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于抗战时期名人故事有哪些

关于抗战时期名人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37 更新时间:2023/12/18 3:45:25

抗战时期名人故事有很多,下面举七个例子:

1、吉鸿昌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后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

吉鸿昌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为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来,为我们党的主义,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

这正是我的光荣……”193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殉难的日子。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吉鸿昌镇定安详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终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

历述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种种丑行。在给夫人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

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声色俱厉地对特务喝道:“我为抗日而死,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后也不能倒下。

给我拿把椅子来!”吉鸿昌又命令道:“到前面开枪!共产党员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特务在吉鸿昌面前颤抖着举起枪时。

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革命万岁!”在这震山撼岳的呼喊声中,英勇的共产党员、中华民族的英雄吉鸿昌壮烈地牺牲了,年仅39岁。

2、董存瑞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

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3、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

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4、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5、李宗仁

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1969年逝世于北京。

李宗仁在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

6、杜聿明

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出身于黄埔军校,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第二百师师长、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

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释放。1981年病逝于北京。

7、孙立

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预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入柏杜大学学土木工程。

后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抗战中远征缅甸,于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

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百度百科-抗日英雄

抗战时期名人故事有:

1、马振华:

1939年7月,马振华任中共津南地委书记。为了指挥抗战工作,他经常深入敌区召开各种会议,1940年9月11日晚,马振华来宁津县柴胡店区薛庄召开秘密会议。

不料被柴胡店据点的敌探侦知。敌人纠集了柴胡店、大柳、长官、杜集、黑魏家、孟集6个据点的日伪军300余人,趁夜包围了薛庄。

发现被围后,马振华与数十位革命同志一道同敌人展开激战。终因寡不敌众,马振华等11名同志壮烈牺牲。

2、叶辅平:

七七事变后,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叶辅平投奔新四军,出任新四军军需处处长。为筹集新四军军需物品,叶辅平四处奔忙。

新四军人多枪少,武器装备十分粗劣,弹药奇缺。叶辅平便按照红军根据地自力更生修造武器经验,请来一些精通检修枪械的工人师傅,购来一些工具材料,建立起一个简陋的修械所,自己修理枪械。

这是新四军军部兵工厂最早的雏形。为了保障军需供给,叶辅平经常奔赴港澳和海内外,向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发动捐款。

南洋惠侨救乡会仅两个月就募捐了十多万元,国际友好人士史沫特莱女士,远隔重洋,捐助药品、被服,宋庆龄赠送了一台X光机。

香港爱国人士筹集了200多支驳壳枪和大批无线电器材,上海以煤业救护队名义,又捐助了卡车八辆。每次他都亲自来回押运。

1939年8月,叶辅平奉命再次回广东,赴香港处理慰劳物品和军需物资。在由香港押送军用物资途经广西南宁时,因发生车祸遇难,时年37岁。

3、马耀南:

1939年6月初,日军纠结5000余人,配有各种炮10余门,汽车20余辆,突然包围了驻守在邹平县刘家井一带的三支队。

敌人大兵压境,三支队处境十分险恶。在马耀南司令和杨国夫副司令的指挥下,我军上下同仇敌忾,顽强反击日军,并多次同日寇进行英勇悲壮的肉搏战。

最后,毙伤日军井口司令以下日伪军共800余人,随之撤出战斗。当年7月21日,部队转移到桓台县牛旺庄,又遭日寇三面包围。

马耀南的军队经一昼夜英勇战斗,决定向东转移。并决定马司令先撤,杨副司令掩护、断后。1939年7月22日当马司令一行骑马撤到紧靠牛旺庄东侧的大寨村时,突遭日军伏兵射击。

马司令身负重伤落马,爬行到一墙脚,用手枪击毙数名日军。当一日军企图用刺刀杀害马司令时,马司令用最后一颗子弹把那敌人的手臂打断,并拖倒敌人用手枪击破敌人的脑壳,自己也因流血过多而壮烈殉国。年仅37岁。

4、杨靖宇:

1938年11月5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发出给东北抗日联军杨司令转东北抗日联军的长官们、士兵们、政治工作人员们的致敬电,高度评价了活动在沦陷于敌手的东北地区的抗日联军,称其英勇斗争为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的模范。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鼓舞下,抗联第1路军从1938年冬到1939年春,转战长白山区,与2路军联合作战,连续多次冲破敌人的围剿,并不断袭击敌人据点,破坏敌军设施等,给日伪军以很大的打击和威慑。

1939年秋冬季,组织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5、孙铭武:

1932年1月19日,辽东血盟救国军总司令孙铭武、总参议张显铭等20名救国军军官及护兵百人来到三源浦。于芷山没有出面会见,却让人先摆宴席款待救国军谈判代表。

宴毕借口天晚,强留住宿。孙铭武觉察到这是于芷山设下的鸿门宴”,已知难逃虎口,当即写下遗书嘱其二子:‘’父生年四十有四,时值国家变乱,余本国家军人,必须与国同难,故奋然抗日,号召民众救国,但不幸中途惨遭挫折。

父今为国而死,吾子必继父志,为国努力。父虽死九泉已暝目矣。再关于父之体骨,倘能回籍,暂不入土,必俟国土收复,民众免遭灾难,再为安葬,是余所嘱”。

写罢他拜托旧部刘锡九转给自己家。刘锡九悲感交集,涕泪而退。当晚夜半时分,于芷山以重兵包围救国军谈判人员驻地后,持枪入室,将孙铭武等20人缴械绑缚。

孙铭武大骂于芷山是卖国贼,几十个伪军把孙铭武等20名谈判代表拖走。是夜,寒风凛冽,大雪封门,于芷山害怕真相外露,连夜把孙铭武第20名救国军军官枪杀在三源浦西门外,终年43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振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辅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耀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靖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铭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

  • 抗战小故事100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二、地下工作我们在地委的党训班学习了三个星期,快毕业时,领导找我谈话,安排我到敌占区工作,还有两个人一起被分配到周庄。周庄有一个东易洋行,经理是个日本军官,战时打仗,平时作生意,和他合伙的是我们的地下党员,明的身份是账房先生,他会日语。我们去时改了姓名,我改名为朱长盛,出生地也改为敌占区的一个村庄。

  • 抗日战争中的感人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1、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一九三七年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中国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

  • 著名的抗日英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王二小。942年10月25日,日本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

  • 中国抗日战争时发生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英雄杨靖宇: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我是中国人:1931年

  • 抗战小故事30字不要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游击队巧捉鬼子官在麻峪村东西两个碉堡修好后,虽然日夜有鬼子兵站岗放哨,但也阻挡不住在村民们掩护下的游击队河东河西自由地往来。日寇在其既有武装驻防,又搞了“连环保甲制”的情况下认为万无一失,便在永定河东一些村子随便出行。孰不知在抗日情绪高涨的村庄里,老百姓、游击队已成一家,同时下地干活,频频出现在街头

  • 谁能介绍一下古代四大才女!她们有什么传奇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名垂史册的“才女”是寥寥无几。谈到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以下四位: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班昭)1,蔡文姬: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学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东卫家,被掳至南匈奴后再嫁给匈奴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在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

  • 古代打战故事,越多越好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买椟还珠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

  • 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淞沪会战(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

  • 抗日战争时期的小故事100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抗日战争时期,在龙门村里有一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既勇敢又机灵,因而被选为儿童团的团长,协助八路军更好的完成任务。一天,老村长交给海娃一封信,让他尽快给八路军送去,临走时还不忘叮嘱他:这封信非常重要,一定要安全送到啊!海娃拍着胸脯说:放心吧,村长,我一定按时完成任务。说完就急忙把信揣好,赶着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