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大刀砍向鬼子: 抗战中最大一场白刃战

大刀砍向鬼子: 抗战中最大一场白刃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83 更新时间:2023/12/9 7:37:24

石牌是江南岸的一个村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石牌是进入重庆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43年5月,日军攻陷宜昌,兵锋直指重庆,鄂西会战爆发。石牌成为重庆抗击日军的一屏障,日军在石牌周边集结了两个师、一个旅团,还有被称为“钢铁猛兽”的第十一军,一共10万兵力直面扑来。

中国方面集结了15万人迎击日军。

日军以第三、第三十九师团,在机大炮的配合下猛攻石牌要塞。中国在石牌的守军仅有第十一师,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但战士们不惧日军,立誓要死守石牌,保住通往重庆的最后一个关隘。

日军以9架飞机对中国守军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日军步兵以小股部队分批次不断冲杀。石牌位置极其要,双方都拿出了死战到底的勇气互搏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白刃战就此爆发了。

在战斗中,石牌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双方士兵已经完全纠缠在了一起,无法再开枪,只得用刺刀搏杀。日军以1000人在三岩、四方湾攻击中国守军阵地,双方展开激烈肉搏。中国守军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竟将这股日军全数杀死。

日军不甘心失败,再次调动4000多人围攻中国守军阵地八方斗。在八方斗,两军上万人在弹丸之地多次冲杀。整整3个小时,几乎没有听到枪声,全是刺刀拼杀的声响,八方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

八方斗之战,日军死亡2000人,中国方面死亡1500人,日军完败。直到战事结束,日军未能占到一寸土地,中国方面以弱胜强,取得了难得的一次胜利。

1943年5月5日,中国军队与日军横山勇率领的十一军、第3、第13、第39师团进行殊死决战。6月2日,中国方面进入全线反攻,日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石牌保卫战取得了彻底胜利。

以石牌为中心的整个鄂西会战,日军伤亡25830人,中国方面伤亡1万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尤其是在石牌保卫战中,3000优势敌军阵亡都无法攻下石牌区区弹丸之地。

石牌战役,堪称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绝佳战役。

标签: 大刀鬼子

更多文章

  • 洪秀全金田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秀全,金田起义,改革

    改革的思潮在涌动,革命的潮流更在奔腾。公元1844年的一天,广西贵县的六鸟神庙里聚满了乡民,听洪秀全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我们都是天父的子女,人人平等。可当今满世妖魔横行,大家才过不上好日子。今后我们除了天父,谁也不能信!”一位老人战战兢兢地说:“这话可不能在庙里说呀,六鸟神爷最是灵验,触犯神爷

  • 甲午战争究竟败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午战争

    1894年岁末,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北洋舰队退守威海。日军大举进攻,在荣成登陆,摆开海、陆夹击威海清军之势。尽管北洋海军主力舰“定远”、“镇远”雄风犹存,如果海陆配合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同日军再打一阵子,但是,清军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甲午战争甲午到底败在哪里这一年,对甲午殇思与镜鉴的

  • 黄桥之战引发了皖南事变?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黄桥之战

    新四军黄桥之战是引发蒋介石报复发动皖南事变的导火索?一九九十年代大陆有学者专家认为,皖南事变共产党也有责任。一九四零年十月至十二月苏北的黄桥之战、曹甸之战歼灭国民党韩德勤部两万余人,蒋介石要报复,皖南新四军军部就成了最好的目标。还有说黄桥之战后曹甸之战前,项英电报中央,曹甸之战是否等军部到达苏南后再

  • 四渡赤水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

  • 300名中国战士陷入肉搏,师长含泪开炮,双方一起被炮火覆盖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战士,陷入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日军的岛屿防御也损失惨重,而当时较为缺乏炮兵的我军在面临松山多个高地密布的各种日军工事时,曾付出了的代价。但因为目标地理位置特殊,只能全力以赴攻克而无法围而不打。中国军人用自己的勇气在松山战场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 南昌起义走出哪些开国将帅?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南昌起义,开国

    人们常说,南昌起义是人民军队的摇篮,那么,从这个摇篮中走出哪些将帅呢?几经查经经查阅,他们是朱德元帅,时任起义军第9军副军长刘伯承元帅,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陈毅元帅,时任起义军11军25师73团指导员林彪元帅,时任起义军11军25师73团3营7连连长贺龙元帅,时任起义军总指挥聂荣臻元帅,时

  •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鲜为人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鲜为人知

    说起甲午战争中大清陆军一溃千里的原因,稍懂点历史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内容无外乎因循守旧,官场腐败,营务废弛,统帅怕死……但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却鲜为人知。说出来你会不信,那就是“开枪不瞄准”。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本军官回忆说,在朝鲜战场上,日本各师团一碰到中国军队就立即卧倒,一动不动。这时候,

  •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深层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甲午,中日,战争

    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战争,给后人特别是给现在的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众多议论点中,腐败和堕落是最需要关注最需要反思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恰恰是导致战争走向全面失败的深层原因!甲午战争的前前后后,包括其中坚船利炮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充分说明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那就是决定战争最积

  • 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600∶1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

    中英鸦片战争中,清兵和英兵的伤亡比例是600∶1。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的伤亡数字,网上有一份报表被广为转载,我再贴一下,以供网友参考: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600∶1第一次厦门之战:1840年7月3日清军战死9人,受伤16人。英军无伤亡。第一次定海之战:1840年7月5日清军战死13人,受

  • 南京保卫战有多惨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南京,保卫战,惨烈

    一2937年底,日军对南京分三路进攻:右路沿沪宁路西进;中路由宜兴经溧阳攻南京;左路由太湖南侧西进,共向南京合围。22月4日,右、中两路日军攻陷句容、秣陵关,向南京外围阵地猛攻,至22月8日先后攻陷淳化镇、汤山、龙潭各地。从20日起,集中步、炮、空协同的威力向各城门猛轰。中国军队到黄昏时才把窜入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