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解放战争电视剧有哪里?

解放战争电视剧有哪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34 更新时间:2024/1/24 11:41:27

谢谢朋友邀请。

你好,我对现在的国产电视剧了解的真不多,若是只说剧名,到时能说上不少。但我认为在说出剧名的同时,也应该介绍一下大概的剧情,这就让我为难了,因为我基本都没有看过。如果我随便的说几部电视剧,那是对朋友的不负责任。所以,对不起,抱歉了。

《南征北战》非好的一部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以淮海战役为题材拍摄的。

《兵临城下》讲的是解放军解放长春的故事。其中的国军司令部,取得是现在大连大学中山附属医院的场景。

《经典传奇》里面的故事人物是真实的吗?

《经典传奇》是基于历史事实的经典演绎,用雄大的场景来展示历史场面,经典人物,但毕竟是一个演绎,肯定有虚构的内容,否则,历史的事实可能没有如此雄浑的情节。

所谓兵贵神速,历史上有哪些以“速度”决定成败的战役?

两条腿走出的最牛奇迹:志愿军113师奔袭三所里。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38军113师师长江潮(开国少将),政委于敬山(1964年少将)接到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命令:立即抢占三所里,关上美第9军南逃跑的大门。

1950年11月7日,“联合国军”发动旨在尽快结束朝鲜战争的“圣诞节攻势”,25日,志愿军发动反攻,“联合国军”猝不及防,纷纷向南败退。志司的命令里斩钉截铁地说:

明早8点以前,必须赶到三所里,不管路上有多大困难伤亡,都只能向前,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赶到三所里。赶到三所里之后,不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截住敌人。

这时,113师已经打了德川的韩军第7师,虽然取得大胜,但毕竟人困马乏,因为此时已近黄昏,江潮大概在地图上量了一下,从德川到三所里,直线距离显示的是72.5公里。但这只是直线距离,由于中途全是山地,实际距离只会远大于这个数。

志愿军38军113师师长江潮

这就意味着,志愿军必须在大约14个小时时间里走完150多里的山路,在天亮时赶到预定阻击阵地。

来不及了,赶紧出发!为了加快速度,113师抛弃了一切不必要的装备,只携带武器、弹药就开始在路上玩命地奔跑。副师长海青率338团作为前卫。由于一路上敌情复杂,338团团长朱月清命令全团只带武器和弹药轻装前进,每个营安排一个连作为前卫连。

我听说过交替掩护的战术,就没听说过交替进攻的!如果路上遭遇敌人,第一个前卫连负责阻击,其他部队继续前进。如果再遇到敌人,再由第二个前卫连阻击,后面的部队继续前进。原则就是打的打,走的走,交替前进,决不恋战。

这一路简直超出正常人类的生理极限,一路上,113师先后遭遇了美25师、美骑兵1师、英军29旅、土耳其旅、伪7师各一部,志愿军的办法是:能打垮的打垮,能摆脱的摆脱,绝不过多纠缠。

江潮把这种战术叫做:一边打,一边跑,一边吃饭,一边睡觉,在月光下全师一万多号人,从师长到炊事员,脑子里都只剩下了三个字:三所里!他们知道,美军正开着汽车向三所里败退,自己没有汽车,只有脚板!

战士们一路狂奔,有的战士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在地,再也醒不过来了。有的战士一边跑一边吐血,还有的疲惫已极,只能在路中间躺一会儿,让后面的战友将自己踩醒再起来接着跑。最累的是炮兵,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是他们仅有的重火力,根本不舍得丢弃,只能全部拆散了扛在身上跑,还得跟上步兵的速度。

113师在哪里?志愿军司令部也没有数,他们现在根本联系不上113师,对113师能否及时赶到堵住敌人,从彭老总到电报员,所有人心里都没底。

毕竟,14小时走145里山路,还是夜路,路上还有敌人,完成这样的任务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28日上午8点多,113师的电台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志愿军司令部接连收到了三条消息:“我部已先敌到达三所里!”“敌人企图通过三所里撤退!”“我部请示任务!”

好险啊!113师刚刚抢上高地,就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的联合国军滚滚车流,正向着三所里蜂拥而来,说句实话,距离志愿军占领三所里就只差五分钟!

志愿军司令部立即给113师发报:

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截断敌人退路,配合正面主力部队歼灭敌人!

从28日打到30日,美第9军使出了吃奶的劲疯狂冲锋,无奈113师的阵地岿然不动。眼看志愿军主力部队南下席卷而来,11月30日,麦克瑟急调位于顺川的美骑兵第1师及位于平壤地区的英第29旅各一部,向三所里方向紧急驰援,猛攻志愿军113师龙源里、三所里阵地,企图为第9军打开通路。

志愿军司令部发给三十八军的著名的“万岁军”电报

装备落后,疲惫不堪的一个师就这样堵住了敌人一个军,把美第9军死死地摁在三所里阵地前不能前进一步。战斗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美军派出百架飞机和百余辆坦克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战况最激烈时,志愿军阵地南北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一公里,薄到“子弹都能打穿”,可敌军竟然不能越雷池一步!

12月1日,眼看打穿志愿军三所里阵地已经无望,美第9军被迫放弃100多辆坦克和1000多辆汽车,以及所有的重武器,向西翻山越岭撤向安州方向。

在奔袭三所里途中,志愿军113师一晚上连续作战6次,同时战斗时速竟高达5.2公里,一秒钟就要前进2米。这是什么概念?在40年后的海湾战争中,全部机械化的美18空降军战斗时速才4.1公里!

这就是无法战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次战役中,38军共消灭联合国军8000多人,仅三所里阻击战就消灭敌军3000多人,彭总激动之余,在发给38军的嘉奖电报最后写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们永垂不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战斗时期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小交通员潘冬子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

  • 世界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克雷西战役克雷西会战也叫克雷西战役(BattleofCrécy),发生于1346年8月26日,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甲骑士与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战便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次经典战役。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9000人渡海侵入法国。法王腓力六世将兵三万余人迎敌。八月,双方战于克雷西。

  • 二战故事卢沟桥事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战事的起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全面抗战开始。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简单的故事,是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的全面爆发的重大事件。

  • 战争史上,你见过哪些命硬的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958年8月21日,小蒋携“国防部长”俞大维到金门视察,当晚返台后嘱俞大维留下主持修订防御计划。两天后的下午5时许,“金门防卫总司令”胡琏与三位副司令赵家镶(原卫立煌的参谋长)、吉星文(卢沟桥事变时第29军的团长)、章杰(黄埔六期,时任空军中将)共同设宴,款待“上差”俞大维。(吉星文中校)宴会的地

  • 抗日英雄赵一曼故事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后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

  • 革命烈士的故事50字,要详细,短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黄继光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战斗中,两位战友阵亡,黄继光身上也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机枪声把他惊醒,他顽强地爬到枪口旁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2、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动乱,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 抗日战争的小英雄的故事?除了王二小 王璞 张嘎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又要去骗小孩~~太可耻了吧~~为什么没人讲~张自忠将军李宗仁将军戴安谰将军孙立人将军王铭章将军丘清泉将军等等许多爱国将领呢~`他们可真正和日本人正面抗战的呀

  • 解放军的故事有哪里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一位军官的怒吼战友不让他进一座废墟中抢救伤员,因为他才为了妻子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他指着身上的迷彩服大骂:“你他妈的记住!一个兵,穿上军装的时候,就不再是你老子的儿子!你老婆的男人!你他妈的是老百姓的儿子!国家的男人!国家的军人!我今天就对不起她了!”然后向妻子所在的城市方向敬礼:“宝贝!我爱你!别

  • 解放军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我的爱人,让我给你细细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经温柔地擦去我脸上的泪水。我的爱人,你宽阔的臂膀给了我栖息的港湾,更给了大震中四个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汉也会累吗,你怎么躺下就不再起来?让我跪下来,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离,让我为你温暖冰凉的手指……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在地震发生的一

  • 解放军守卫边疆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小白杨哨所为中哈边界哨所。80年代初哨所一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回家探亲,小白杨哨所将哨所官兵卫国戍边的故事讲给母亲听,母亲鼓励他在部队好好干,别想家,还让他带10株白杨树苗回哨所种上,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防。于是陈福林就把树苗栽在了营房边。由于哨所干旱缺水,战士们吃水都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