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经典历史评书?

经典历史评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36 更新时间:2024/2/23 22:16:52

作为一个八零后,小时候经常听长篇评书。评书表演艺术家有单田芳,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的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刘兰芳的代表作品有:杨家将》《呼家将》《赵匡胤演义》《刘金定大战南唐》《小将岳云》。袁阔成的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刚》。

还记得应该是上小学三四年纪时,中午放学跑着回家,听刘兰芳演播的《杨家将》。听的如痴如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历史类评书如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波梁山》等。

单田芳的《龙虎风云会》、《隋唐演义》、《白眉大侠》、《童林传》、《乱世枭雄》等。

还有刘兰芳的岳飞传和杨家将。此外,还有田连元的评书,王波的评书,也有很多人喜爱。

一般来说,单-袁-田-刘的知名度可能更高一些。

只是我个人因小时候跟父亲听单田芳多一些,印象更深罢了。

有什么好的评书……能不能推荐几个?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近代著名曲种名家及代表作如下:

袁阔成

(19292015)营口人。出生于天津。出身评书世家,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袁氏三杰”,以擅说《三国演义》而著名,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因其家学渊源,功底深厚,家喻户晓。袁阔成倡导说新书,将小舞台的传统评书术带到大舞台上,使评书真正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

陈青远

评书大家,中国评书“帅派”艺术创始人。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曲协辽宁分会常务理事、锦州市曲协副主席,曾当选辽宁省和锦州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文联委员。

单田芳

单田芳,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原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34年生于营口,同年随父母到沈阳,1952年在沈阳二十七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创办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录制、播出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乱世枭雄》等100余部共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开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王杰魁

评书艺术家,生于1874年,卒于1960年,青年时代就开始在北京说评书,渐渐享名。他最拿手的书目是《七侠五义》。如果说,评书以细腻为艺术风格特色,那么,王杰魁则是细中又细。他说书,吐字慢,像在拉长音,娓娓说来,别具艺术魅力。又善于使用“变口”,用不同的方音刻画人物。

陈士和

(1887~1955),男,评书演员,北京人。原名建谷,后改固本,字兰亭,原籍浙江绍兴。其父为清朝庆王府厨师。他少时参加过义和团,干过多种杂役,后在庆王府膳房助厨。工余时常听评书,尤其对张致兰说的《聊斋志异》着迷,常常私自揣摩领悟。

王少堂

7岁从父学艺,9岁登台,12岁以家传武(松)十回正式从业,在扬州书坛崭露头角。20岁时成为扬州评话界四大名家之一。1949年后,王少堂先后当选为扬州市人民代表、苏北文联常委、扬州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江苏省曲艺研究会会长、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4年,人民政府为他配备专人,录制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的全部书目,并翻记成500万字的文字稿。1958年,政府又组织力量,先后整理出版了他的扬州评话《武松》。

丁正洪

评书艺术家,生于1902年,又一艺名丁凯文。原名丁福田。河北冀县人。祖上世居北京。祖、父两辈在京开设“肆雅堂”和“肆文堂”书店,专门经营古书。他读私塾十年,特别对史书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酷爱评书艺术。1922年拜张虚白为师,在北京学说评书。直到成名后,听众誉其“古事今谈”,他才告知家里此事。他的《西汉》曾在北京、天津、烟台等地演出,出关后久占沈阳,以及吉林、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在沈阳演出的茶社包括金泉、大有、六合、凝香榭、会贤等。他和固桐晟、李庆魁、卢醒笙(一说与宋桐斌、施星夔、卢醒笙)被誉为“沈阳四大说书家”。解放后,听众又送他一幅“古为今用”的幛子以示赞誉。

连阔如

1903年出生,1971年8月18日逝世。中国评书演员。原名毕连寿,号连仲三,笔名云海客。满族。北京人。历任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等职。

马增锟

评书艺术家,生于1930年,马连登之子。自幼读书,直至中学毕业,后随父学习评书,并向三弦圣手白凤岩学弹三弦,曾为西河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单弦等曲种伴奏。1948年,参加文艺干训班学习,并做文教工作。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一队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任西北军区曲艺训练班教员。1956年6月,参加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任评书演员。1960年调入山东省曲艺团。1977年到河北省新城县文化馆辅导曲艺教学。1989年退休后应聘到北京市崇文区小花艺术团任曲艺教师,同时在广义街文化站演出评书《隋唐》。1994年应邀为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录制传统评书《罗家将》180段。1995年6月向全国播放。此书是向张诚润学习的,播出后反响很好,但他不幸于同年病逝。

田连元

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原名田长庚,祖父田锡贵、父亲田庆瑞都是鼓书艺人[7]。1941年生于长春,少年时代在天津[7]。小学读书时就读过很多中外名著[7]。七岁开始登台,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7]。他出身说书世家,因父病,辍学从艺,没有获得一纸文凭。他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并在学艺之暇,遍读名篇杂著开拓视野。十七岁开始正式演出,说《杨家将》、《粉妆楼》、《大八义》等书[7]。1960年进入本溪市曲艺团。二十三岁即出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7]。自1964年至今,先后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现代评书小段《追车回电》、《新的采访》、《没演完的戏》、《贾科长买马》,长篇评书《欧阳海之歌》,传统评书《孙膑庞涓》、《杨家将》、《水浒人物传》、《施公案》、《小八义》等[7]。其很多节目在中央和省,市电台、电视台播出,有的曾在报刊上发表。历任本溪市曲艺团业务团长,本溪市歌舞团副团长、团长、名誉团长,本溪市文化局艺术研究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曲协副主席、主席,中国曲协理事,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2011年9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连元撰写的《田连元自传》。主要代表作品:《隋唐演义》、《杨家将》、《瓦岗寨》等。

连丽如

连丽如,女,满族。中国煤矿文工团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随父连阔如学艺,是连派评书的唯一继承人。十几年来为各省市电台、电视台录制了《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鹿鼎记》等十几部长篇评书,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多次到新加坡为“丽的呼声”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录制了《聊斋》、《红楼梦》、《水浒传》等大书,并应邀到美国、马来西亚演出,为中国评书走出国门打开了道路。主要作品有:《水浒传》、《红楼梦》、《鹿鼎记》、《斩莽剑》、《康熙大帝》、《三国演义》、《康熙私访》、《刘墉传奇》、《智圣东方朔》、《大隋唐》、《东汉演义》等。

刘兰芳

1944年生于辽宁辽阳,随母姓。六岁学唱东北大鼓,后拜师学说评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9年开始,先后有百余家电台播出她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影响海外。后又编写播出《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张少佐

从茶馆书场走出的评书研究所掌门人。从开始在茶馆说书到黑龙江、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等地方电台说书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广播电视台上说书,乃至发展到时下全国200多家电台都设有《张少佐书场》。这就是张少佐作为一个普通评书演员的成长过程。如果说它是个奇迹一点也不为之过分。

田战义

自小喜爱文艺,尤其喜爱曲艺。1956年拜著名相声艺术家王世臣为师学习相声表演。1968年拜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鑫全为师学习评书表演,先后创作表演短篇评书“海底青松”“站台风云”等节目,多次参加北京市业余调演并获奖。1978年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说唱团为专业评书演员,同时拜著名表演艺术家袁阔成为师学艺,除演出袁派评书“肖飞买药”外,自己创作短篇评书“飞驰千里”“一把闸”“千里送子”“地球仪”“绝胜第一钩”等节目。

张悦楷

张悦楷(1925.09~1997.05)广东人。所有作品:《杨家将》《兴唐传》《三国演义》《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碧血剑》《白发魔女传》《水浒传》《红岩》《小李飞刀》《毛泽东的黄昏岁月》《霍元甲传》《鹿鼎记》全231回《基度山恩仇记》全79回天使的愤怒》全33回

李伯清

李伯清(1947年11月08日),汉族,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评书艺术家、川渝地区知名民间艺术家、散打评书创始人。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绘书艺术院常务理事,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曲艺干部,艺术馆副馆长,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主要评书作品:《酒色财气》、《假打回眸》、《我是球迷》、《散打第二春》、《散打SARS》、《生活百态》、《市井闲话》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哪个版本的《三国演义》评书最好听?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认为,评说《三国演义》说的最好的,当属评书泰斗袁阔成老先生的。袁先生的《三国演义》共计365回,小时候一天听一回,正好听了一年的时间。说袁先生的《三国演义》好,就好在他对每个事件、典故都做了充分的铺垫;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心理也都做了认真的刻画,可以说袁老塑造的评书作品个个是精品!袁先生对《三国演

  • 评书家刘兰芳讲过哪些评书?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长篇评书《岳飞传》,后又编写播出《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刘兰芳,194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随母姓。六岁学唱东北大鼓,后拜师学说评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评书说演,声音洪亮,神完气足,干练中透着豪迈,很适合说演英雄人物与征战故事。又因为她早年习唱大鼓书,嗓音受到过良好训练,对音乐

  • 有什么好听有意思的评书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成都李伯清老师的散打平书好听有意思,都是即兴发挥,讲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好的值得赞扬的现象和那些不好的应该被批评的现象。很有意思非常值得听听。乱世枭雄,是讲东北王张作霖的,单田芳主讲,很不错,可以听一下在北方农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但家家都安装着广播。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接触

  • 您还记得起评书《白眉大侠》中有哪些经典桥段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白眉大侠》是单田芳老师的原创经典评书,虽然剧情不够严谨,但丝毫不影响其精彩程度。今天就和大家重温经典,回顾一下个人认为书中最为经典的三个桥段。八老战金灯八老指百步神拳无影掌海外老剑仙陶禄陶福安、霹雳狂风水上浮舟诸葛元英、震北海恶面昆仑叟上官风、铜金刚铁罗汉磨成大力佛欧阳普中、疯僧醉菩提凌空、金睛好

  • 张少佐,单田芳,原阔成,田连原,他们四个人谁的评书说的好?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的书最好,实在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然会有一个排名。提问者喜欢张先生的书,可惜我没有听过,实在不敢造次评价。单田芳老先生的书,评价一个字“怪”。单先生,嗓音独特,沙哑中包含厚重,厚重中包含响亮,响亮中带着亲切。一般来说低沉的嗓音没有穿透力,但单先

  • 解放战争中有哪些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淮海战役战役时间: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实现了把国民党主力部队尽可能多地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战略构想,基本歼灭了南线敌军精锐部队,解放了华东、中原的广大地区,使敌长江防线和统治中心南京、上海都处于我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2、辽沈战役战役时间:19

  • 给我一些有关战争的故事,典故,人物资料,成语?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战争的成语典故有很多,大部分战争是由于一些比较出名的典故或者成语而被人们所熟知。比较出名的有:破釜沉舟(项羽),忘梅止渴(曹操),一鼓作气(鲁庄公,曹刿),打草惊蛇(南唐近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晋书.谢玄传)城下之盟(左传)擒贼擒王(三十六计)【草木皆兵】【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

  • 大家还记得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吗,很喜欢听薛家将,白眉大侠,大家还听过什么评书?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单老的评书确实算得上一绝,其中比较经典的长枪袍带类评书如《隋唐演义》、《大明英烈》;短打公案类评书如《童林传》、《三侠剑》、《铁伞怪侠》、《龙虎风云会》;现代历史人物类如《乱世枭雄》等,皆是令人百听不厌的上乘佳作,引人入胜,回味无穷。不仅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故事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时更是使

  • 求解放战争的评书?里面有背景音的那种.哪个好好心人推荐几部;急;急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单田芳讲过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评书《乱世枭雄》《民国英烈》《贺龙传奇》《少年将军许世友》《九一八风云》《九一九演义》《辽沈战役》《破晓记》《平原枪声》《千古功臣张学良》《大河风流》《二战风云录》等自己先试听下吧,评书网就有。我喜欢听男女配音的有声小说,一般都是到520听书网下载有声小说520听书网

  • 单田芳先生的《乱世枭雄》你们爱听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这篇《乱世枭雄》评书,是我今生最喜欢单老说的经典评书一部,我至今都反复听了八遍,至今还在听此评书。除了仰慕张作霖这个极具传奇式的经历之外,更是通过聆听此评书,让我自己多些生活经验与阅历。非常爱听,现在正在听第二遍。张作霖的用人之道很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