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高粱河一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高粱河一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74 更新时间:2024/2/23 22:32:32

改变宋国运的——高粱河大战从战国时开始,幽、蓟,到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元代的大都,直到明清的帝都,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中心。这里北有潮白、西有永定、南有大清,三个水系周边环绕。历史上北京地区曾经到处都是湿地。甚至要说今日北京城近郊区原本就是一片大沼泽也并不为过。而其面积、水量和形态也都远远超过今天。历史上北京城址虽然一再迁移,但都以今日北京的某处水体为其中心。如金中都之于西湖,元大都之于北海,明清之于北海和中、南海。历史上京西地区泉水汇集,形成所谓巴沟,涵养了海淀湿地。“海淀”之名,明末刘侗等著《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据《日下旧闻考》有言:“淀,泊属,浅泉也。今京师有南(海)淀、北(海)淀,近畿之地则有方淀、三角淀、大淀、小淀……凡九十九淀”。北京及近郊以“淀”为名的水面曾经如此众多,亦可见当年湿地范围之广。海淀下游为高粱河,直至今白石桥一带。元代经人工疏引,河分两股:一南下,入今市区,形成所谓“三海大河”,南出左安门,入永定河;另一向东,沿今北护城河,经德胜门注入坝河,至古潞水。当时引水一是为了漕运,二则是为帝室兴建皇室宫殿,从京西山区运送石、木建材。高粱河历史悠久,《三国演义》一书中曹操与赤壁之战前夜,豪情万丈,横槊赋诗,刺死的那个刘馥之子刘靖为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他在幽州州城蓟县西北的澡水上修筑了一个分水坝,分出来的水经昌平县往东至潞县(今北京市通县东),长约三十余里,称为“车箱渠”,渠水注入高粱河上游,共溉田万余顷。然而自永定河改道后,高粱河却也跟着没落到只是京西一条残破小河,虽曾有过超出其自然规模的赫赫名声,如今却无人识得其庐山真面目。自金元以来历代王公贵戚、骚人墨客,常沿河游京郊,玩点小资情结,但却也留下了不少咏景舒怀的诗文,如元马祖常《西山》诗:“凤城西去玉泉山,杨柳长堤马上游”,《元史》纪文宗皇帝出游“泛舟于西山高粱河,调卫士三百挽舟”之类(蔡著);但是作为一条不平凡河流的高粱河也注定了其在历史上的定位不会如此单调无彩,只有血腥的战争才能唤起人们对所逝去珍贵事物的回忆,而高粱河恰恰有着这么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埋藏在了历史中。如今人们来到此地,可能是去天文馆普及科普知识,可能是去首体看演唱会,可能是去紫竹院公园游玩,也可能是去动物园观赏动物,更有可能只是单纯的路过,但又有谁能想到在那一千多年前,这里曾经铁马金戈,有过如此一场殊死厮杀呢?小时候的漫画《杨家将》,还有现在也经常能听到的评书《杨家将》,京剧也有《四郎探母》这出经典剧目,同名或借其题材的影视剧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千百年来,北宋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可谓是家传户晓,无数的人们曾经直接或间接的被书中的英雄人物所感染而沉浸其中。抛开艺术创作的虚假成分不提,像现在我还不知道穆桂英这个人物是真是假,虽然历史上根本没有杨宗宝其人,但穆桂英却是确有此人。不过即使是如此名声显赫的杨家一门,也是靠着高粱河这条小河起家的却很少有人知道。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太宗皇帝御驾征辽,初战大胜,但当宋军逼近幽州,兵至辽“南京”高粱河畔时,却遭辽将耶律休哥痛击,大败于高粱河,太宗本人仅以身免,逃到涿州才“窃乘驴车遁去”,北宋从此战后国势日衰,终至亡灭于金。。这是后话,单说辽军高粱河大捷后于次年,派十万大军向雁门关进攻,代州刺史杨业接到战报后,带领数百轻骑,从雁门以北的辽兵背后杀出,击退敌人,从此辽兵闻杨业之名而丧胆,称之为「杨无敌」。一代英烈,忠勇无双的杨家将从此开始被人们广为传诵。其实宋辽之间战争无数,长达25年,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的主掌权。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要远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的历代统治者对这一地区都相当的重视,他们把幽州升为南京,改其本来的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改称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其为重要的战略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成为雄踞中国北方的大辽帝国。从宋王朝的角度来看,燕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着其一代江山的安危。因为十六州的农业经济地位对宋王朝的诱惑力虽不若契丹那么强,但十六州的地理重要性却使得宋王朝哪怕这里是一片戈壁也是寸土必争。否则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必然会顺势直下,直捣黄龙,中原地区无险可守,所以盘踞在中原地区的王朝从后周柴荣起,就开始了与辽争夺燕云十六州这片战略缓冲带的战争。柴荣病故的第二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政权,他鉴于北汉与契丹联盟一时难取,因而在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的时候,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但他念念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准备以封桩库的钱来赎买燕云。开宝末年(976年),赵匡胤突然故去,其弟赵光义即位,他就是宋太宗。此时中原统一的形势已经奠定,漳泉、吴越又相继归降,于是剩下来的封建割据政权就只有一个称藩于辽的北汉。景宗乾亨元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先灭北汉。七月,宋太宗乘胜率师北征,意欲挟得胜之威收复后晋割让与辽的燕云诸州,从而引起辽宋正面冲突。宋军一路东进,辽易州、涿州守将开门迎降。宋军直抵南京城下,太宗皇帝驻跸城南,分兵遣将,备御东南,攻击西北。辽五院详稳奚底、统军使萧讨古和乙室王撒合与宋军战于沙河,辽军失利。蓟、顺二州又降。辽南京守军数寡,留守韩德让率军民坚守,城垂陷,惕隐耶律休哥和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将五院、六院援军赶到,左右夹击,败宋兵于高粱河一带,太宗皇帝身受箭伤。同时宋军发生哗变,太宗皇帝仓卒撤军,为辽军追袭,至涿州方始乘驴车逃归。此即高粱河之战,也称围城之役。高粱河一役的背景是在太宗皇帝御驾亲征刚刚取得灭北汉的胜利,此时的宋太宗便过低地估计了辽的力量,而却又错误的高估了己方的实力,妄图想以得胜之兵一鼓作气将燕云地区收复,但仓促发动战争,准备不足,结果落得个惨败的下场也合乎情理。其后太宗皇帝数次北伐,却是屡战屡败,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大举兴兵,三路北伐。太宗又御驾亲征,南京留守、于越耶律休哥避开宋军兵锋,乘夜以轻骑出两军间,杀其单弱以胁其余众;昼则以精锐虚张声势,使宋军疲于防御;同时设伏于林中,绝宋粮道。天平军节度使,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曹彬以粮饷不继,退师雄州。五月,闻中、西两路进展顺利,再回师涿州。所带军粮又尽,而辽亲征军已至,东路军再退。辽军追至歧沟关,宋军大败,溺死于拒马河者不可胜计,弃戈甲若丘陵。西路军撤退时又失大将杨业。高粱河和燕云两次大战的胜利,使辽帝国巩固了对河北、河东北部的统治。而宋朝在两次北伐失利后,也放弃了武力收复燕云的方针。此后,宋对辽取守势,而辽却不时伺机南下,掠夺宋河北州县,向南扩张境土。至辽圣宗巩固了统治地位以后,开始率大军大举南下,与宋争夺河北地区了。高粱河一役作为辽宋关系的重要转折点直接造成了日后的宋连战连败,到澶渊之盟,至此宋对辽已然完全处于下风,并直接对其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辽成为一个威压北宋,雄踞中国北方的庞大帝国一直到被金所取代。高粱河一战影响深远,指挥辽军作战的大将耶律休哥功不可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评书《三国演义》谁说的最好?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三国》要高单田芳先生一筹。单先生说书还是以江湖传奇故事为最好,像《三侠五义》、《白眉大侠》、《明英烈》之类的,而他说文学性强的书还是有江湖气息有些不伦不类。袁阔成先生家学渊源,温而不慢、火而不燥,是说才子书的典范。请楼主自己再耐心品评品评。另外天津有一位老先生叫姜存瑞说《三国》是一

  • 谁知道评书里张作霖讲的那个小故事啊,怎么查找?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张作霖,汉族,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1875年3月19日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现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逝世于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早年做过土匪,后来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

  • 《三国演义》破绽百出,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绝大部分人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就是从《三国演义》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故事开始。然而,《三国演义》虽然以三国历史作为背景,但其中许多情节却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很多人将《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与真实历史混为一谈,这就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了。众所周知

  • 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1937、7、28北京南苑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1937、7、28北京南苑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1937、10、16山西忻口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1937、10、16山西忻口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1937、11、9上海松江等。最著名的是1984年7.12大战,

  • 网上从哪能找到袁阔成《三国演义》的评书文字版或买到相应书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

  • 三国演义 评书,哪里有啊~在线收听,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

  • 卢沟桥事变50字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

  • 《杨门女将》的故事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杨门女将是虚构的故事,并非历史。金吾自恃为国丈王钦女婿,以为杨家只剩下一群女流,软弱可欺,更是猖狂,欲将无佞牌楼移为平地。佘太君不忍杨家为大宋出生入死,洒血疆场之功绩,毁败于奸臣之手。无奈,八妹再次惹怒真宗。眼见无佞楼将要不保,太君心如刀割,而更让她伤心难过的是杨家上下的不团结,各人为一时意气,愈闹

  • 评书!!!!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鲁宾逊漂流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西游记》:只要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水浒传》:虚伪的朋友比公开的敌人更可怕!讲过张作霖的是单田芳的《乱世枭雄》,很经典。建议听单田芳的书,听众最多了。《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里面,只要有白云瑞就有爱情故事,因为他太帅了!《三侠剑》也有!武侠单田芳的《童

  • 如何评价单田芳?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怎么评价呢?如果看一部书,袁阔成夺魁,毕竟三国演义倾注了他太多心血,真正的阳春白雪,才子书,无人出其右。三部之内单田芳刘兰芳并列,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岳飞传,赵匡胤演义,都曾经让农村听众下地劳作时都带上收音机。如果超过五部为评,肯定单田芳,过百部评书,经典之作不下二三十部,能够耳熟能详的人物,我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