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楚之战
2秦灭巴蜀
3隋灭南陈
4宋元决战(钓鱼城之战)
5明末之乱(张献忠起义)
6抗日战争(重庆大轰炸)
7解放战争(解放大西南)
徐悲鸿的事迹和小故事(不要过多)
徐悲鸿赠马抗日战争时期,艺术大师徐悲鸿在重庆江北盘溪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活动,有不少传闻甚广的有趣故事,但都不及他画猫赠“马”这两件小事能鲜明地反映他的个性和人品。在中大艺术系任教的徐悲鸿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画了一幅《怒猫图》,图中一只小老虎似的雄猫立于巨石上,竖起两耳,怒睁着一双像电灯泡一样闪闪发光的圆眼睛,猫须挺直如利锥,咬牙切齿,微张巨口,面向纸外作捕鼠状。图上没有题词,只写上了寓意深刻的“壬午大寒”4个小字,并盖上了悲鸿名章。不久田汉来访,悲鸿将此画给他看,田汉赞不绝口,当即吟诗一首,用遒劲的书法写在画幅的右上角。诗云:“已是随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连宵,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诗中对徐悲鸿爱憎分明的正义感给予褒扬。
重庆一中的历史故事
重庆市第一中学于1931年建校,初名为重庆市立初级中学。先后易名为重庆市立中学、重庆市立第二中学、重庆市立第一中学。1950年正式定名为重庆市第一中学。历史沿革编辑校本部教学楼1931年,重庆市市立中学开办,其起源于渝州市立公办中学,校址在重庆石灰市,后迁两浮支路。初名为“重庆市立初级中学”。1940年学校定址于沙坪坝刘家院,并更名为“重庆市立中学”,成为重庆当时唯一一所初高中皆俱备的市立公办完全中学。1946年,当时政府为收留各校留渝而无家可归的战区学生,在小龙坎、三洞等地建立重庆市立第二中学。并将原“重庆市立中学”再次更名为“重庆市立第一中学”。1950年,重庆市立第一中学和重庆市立二中合并,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市第一中学校。1953年,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重点中学,校址在沙坪坝沙南街。1981年,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命名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重点中学。1997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本部位于重庆市文化中心沙坪坝区,另在虎溪镇和渝北区设有分校。同时与美国知名教育集团Kaplan合作建立了重庆一中国际实验分校,位于北部新区鸳鸯街道。2005年7月,重庆一中国际实验分校成为重庆市唯一获得国家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资质的中学。[3]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直属2所小学、7所完全中学属地管理实施方案,2015年7月16日,重庆一中下划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管理。来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