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请:
你喜欢外国古典文学作品还是中国文学名著?能将《三国演义》与《战争与和平》来比较吗?
我最喜欢的是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更喜欢《三国演义》,我从高小到初中就看了二篇。到现在不低于十篇了。但和伟人毛泽东比起来我还是太妙小了。俱说毛泽东行军打仗都带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刘备占人和,曹操占天然,孙占地利。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天然,地利,人和都发挥到极至。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你说能不喜欢《三国演义》名著吗?
要将《三国演义》与《战争与和平》来比较,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之比。三国演义比战争与和平早二千多年。虽然都是描写战争,《三国演义》是争取和平统一的战争,而《战争与和平》是侵略的灵与肉的战争。三国演义留传至今几千年历史。战争与和平至今多历史呢?总的说不能比。
我们如何理解《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对未婚夫的背叛?
名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们随着故事的情节经历一次灵魂洗礼。《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娜塔莎是书中颇具份量的人物之一,一个美丽善良的伯爵小姐。她的未婚夫——安德烈,一个崇尚荣誉的俄罗斯英雄。原本英雄美人的结合因为娜塔莎移情别恋而让人遗憾。
我们应该责怪娜塔莎对未婚夫的背叛吗?好像是的,不能坚守自己的爱情,轻易的移情别恋,偏偏移情别恋的对象还是一个让人不耻的花花公子。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责备她的理由。但正如作者在故事的最后说的那样:“如果人类生活可以用理性来支配,那么,生活的可能性就被消灭了!”
生活的可能性之相爱1,娜塔莎
“这个小女孩长得并不漂亮,但十分活泼可爱。由于开始跑得太快,身上的披肩掉了下来露出纤细的肩膀……她的笑声很有感染力,让在坐的女客也都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这是娜塔莎的第一次出场,这个时候的她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有疼爱她的父母,有索尼亚,鲍里斯这些小伙伴。后来情窦初开的娜塔莎和鲍里斯还曾许下相爱的诺言。
随着年龄增长,就像许许多多其他的初恋一样,娜塔莎和鲍里斯的初恋约定同样被他们俩选择性的遗忘不再提及。16岁的娜塔莎在舞会上真正认识了安德烈,他们相爱了。
2,安德烈
因为经历战场负伤、妻子难产去世两重打击的安德烈犹如一颗濒临枯萎的橡树。活泼可爱的娜塔莎、充朝气的娜塔莎给他死气沉沉人生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就像路边那棵橡树又长出新的嫩芽。
生命可能之背叛如果要寻找娜塔莎移情别恋的原因,她身边大多数人都是原因之一。安德烈父亲的固执,妹妹的冷漠,阿纳托利的诱惑欺骗,鲍里斯和朱莉秀恩爱,海伦的助纣为虐……这些都可以认为是诱因。
所有人看到娜塔莎都会想起她的未婚夫安德烈的时候,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却认为娜塔莎根本不像一个远离未婚夫的未婚妻,她还是像以前一样过着开心快乐的生活。这使尼古拉感到惊讶,甚至对他们两人的婚约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作者通过尼古拉的感知告诉我们,这对未婚夫妻并不深爱。这只是相互之间的选择而已。安德烈选择了娜塔莎的活力,娜塔莎选择了安德烈对她的认可和欣赏。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除了爱情的忠诚和背叛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刻的关于选择的思考:正义和非正义,幻想与现实,以及作品的主题——战争与和平。
安德烈,抵抗法国入侵的英雄,并为之付出了生命。但作者通过皮埃尔提出自己的思考:“拿破仑理解了革命的重要性,为了保全公众利益,他才不得不牺牲个别生命。……人民之所以赋予拿破仑权力,正是因为他可以带领大家摆脱封建统治。”
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亚历山大二世统治下的封建社会。那么,安德烈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战斗吗?
我们翻开欧洲史可以看到,拿破仑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的革命成果。遭遇滑铁卢之后被流放,在被流放之前,他的支持者都请求他实行武力对抗,但他拒绝了,他不希望法兰西共和国因为他个人陷入内战。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发动了欧洲历史上规模浩大的侵略战争。
娜塔莎最终和皮埃尔结为夫妻。他们两个,一个经历了对爱情美好而强烈的企盼、被欺骗、背叛、反思、愧疚——归于平静;一个经历前妻堕落、自己被俘、好友去世。作者在书中写道:每个人都抱怨不幸、苦难,只要还活着,就会有希望,就能收获幸福。
承认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感知、观察每一件事物;承认不可能用语言改变一个人的信仰——看到非凡的生命力。
这或许是我从作者的讲述当中得到的最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