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近日发布的“核毁华盛顿”视频截图
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正在华盛顿召开。稍前一些时候,朝鲜曾接连对外界释放“核威胁”信息如在3月26日发布了4分钟主题为“核毁华盛顿”的宣传视频。虽然外界并不认为朝鲜现下真有能力“核毁华盛顿”,但自核武器出现后,核战争的威胁,确实始终高悬在人类头顶。
1949年之后,中国至少4次被美、苏纳入核攻击目标
第一次。1950-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一直在考虑对朝鲜战场和中国使用核武器。1951年12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曾通知麦克阿瑟,他们同意拨出20枚原子弹,来阻止苏军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推进,请麦克阿瑟推荐合适的打击目标;麦克阿瑟推荐了北京、海参威等城市。按麦克阿瑟的想法,如果能够在中国东北投掷30-50枚原子弹,摧毁当地的空军基地,并同时动用美军第八集团军和50万国民党部队,可以在一星期内结束朝战。最后,在日本海和黄海之间会出现一条核放射带,至少60年内苏联人不会南下。陆军部也拟定了多种使用核武器的方案。①
不过,美国政府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如国务院一再强调,应避免与苏联进行全面战争,不到万不得已,不应使用原子弹与苏联直接摊牌据美国情报部门的估计,如果苏联对美国发动核攻击,将造成900万美国平民伤亡,1/3工业基地被毁。所以,直到朝战结束,“使用核武器”一直停留在内部讨论阶段。不过,整个朝战期间,“使用核武器”始终被作为一种外交威慑在运用。所以,当媒体问及中国为何接受朝鲜停战协定时,艾森豪威尔回答:“原子战争的危险”。②
第二次。1954-1958年间金门的紧张局势中,再次出现了美国欲对大陆“使用核武器”的讯息。1955年3月16日,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只要被严格限制于军事目标,他就没有理由不使用原子弹。在晚年回忆录中,艾森豪威尔解释:自己公开这样说,是为了“让中国共产党人相信我们(帮助台湾防守金门、马祖)的坚定性”。但这只是策略言辞,而非实际政策,在3月11日的内部会议中,艾森豪威尔已做出决策:关于金门和马祖,“如果对美国来说有必要干涉,它将使用常规武器干涉。”③
第三次。美国也曾计划用核武器来破坏中国的核试验基地。1963年7月份,助理国防部长William Bundy在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备忘录中,要求制定一项针对中国核武器制造基地的常规军事打击计划。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后,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采取军事行动是可行的,但建议使用核武器代替常规武器。美国国务院则主张通过外交手段,来削弱中国核试验的影响。该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继任约翰逊选择支持国务院的主张。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首颗原子弹。④
第四次。中国所遭受最严重的一次“核威胁”,来自苏联。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大规模军事冲突一触即发。“在苏联决策层中,……有的人主张动用核力量,采取先发制人的方式,摧毁中国的核能力和核潜能,……在苏共政治局会议上,国防部长格列奇科是持这种主张的代表。另一种意见是‘有限地对中国实施核外科手术,主要是摧毁中国的核设施。”苏联决策层当时判断:美国公开敌视中国,不会反对苏联的这种“惩罚性行动”。但苏联情报机构多方探测后的结论却是:“对中国进行这样的打击美国不会袖手旁观”。⑤叛逃美国的苏联官员舍甫琴科(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后来回忆说:这件事“使政治局陷入僵局,他们有几个月不能就这个问题作出决定”。当然,也有俄罗斯学者认为,“苏联当时并没有真正核打击中国的计划,只是想逼迫中国回到谈判桌前来。核打击的消息是苏联有意散布出去的。”但中国因此进入了全面备战状态,也是不争的事实。⑥
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中)对使用原子弹很感兴趣
核对抗一线,每个“拯救世界”的英雄,都在提醒核战争近在咫尺
以上中国所遭遇的几次核威胁,因为各种制约,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核战争的控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核安全”要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得多。否则,也就不会出现瓦西里·阿尔希波夫(Vasili Alexandrovich Arkhipov)和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Stanislav Petrov)这种“拯救世界”的英雄了。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所在的潜艇遭到美军深水炸弹的攻击。这些潜艇前往古巴的背景,据赫鲁晓夫之子披露,是这样的:“9月25日克里姆林宫就已经决定不再派水面舰只去古巴了。派遣它们只会使美国人更加提高警惕。于是决定只派潜艇。10月1日,有4艘用柴油发动机的鱼雷潜艇驶往古巴。它们的艇长是海军中校阿尔希波夫、杜比夫科、克托夫和舒姆诺夫。每艘潜艇上有6个鱼雷发射装置,18枚鱼雷,其中1枚是核弹的。……3艘潜艇到达了目的地,1艘因半道上出故障返回。”⑦潜艇内的船员后来回忆,他们遭到美军常规武器攻击后,曾尝试与苏军总参谋部取得联系,但没有成功;混乱中有部分指挥官决定发射核鱼雷,是阿尔希波夫力排众议,阻止了这个决定,选择让潜艇浮出水面。⑧如果这枚核弹发射了出去,“古巴导弹危机”会如何演变就未可知了。
瓦西里·阿尔希波夫(Vasili Alexandrovich Arkhipov),1998年去世
1983年9月26日,类似的难题,落在了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的身上。这位值班员在这一天,惊讶地发现卫星预警系统显示5枚来自美国的核弹正向苏联逼近。所幸的是,彼得罗夫上报时,加上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这很可能只是系统故障(地面雷达没有反应),而非美国真的对苏联发动了核攻击。不过,苏联当局不愿对外界暴露其卫星预警系统的漏洞,彼得罗夫没有获得任何嘉奖。直至苏联解体,此事才获披露。2014年,彼得罗夫的事迹,被拍摄成了纪录片电影《The Man Who Saved the World》。⑨
核对抗一线事故频发,核决策中枢同样难以令人安心。前苏联的“核按纽”由元首直接控制。据勃列日涅夫的孙女维多利亚·菲利波娃披露,勃列日涅夫当政时,苏联的核密码箱,有段时间被放在勃列日涅夫妻子维多利亚·勃列日涅娃的床底下,因为勃列日涅夫觉得“找不到更安全的地方了”。这显然是一种极为草率的处置要知道,早在1974年,勃列日涅夫就已经是“一个十足的病人”了,神经常现呆滞、记忆严重丧失。1980年,勃列日涅夫访问哈萨克斯坦,因神志不清,在会场刚落座就起身上车离开了,留下诸多哈萨克斯坦政要面面相觑。⑩所以在1991年,最让西方感到不安的,就是苏联的核按钮将落到谁的手里;1996年,俄罗斯改由总统和国防部长共同掌握“核密码箱”,全世界才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但谁又能够保证,勃列日涅夫式的核密码箱保管方式,已被彻底根绝了呢?
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Stanislav Petrov),2015年摄于家乡Fryazino
注释
①②赵学功,《核武器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③(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P166-172。④詹欣,《冷战与美国核战略》,九州出版社,2013,P58-82。⑤叶书宗,《勃列日涅夫十八年》,人民出版社,2013,P271-274。⑥陈东林,《评价毛泽东三线建设决策的三个新视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⑦(俄)谢·赫鲁晓夫,《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下册),东方出版社,2006,P714。⑧舰内具体情形说法颇多。冲突大致情状,可参考:《Chronology of Submarine Contact Dur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October 1, 1962 - November 14, 1962》。⑨《Russian Who 'Saved the World' Recalls his Decision as 50/50》,美联社2015年9月17日。 ⑩谌旭彬,《苏联为何连续三年死国家元首》,短史记第89期。
更多文章
八路军为何个个会说日语 真相实在是太惊人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八路军,会说
著名军史作家、旅日著名军史作家萨苏,又推出新作《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作为广受好评的《国破山河在》一书的续作,本书秉承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和立场,以发掘出的日方资料和国内记载相互考证,力求使更多历史细节得以重现。在描写敌后抗战的文艺作品中,时常出现八路军讲日语的情节。文化水平普
1942年美军轰炸东京 中国人为什么付出惨重代价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1942年,美军,轰炸,东京
提起轰炸东京,应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大块人心的事情,虽然不是中国人实际去轰炸的,但是中国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台湾媒体披露,蒋经国生前非常喜欢看二战电影,其中反复看的一部片子叫《东京上空30秒》。该片内容描述的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国飞行员杜立德在珍珠港事件后,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轰
英勇不屈,笑赴刑场:抗战中最美女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英勇不屈,笑赴刑场
战争从没有让女人走开,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女人在战争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她们身份各异,社会地位各异,但是,当国难临头,大敌当前之际,她们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人们常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所有战争,在烽火硝烟的战场,总能看到女子的身影,尤其是在大敌当前,国难
诸葛亮为什么斗不过司马懿?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我看其实不然。通观《三国演义》,论智慧,论兵法,论谋略,诸葛亮虽然都远胜于司马懿一筹,他不仅能用一座无人把守的空城让司马懿兵退三十里,即便是身后也能让“死诸葛”吓倒司马懿的十万雄兵。但是最后诸葛亮却没有斗得过司马懿,致使蜀军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为什么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圆明园,英法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就举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的一路一直打到天津,孤军浴血奋战,坚持了两年多.西征军则转战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控制了长江的中游地区.就在清政府被太平军起义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外国侵略者又在寻找机会,用各种方式威胁清政府,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他们在中国的侵略利益.公元18
压垮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猛将
众所周知,刘备是因起兵讨伐黄巾农民起义军有功而登上西汉末年政治舞台的,后得到军师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等人齐心协力的辅佐,才成为三国鼎立之一蜀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按说,刘备虽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家道中落,早年不过以贩履织席为业,并没有什么超群的武艺,但就是这个任何偏将都能追得他屁滚尿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和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过五关斩六将,主人公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关羽关羽(约162-220年),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的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国,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魏国,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
三国演义之《赤壁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演义,赤壁之战
一、曹军南下官渡之战,曹操歼灭了袁绍的主力部队,扭转了袁强曹弱的局面,从而初步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的实力不断壮大。他雄心勃勃,打算一鼓作气,把盘踞在南方的刘表和孙权两大势力挨个儿消灭,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他和部下研究了向南扩张的战略计划,决定首先攻打刘表。出师前,曹操高级谋士荀彧建议派大军直
火烧连营是谁对谁?火烧连营700里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火烧连营
孙权杀了关羽,抢回荆州,这两件事惹得刘备心里冒火。他不顾文武大臣们的劝阻,亲自率领75万人马杀向东吴。张飞命令3天之内作好白旗白甲,全军将士带孝出征,并叫范疆、张达快去办理,误了期限就杀人。范疆、张达看不能完成任务,就刺死张飞,投奔了孙权。刘备听说张飞被害,大哭一场,对孙权恨之入骨。再说孙权听说刘备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