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到底是因为哪些因素,最终导致了殷商的灭亡呢?

到底是因为哪些因素,最终导致了殷商的灭亡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73 更新时间:2023/12/17 9:37:35

商朝是继夏王朝之后的新部落联盟王朝,中国历史的第二个朝代。商王朝的建立是在夏王朝的累累尸骨上,商国国君汤在鸣条之战中击溃夏军,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和商王朝建立的转折点。商朝好似不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组成的农耕王朝,更像是个游牧王朝,国都频繁迁徙,直至商王盘庚迁徙都城到殷(今安阳),这才安稳下来,不用再过四处飘零的日子,殷商之名在此时传下,而殷作为商都时间长达273年。可以这么理解:在未定都之前的商王朝,实际算不上一个有着中原土地统治权的朝代。五六百年间多次迁都,试问从古至今哪个王朝像殷商如此,这样统治牢固才奇怪。

这种国都迁徙是内部矛盾尖锐被强行激化的表现,民众好不容易精耕细作好的土地就被逼着去其他地方重新再来一次,试问谁人愿意。而且,商人统治者奉行“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残酷手段对待那些不愿迁徙的民众。盘庚不过迁个都城彻底稳定下来就被史学界誉为中兴之主,足见当时频繁迁都所带来的危害。盘庚之后的第三代商王武丁,带领商王朝走向强盛,在这片大地上建立了自己的王权,强盛时间长达五十余年。

处于奴隶制鼎盛的商王朝的统治权过继向来不平凡,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等,没一个真正的继承标准,每一任新王的出现都将伴随腥风血雨和蠢蠢欲动。武丁开创的太平盛世在其死后就烟消云散,国内矛盾和国外矛盾十分尖锐。传至商王帝辛一代,他不甘心“蛰伏平庸”休养生息,悍然向东南沿海的反叛诸侯出手,进行开疆拓土,最终致使国内空虚,商人统治被周人联盟迅速推翻。商人统治虽然被推翻,然而只是代表朝歌城(即殷)的帝辛灭绝,其他地区还是有着庞大的商人势力存在的。

这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封帝辛之子武庚于殷,奉殷商宗祀;封降周的帝辛庶兄微子于商朝旧都商丘,建国号宋(这时武庚已死);殷商还有一支王族箕子不服周,带着部分商人和先进的文明向北迁徙,建立朝鲜国,即秦汉史上常常提到的箕氏朝鲜。殷商的灭亡是由许多因素推动的,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力所为,还是自然导致。天时地利人和,全弃殷商而去,来到周人身边。

社会矛盾的空前尖锐

前面说到,商王朝频繁的迁都,是因为统治阶层内部斗争残酷导致的,这已经是一种社会矛盾,之后迁都,再度引起社会矛盾,循环往复,社会矛盾一日严重过一日,虽然在盘庚之后定都稳固下来,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可是矛盾还是存在有的。商王朝可以分为奴隶、平民和奴隶主三个阶层,外加上至高无上的商王,四者之间相互存在有矛盾。商朝后期,奴隶主贪婪残暴,统治腐朽,时有平民反抗和奴隶逃亡。末代商王帝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社会的中下层平民奴隶与高层奴隶主们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况,帝辛自持才高能稳住大局,一味对国内民众和国外诸侯进行剥削。

即便是成千上万的人离帝辛而去,他也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自己的统治都将被推翻了,竟然还有心思去向东南扩张和镇压叛乱,连基本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顺序道理都不清楚。商朝已经失去民心,灭亡是民心所向的结果。

统治阶层的空前分裂

统治阶层的空前分裂,最大的奴隶主商王和奴隶主们商朝贵族大臣有着巨大的分歧,这是利益上的分歧和统治上的分歧。周武王伐纣曾提到帝辛的罪责之一,就是对祭祀宗庙这等大事不闻不问,置若罔闻。尽管是帝辛认为自己的王权被神权所限制压抑了,但他敢这样做,大量老牌奴隶主贵族和宗庙内的祭司就敢跟他离心离德。微子启等贵族不断向帝辛发难表示不满,帝辛一点都不在意,最后宗室贵族和朝堂大臣只好纷纷投奔周武王而去。

同时,帝辛还打破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选官,在奴隶中提拔有才干的人重用,那些无能的贵族则进行疏远和调离。不得不说,这才是真正的捅了马蜂窝,在奴隶等于工具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帝辛这样做不是触犯奴隶主贵族的整体利益吗?这不是激化矛盾,使得自己众叛亲离吗?商王统治商朝,靠的不是有才的奴隶,而是看似无能的贵族啊。

大军外调频征夷狄

帝辛在位期间,周边的鬼方、羌方、东夷等部落不断与商为敌,骚扰其边境。帝辛不惯着他们,直接动起兵戈讨伐起来,虽然使得大部分小国成为商的属国和疆土,但也让埋伏在商人身边的定时炸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帝辛不断调动军队征伐东夷,所需要的粮草都是从属国、各诸侯国和本国调用,但是这战争一直未能停息,不间断地进行着,造成商朝国力大损、钱粮耗尽、军队厌战,并且在周武王攻来时,商朝能征善战的主力部队不在商都附近,只有匆忙组织起的十余万乌合之众迎战有备而来的四万周人联军。

可以这么说,若商朝主力在商都附近迎战周武王,很有可能摧枯拉朽的打败周人,获得胜利,继续商王朝的统治。可是,若周朝主力在商都附近,周人联军敢起事伐纣吗?恐怕是不敢的。《左传》记有一句话特别精辟真实: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八个字,关于商朝灭亡的前因后果全讲清楚了。

周人的崛起

帝辛曾赐周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即商王朝承认周人是西边的霸主,对西方诸侯有名正言顺的生杀予夺、征伐侵略的权力,也顺理成章地扩张起自己的势力。灭商之举本在周文王时期进行,可是周文王猝然长逝使得计划和安排全部打乱,得重新来。周武王在位,重视农业生产,增强本国国力;吸收从商朝逃离出来的民众;积极拉拢那些与商朝不对付的方国;周武王本人也是励精图治,礼贤下士且重用降臣贵族。之后趁车商军主力远征,迅速发起牧野之战中,用先进的车兵在平原上与临时拼凑起的商军一决生死。

战争进行前后,还屡次使用心理战术使得大量商军、商人平民、商人奴隶和商人贵族临阵倒戈。周文王时期开始,周人一日强过一日,商人却一日弱过一日,周灭商实乃定数。

生态环境的恶劣引发自然资源的匮乏

据考古资料显示表明,商人活动的过度频繁和聚集,使得商朝本土的生态失衡。例如大兴土木修筑城墙宫殿;大力发展手工业和畜牧业。前者使得大面积的森林倒下,繁茂的植被和丰富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后者是一种不适合这个时代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发展,使得放弃古代社会之根本——耕作农业。各种资源的过度消耗,带来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动物奔逃、各种可再生资源匮乏种种问题。使得殷商本土生态平衡遭到打破、生态环境的退化,导致社会平衡也会打破,这种生态发展观其实就是竭泽而渔的毁灭发展观。

而且在商朝本土,矿产资源本就匮乏,大量开采冶炼铸造,也是会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况且这样的行为持续有近三百年,生态环境怎能不恶劣,自然资源怎么会不匮乏呢?本地自然资源的匮乏,需要费一番功夫和手段从他处获取,从而维持商都城内众多人口的生活生存,尤其是统治阶级,必须要去满足他们享乐奢侈的生活需求;那么底层民众和奴隶的衣食住行谁去管呢?只要是在古代,一个地区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当地所有人的需求,就必须从其他地方进口,而且进口来的物资不能贵,不然底层民众根本生活不下去,这是一个很严肃和、很严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恰好,商朝有这个问题,且商朝统治者没有进行解决。可以说,周武王攻到商王朝腹地,下面的民众奴隶都要摆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姿态了;可惜,他们没有箪食壶浆,因为家里根本没这东西。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二战名将排名(二十个)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我认为的:01【二战将帅之军政教父】[美国]马歇尔02【二战将帅之坦克怪杰】[德国]古德里安03【二战将帅之胜利象征】[苏联]朱可夫04【二战将帅之将军总统】[美国]艾森豪威尔05【二战将帅之闪电凶神】[德国]曼斯坦因06【二战将帅之战争赌徒】[日本]山本五十六07【二战将帅之沙场斗兽】[德国]隆美

  • 中国古代战争有名人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曹刿吴国:伍子胥越国:范蠡齐国:孙武、孙膑、田忌、司马穰苴、田单魏国:李悝、庞涓、吴起秦国:白起、商鞅、王翦、王贲、蒙骛楚国:子玉、项燕燕国:乐毅赵国:廉颇、李牧、赵奢2、秦汉时期:尉缭、蒙恬、蒙毅、项羽、范增、张良、萧何、韩信、樊哙、李广、卫青、霍去病、马援、3、三国时期曹

  • 蒙古成吉思汗手下将军将领排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木华黎(1170~1223)蒙古军攻金统帅。札刺亦儿部人。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誉称“四杰”之一,被命为左手万户长。蒙金战争初期,在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万全西南)大战中,率敢死士冲锋陷阵,以寡敌众,配合主力歼灭金军精锐。之后,率军攻取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锦州(今属辽宁)、

  • 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商朝在牧野之战中的战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凌晨,商、周两国在牧野展开决战,到了黄昏时候,周国就取得了大胜,商王纣亦逃奔鹿台,身缠珠玉,自焚而死。从账面来讲,当时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还是存在巨大悬殊的。周武王率领的是“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另外还有来自西南的八个诸侯国,有庸、蜀、羌、、微、卢、彭、蒲等国

  • 周是天下共主,秦为何敢灭周?周灭亡时曾帮忙伐纣的神仙们去哪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很简单,春秋初期的周朝跟末期的周朝不是一回事!周朝采用分封制,各个诸侯国都有独立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只是名义上从属于周天子!周朝初期,由于姜尚、周武王以及周公旦都是极为贤明的人物,周王室权威很高,诸侯国羽翼未丰,不敢公然对抗周天子!可是后期的周天子一个比一个昏庸,特别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更离谱,

  • 参与靖难之变的大将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建文皇帝之叔,战争开始前为燕王,战争结束后登极称帝。周王朱,朱棣之弟,朱允之叔,战争开始前被朱允削爵囚禁,战争结束后复爵。齐王朱,朱棣之弟,朱允之叔,战争开始前被朱允削爵囚禁,战争结束后复爵。代王朱桂,朱棣之弟,朱允之叔,战争开始前被朱允削爵囚禁,战争结束后复爵。宁王朱权,朱

  • 战国时期各国出名的将领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吴起------著名将领,但人品不好。当年齐国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国欲用吴起为大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吴起为了当大将,杀了自己的妻子。后担任鲁国大将,打败齐军。后来他投靠魏国,“连拔秦五城”孙武----兵圣。著《孙子兵法》伍子胥----楚名将之后,后投靠吴国孙武和伍子胥曾联手训练吴军并打败楚国,攻

  • 历史上的长败将军有那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雷德维斯亨利布勒(18391908)英国将军布勒将军作为一个参谋部的军官在军队服役10年后,成为英军在南非的总司令,当时正值布尔战争爆发前夕。在和布尔人交战中,他连战连败,一次在斯坦姆伯格,一次在马格斯富坦,以及在克伦索。最后,他被解除了总司令的职务。2.约翰查尔斯弗莱蒙特(18131890)美

  • 武王伐纣发生在什么时间?其关键性的战役是哪一次?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发生时间:大约公元前1044年。关键战役是:牧野大战。结果: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帝辛既然强迫这些奴隶和战俘上战场,自然会在后方以亲信部队押送,防范他们反叛或逃跑。这些少量忠心的

  • 荷马史诗中都有哪些英雄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阿客琉斯、赫克托耳、阿伽门农、俄底修斯、帕特罗克洛斯、奥德修斯。1.《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2.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