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9杨靖宇的故事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伟大民族,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每当遇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身而出,共赴国难,不惜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就是这一历史时期东北军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战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之久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14年的艰苦抗战,东北军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民群众死伤数百万,抗日联军也损失惨重,无数民将地英勇牺牲在战场上。不过,残酷的战争生活,恶劣的斗争环境,锻炼和和造就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在这无数的战斗英雄中,有一个人的故事最让我感动,这个人的名字就叫杨靖宇。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动。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制作的宣传画《我们热爱和平》半个世纪前那场发端于朝鲜半岛上的战争,硝烟早已经散去,弹片也已锈蚀,枪膛已经发凉,但有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记忆,却永远是新鲜的,一如每个人刚刚过去的昨天。这场耗时3年的战争,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个正在获得新生的大国与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间的对垒,而最终战争的结果,已经昭示了一切。虽然远离朝鲜半岛,但沈阳却因其当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所拥有的工业基础,成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方重镇。这样一个故事,足以证明沈阳之于抗美援朝的重要性: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其回忆录里说,抗美援朝期间,美国空军将沈阳作为当时重要的轰炸目标之一。原因,就在于沈阳已经成为抗美援朝部队源源不断地提供军工物资的大后方。只不过,这一想法由于被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否认,而未能实施。这一真实的历史事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让人们看到了一座城市在国家中的地位。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与反思,有关媒体已经作过极为详细的报道,在此不再赘述。但应当提及的一点是,即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沈阳仍然与这场战争的参与者紧密相联。在沈阳北陵的东侧,有一座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面安葬着包括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孙占元等123名抗美援朝烈士,他们的灵魂在沈阳这方土地上得到了安息。关于战争的记忆总是残酷的,如今当我们以影像的方式次第展开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仅仅几个版面是远远不够的,但我们还是试图通过最真实的图片,来传递后人对于这场战争的纪念、缅怀与沉思。或许那些图片已经显得陈旧,但历史的感受却丝毫不会受到影响。沈阳之于抗美援朝,沈阳人之于抗美援朝,追溯这样一段历史进程中的细节,在国庆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正当其时。虽然时间已经久远,但对抗美援朝的追忆,却并不能随着历史的风而逝。抗美援朝的意义与价值,正是在后人不断的追溯与挖掘中,萌生出不朽的光芒。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