11时,瑞军伤亡近万,数千被俘。7月11日,瑞军残部约1.6万人在佩列沃洛奇纳不战而降,查理十二世带马泽帕和少数随从逃入土耳其。

波尔塔瓦会战是北方战争的转折点。此后,丹麦、萨克森恢复同沙俄的结盟,奥古斯特二世重登波兰王位,普鲁士和汉诺威也加入北方同盟。1710年,俄军乘胜在波罗的海沿岸先后攻占里加、雷瓦尔、维堡、克克斯戈尔姆和尼塞尔岛等要地。

波尔塔瓦会战后,俄土关系又趋紧。逃亡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鼓动土耳其政府对俄宣战。鉴于南线吃紧,彼得一世决定在波罗的海方向停止进攻,主力转到南线,计划从巴尔干对土耳其实施突击。1711年夏,彼得一世亲率俄军主力4万余人,向多瑙河下游孤军冒进。土耳其出动10万大军,在克里木军的配合下,包围俄军于晋鲁特河畔。7月20日,双方激战,俄军弹尽粮绝,彼得一世被迫求和。最终彼得一世以归还亚速及其附近地区为代价与土耳其达成停战协定。俄军在对土战争结束后,恢复对瑞典的进攻。

1713年,俄陆军在舰队配合下,在芬兰湾沿岸维堡与赫尔辛基之间登陆,连克芬兰许多城市。1714年夏,俄海军在芬兰湾口汉科角附近与瑞典舰队展开海战。8月7日,俄海军经2小时激战大败瑞典舰队。

汉科角海战后,俄舰队占领芬兰与瑞典之间的海上跳板兰群岛,并以此为依托,在瑞典本土登陆。此时,各盟国由于顾虑俄国在波罗的海势力的扩大,因而打乱了俄在瑞典南部登陆的计划。加之英国开始施加压力,俄国所有盟国先后同瑞典议和。1718年,俄、瑞也开始议和,但查理十二世在娜威前线中弹身亡,瑞典新女王在英国影响下拒绝和谈。谈判中断,战事又起。

1720年,俄海军在格雷厄姆岛附近大胜瑞典舰队,多次在瑞典沿海登陆,直逼首都斯德哥尔摩。1721年夏,俄海军再败瑞典舰队。9月,瑞典已无力再战。俄、瑞双方在芬兰尼什塔德签订和约,结束战争。俄国夺取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兰、爱斯特兰、立夫兰等大片土地。同时,俄军退出芬兰其余地区,并将阿兰群岛归还瑞典。从此,俄国人得以自由地进入波罗的海。战后,俄国枢密院奉彼得一世以“大帝”尊号,沙皇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一跃而成欧洲列强之一。

北方战争虽然是多国战争,但沙皇彼得一世既是战争的主角之一,又是最大的胜利者。马克思称这场战争为“彼得大帝的战争”。

彼得一世把战争作为侵略扩张的主要手段。他认为,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进一步西进和南下,必须动用军事手段。

同时,他又十分重视外交斗争与军事斗争的密切配合。无论是战前,还是战时,他竭力拼凑军事联盟,力争最大限度孤立敌人;以军事为后盾,迫敌接受俄停战条件。在面临南北两个大敌(土耳其与瑞典)夹击下,力避两线作战。他善于观察形势的变化,根据新的条件,实行战略转变。在战争指导上,彼得一世崇尚进攻性战略,强调主动打到敌人国土上去。在强敌入侵时,他能大踏步后撤,发挥战略防御的作用,最终还是为了打出去。他重视会战的决定性作用,但不轻易使用,确有把握才动手,习惯于以小打取胜。彼得一世在陆海军建设上,注意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同时重视结合俄国具体条件,讲究实效。彼得一世在作战和建军上的思想和实践,对俄国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瑞典战争潜力没有俄国雄厚,瑞典的霸权政策招致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反对,树敌过多。加之在波尔塔瓦会战之后,瑞军远离后方,孤军深入敌国腹地,犯了盲动和冒进的大错,导致全军覆没。

标签: 北方战争俄罗斯帝国

更多文章

  • 中越两山作战最惨烈的一次战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越,两山

    1984年4月19日,昆明军区奉命收复被敌军占领的老山和老阴山。4月28日我14军40师和11军31师分别对老山和者阴山发动拔点作战。经过一日激战,我军攻下老山主峰及其它重要高地,歼敌1200余人。接着31师也收复了者阴山,歼敌580人。5月15日,41师122团攻占了八里河东山,歼敌2个连。我军收

  • 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战俘被俘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17日清晨,对越自卫反击战终于打响了第一枪。3月2日,越北重镇谅山失守,拱卫首都河内的门户已被推开。此刻,我军若继续挥师南进,红河三角洲将无险可守,大军长驱直入进驻河内指日可待。但解放军却就此止步,从即日起逐步撤军。既然是战争,作战双方无可避免都会有士兵被俘。在这场历时28天的战斗中,

  •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沙群岛,中国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的海域,由宣德、永乐两个群岛及其他岛礁组成。它与东沙、南沙、中沙群岛同为南海四大群岛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永乐群岛包括甘泉、珊瑚、金银、琛航、晋卿等岛屿。从1405年(永乐三年)到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等数万人曾七下西洋。

  • 对越反击战纪实:父亲乘坦克时被越军伏击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反击战,纪实

    我父亲是68年参军入伍,被分到122师364团,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我有时问他参战的经历,他一直都不肯跟我说。我昨天晚上跟我父亲喝酒,结果酒喝多了,在我打听下,他也慢慢回忆了一些,根据他说,他当时在364团1营部当营部助理,负责管理司务长之类后勤的事情。78年十月左右的时候因为我刚出生嘛,我父

  • 湘潭之战,1854湘军血战湘潭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湘潭之战,湘军

    长沙城中的湘军将领们还在讨论水师进军方向的时候,湘潭之战已经打响了。清军方面的主将是湘军初期的第一悍将塔齐布。湘军当中,猛将众多。其中最猛的,前期为塔齐布,后期为鲍超。塔齐布作战很有特色。每次开战,他喜欢背着一把火枪、两把腰刀,手里拿着长矛以及套马杆,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阵中。一般不允许别人跟随,一定要

  • 第二次美英战争:英军火烧华盛顿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第二次,美英战争,英军

    美国在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获胜后,英国不甘心其失败,一直在虎视眈眈,妄图卷土重来,使美国重新沦为自己的殖民地。从1783年后,英国不断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对美国施加压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还在公海上任意劫持美国商船,捕捉美国水手。美国有近6000艘商船和近万名水手被英国扣押,损失惨重。

  • 英布战争 一块晶莹“石子”招来的灾难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英布战争

    1867年,一个小孩在奥兰治河畔玩耍时偶然捡到一块晶莹的“石子”。当布尔农场 主(荷兰人的后裔)来访时得知了这个“石子”,便将它带回欧洲鉴定,证实这块“石 子”就是真钻石。据说这是在南非发现的第一颗金刚石。这一消息传出后,轰动了整个 世界,西方人纷纷来南非“探宝”。1869年又发现一颗当时价值达62

  •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老山战场基本概念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自卫还击,作战

    1、战争称谓问题误:越战正: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注:“越战”指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国际上通用的概念。我国对越南的战争国际上说法不一,但国内统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此大概念前提下,还有许多小专称,比如,老山地区为对越防御作战等等,恕不一一列举。2、两山作战问题误:老山,八里河东山。或扣林山正:老山,者阴

  • 美墨战争 “天定命运”论下的美国领土大扩张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美墨战争,天定命运

    独立战争后,美国统治集团一直把向西部扩张作为国策,尤其是南方的奴隶主集团, 更充当了领土扩张的急先锋。这是因为: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不断扩 充新土地来迁移种植园,以避免地力的下降。19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加快向西扩张步 伐,并制造了“天定命运”的扩张理论,宣称“我们天定命运的权利,就

  • 自卫反击战老兵教给我的几点军事常识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自卫,反击战,老兵

    我在矿山工作时认识了一位老矿工,此人虽说己五十多岁,但精神很好,而且反应很敏捷.细谈之下才得知他竟然是一们参加过自卫反战的老兵.心中很是敬佩,于是经常找他聊天,久而久之,竟很有些忘年交的味道.我也乐得听他讲讲当年在战场的一些见闻,而且我总结了一下,其中竟有很多是在战场上保命的生存法则.下面就是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