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传说中黄帝参与的战争

传说中黄帝参与的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7 更新时间:2024/1/14 5:26:02

黄帝炎帝蚩尤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他们的时代、他们的关系和他们之间的战争,却曲折地反映了我国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情况。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推断,黄帝、炎帝和蚩尤,都应当是父系公社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

从我国若干远古神话传说看,黄帝是黄河流域的一位部落首领,他最初的活动中心在现在河南省新郑一带,后来发展到河北和陕西地区。炎帝部落最初活动在黄河上游的姜水一带。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有的说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也有说在南方,总的来说是在东南方。

黄帝所处的时代,正当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和氏族、部落和部落之间战争非常频繁。黄帝、炎帝和蚩尤的几次大战,就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史实。

传说黄帝、蚩尤、炎帝间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战争。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战争。神话中说,开始和蚩尤战争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共工氏。由于蚩尤向西发展,夺取了共工氏的土地,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战争。《逸周书》描写这场战争说:“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东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东侧。“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说共工九个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占领了。炎帝部落觉得自己的部落受到欺负,就向黄帝部落求救,黄、炎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蚩尤。于是发生了第二次更为激烈的大战。

第二次战争以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为主战的双方,地点仍在涿鹿。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涿鹿大战,大概这是我国上古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了。

据古代神话传说,这场恶战十分激烈。蚩尤是东南方着名的勇猛善战的首领,《太平御览》引《龙鱼河图》说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大概是披着兽皮或是身上画着野兽的图纹,用铜作兵器或护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战能力,《述异记》还说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个个强悍能战,大约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个氏族。《中华古今注》还说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驽”,大驽即弓箭,说明他们的武器众多而精良。这些都是黄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为如此,黄帝和炎帝的联盟开始打了几次败仗。

有一次,双方正在原野上酣战时,忽然天上起了大雾,黄帝和他的部落被围困在雾中心,手持铜兵器的蚩尤部落却大显身手,左砍右杀,黄帝部众损失很大。后来亏黄帝部落里的大臣风后造出了指南车,辨别了方向,黄帝部落才逃出重围(《太平御览》引《志林》)。

黄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打得最为激烈。双方动员了全部兵力,蚩尤还请来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部族来帮忙。战役开始,黄帝敌不过善战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联盟,因此败退了五十里。后来,黄帝运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才转败为胜。夸父被杀死,蚩尤逃跑,黄帝紧追不舍,终于在山西地区捉住了蚩尤。黄帝斩下了蚩尤的头,肢解了他的尸体。所以至今山西还有个解县,据说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县附近的盐池,则据说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后记》、《梦溪笔谈》)。上述当然都是无稽的神话,但反映了这次战争的残酷。

第三次战争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历史记载说,蚩尤战败不久,黄、炎的联盟也破裂。这是因为“炎帝欲侵凌诸侯”,争夺盟主的缘故。结果,许多部落都站到黄帝一边,联合起来向炎帝进攻。《史记》记载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在现在河北怀来县。

三次战争后,黄帝部落得到了大发展,又向南进行了多次战争,征服了许多部落,所谓“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在这过程中,炎帝部落终于和黄帝部落结成了永久性的联盟。炎、黄联盟,不断扩大自己的统治地区,东一直到海,南到长江流域,西至甘肃,北抵山西河北北部,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初定了中国的规模。后来人们把合并后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后来又发展为中华民族,所以中华民族都把自己当作炎黄的子孙。

我国古书中对我们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有许多美好的传说。比如,说炎帝教给人们耕耘,教给人们“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潜夫论》)。黄帝留给后人的遗惠就更多,有说他创制了车和船(《汉书》),有说他发明了煮饭的锅和甑(《古史考》)又说他教人民盖房屋以避风雨(《新语》),他还叫臣下苍颉创造了文字,叫伶伦制作了音乐,叫岐伯写出了医书,还叫自己的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缫丝。上述这些记载无疑是把炎帝和黄帝神化了,但是也表明了炎黄子孙们对祖先的爱戴和尊敬。

标签: 黄帝

更多文章

  • 饶凤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饶凤关之战,金天会

    金天会十一年(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在川陕之战中,宋军在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北)与金军进行的一次作战。和尚原之战后,金陕西经略使完颜杲率军10余万,继续在川陕向南宋大举进攻,企图避开和尚原从宋军防守薄弱的饶风关入川。天会十年十二月金军攻破商州(今陕西商县)(参见商州之战)后,又于次年正月初九,

  • 万历三大征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万历,三大征,万历

    万历三大征是中国明代万历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的统称。①宁夏之役。即镇压哱拜之乱。哱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年间降明,积功升都指挥。万历初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专制宁夏,多蓄亡命。哱拜于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纠合其子哱承恩、义子哱云及土文秀等,嗾使军锋刘东旸叛

  • 繻葛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繻葛之战,礼乐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消亡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的繻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国为称霸中原,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也是历史进入东周后,周室衰弱,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天子之命,竞相争霸在军事领域中的最显着标志之一。春秋初年,东迁洛邑的周天子虽然名义上仍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

  • 晋文公退避三舍斗楚兵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文公,退避三舍

    春秋之际,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最后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贵宾,用很高的礼节来招待他,使他很受感动。重耳对楚成王也很敬重,两人常

  •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光弼,大破,史思明,唐王朝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太大,故意不设主帅,却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作观军

  • 土木堡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土木堡之战,明太祖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反对他,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在他迁都北京以后,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

  • 长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之战,战国

    战国时,秦大将王龁率数十万兵马像滚滚乌云一样笼罩住韩国上党城(今山西省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城以东地区),城中一将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逃到赵国哀哀求救,赵王立刻派遣大将军廉颇率20多万兵马前往解围。不料,赵秦两军在长平遭遇,廉颇将军在马上一声呐喊,只见战马兵车卷起漫漫黄尘,鼓声阵阵,热浪翻滚,两军混战一

  • 孙武攻楚不战而胜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武,攻楚

    公元前506年,经伍子胥推荐,吴王阖闾拜大军事家孙武为大将,整顿兵马,准备进攻楚国。孙武是齐国人,自称是东海一小农,他是应吴国大夫伍子青的邀请,南下到吴国来的。他的兴趣是研究兵法,对名利之事看得很淡。他这次所以答应做地位显赫的大将,一是想助老朋友伍子胥一臂之力。击败楚国。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因父亲和哥

  • 钓鱼城保卫战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钓鱼城,保卫战

    公元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蒙哥即汗位后,遣忽必烈开拓南部汉地,令旭烈兀远征西域,以阿里不哥留守和林看管蒙古本土,自己则亲率大军伐宋。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势力崛

  • 风声鹤唳战秦兵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风声鹤唳,战秦兵

    公元382年秋天,自称大秦天王的荷坚率领8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进军。大道上,步兵、骑兵,加上车辆、马匹,浩浩荡荡,掀起的烟尘遮天盖日。这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足足拖了一千里路长。苻坚是个骄傲自大的国君,为了扩大掠夺财富的范围,满足个人的私欲,发动了这场消灭东晋的战争。在动身前的一个晚上,他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