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周文王姬昌心中为何一定要覆灭商朝呢?

周文王姬昌心中为何一定要覆灭商朝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27 更新时间:2023/12/23 10:04:39

我是吾盂。我来回答。

周文王之所以一定要覆灭商朝,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杀子之仇。周文王姬昌在被纣王囚禁于攸里期间,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前往皇宫,恳求囚禁自己,放了自己的父亲,但是被妖后妲己陷害,最终纣王将伯邑考煮成了肉羹,让周文王吃了。伯邑考是周文王的长子,周文王对他给予厚望,就让纣王这么害死,还让做父亲的吃自己亲生孩子的肉,周文王必然非报此仇不可。

②纣王昏庸。纣王宠爱妖后妲己。杀了姜王后,甚至还在妲己的挑唆之下意图杀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孩子。挖了丞相比干的心脏,发明了炮烙之刑和虿盆这种丧尽天良的刑法,大兴土木浪费人力财力去修建摘星楼,纣王的罪行,天下三百路诸侯群起而攻之。

③周文王贤名在外。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礼贤下士,从外部落投奔过来的人才都不计前嫌,纳为己用。周文王这样的盛名让纣王很是不安,所以将他囚禁起来,后来虽然放了,却是用自己儿子的性命换来的。纣王非杀姬昌不可,姬昌怎么就不能反他。

以上是吾盂的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夏朝有可能是武丁而不是商汤消灭的吗?你怎么看?

看到这种题目,我不由得想:现代人是不是把史料都当作大便呢?

若是史料是大便,那么就没必要讨论历史了,大家来YY就行了。

若是史料不是大便,那么咱们就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夏朝的历史,史记写在那里,竹书纪年写在那里。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文献,包括诸子百家,诗经,尚书,楚辞等等,资料多得数不胜数,现在都被当作一坨大便了。

如果大家不嫌臭,我就引用某些人眼中的“大便”资料,回答这个问题。我甚至可以把商汤的每一场战争,都罗列出来。孟子说商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总共有十一次的征战,《竹书纪年》则记为“九征”。我收罗史料,把商汤指挥的十一次战役如下:

(1)灭葛之战;(2)灭有洛氏之战;(3)征荆之役;(4)灭温之战;(5)伐韦之战;(6)伐顾之战;(7)征昆吾之战;(8)有姒之战;(9)鸣条之战;(10)三之战;(11)之战。

这十一次战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汤讨伐诸侯、扩张势力的战争,包括灭葛、灭有洛氏、征荆三次战役;第二个阶段是讨伐昆吾氏及其小喽,包括灭温、伐韦、伐顾、征昆吾四役;第三个阶段是讨伐夏,包括四次战役。

那么《竹书纪年》为什么记为“九征”呢?这是把有姒之战与鸣条之战合并为一次,两次战役其实是一个整体,可称为“伐桀之战”;同样,三之战与之战也可以合并为一个战例,可称为“擒桀之战”。

中国古代史料记载得如此完整,偏偏有人视而不见,奇哉怪也。

再来看看更原始的资料。

《尚书》的《汤誓》,这是商汤讨伐夏桀前的檄文,大意如下:

“你们大家都仔细听好了:不是我小子敢胆犯上作乱,只是夏帝犯下罪行,惩罚他乃是上天的旨意。你们可能会说:‘我们的首领也太不体恤我们了,为什么让我们荒废农活去讨伐夏室呢?’我已经听到你们的话,但我告诉你们,夏帝确实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惩罚他。现在你们会问:‘夏帝犯了什么罪呢?’他耗尽民力,在都城为非作歹,民众都倦怠了,不想拥护他。他们都这样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呢?我宁愿与你一起灭亡。’这就是夏帝的德性,所以我决心要征伐。我希望大家帮助我,实施上帝对夏的惩罚,我将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绝不会食言的。但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就要惩罚你们,还要把你们孩子一起惩罚,或沦为奴隶,或处以死刑,绝不宽恕。”

《汤浩》,是商汤灭掉夏朝后的一篇重要讲话,大意如下:

“上天护佑民众,罪人夏桀终于被放逐。天命是不会有差错的,它让人类像草木一样得以繁衍,又让我得以安邦定国。只是我实在不知道有没有得罪天地神灵的地方,我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凡是在我帝国统治的范围内,不能没有法度,不可傲慢放纵,你们要各自遵守你们的典章律法,这样才能接受上天的恩赐。你们要是做了善事,我不敢掩盖隐瞒;要是我犯了过错,我也不敢宽赦自己。这一切上帝都会看得清清楚楚的。要是诸侯们犯了过错,那就是我一人的过错;要是我一个人犯了过错,绝不会推卸责任给各诸侯。呜呼!如果能做到至诚,大概可以善始善终吧。”

这么多史料,还有疑问?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子可能学武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体系中,女子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大多数人都是躲进深闺人不识。运气好一点的,可能遇到个张生,恰好从女子所住的西厢经过,从而展开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恋。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古代女子能不能学武。首先,遗传决定想不想习武。好比曹操,基因中如果没有文学爱好的因子,哪有其儿子曹植对文学的热爱。没

  • “天打五雷轰”的“五雷”指哪五雷?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天打五雷轰”,这应该是最恨的毒咒了,尤其在古代,要这么发誓,那不管下面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几乎每个人都会相信。谁又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呢,五个雷一起轰下来,人早化为灰烬了。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五雷轰”,到底是哪“五雷”呢?小君查阅了很多典籍,这“雷”在道家经典里出现最多,而且每个时期的五雷都不太一样

  • 为什么后人把武丁即位以后的这段时期称为“武丁中兴”?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武丁是商朝的第23位王,他在位59年时间,文治武功都很突出,死后被尊为高宗。武丁即位之前,商朝国势日下,社会矛盾尖锐。武丁是商朝第22位王小乙之子,年幼时曾在民间生活过,与“小人”一同劳作因此深知稼穑之艰难,所以即位以后,能够注意节俭,勤于政事,不敢荒废政事。为了使国家复兴,他重视任用人才,发现并破

  • 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中国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后来的魏武帝)统军在官渡(今中国中部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图谋相机消灭曹操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整饬政务,屯田积粮,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以弱胜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有:一、赤壁之战双方兵力:曹操:20多万;周瑜:5万。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

  • 古代战争史上的十大惊人奇迹排行榜,第一位竟然是....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弱肉强食的中国封建社会年代,战争成了各路霸主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最有效手段。无论是华夏大地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吞并之战,或者是对抗他国敌对势力的侵略之战,亦或者是开疆扩土的远征之战,战争都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战争都在历史篇章里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战争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惨烈的10个攻城战战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第十位:关羽白马坡之战在三国时期中原争夺的最高潮上演了这么一个传奇,曹操以500兵和众老百姓面对袁绍的数千部队的一次奇袭。名将关羽于乱军中斩杀敌军主将颜良之首。第九位:牧野之战古代社会规模最庞大的一次战争。也是在军力数量极大反差的情况下,西周的军队战胜了商朝的军队。而在战争的过程中,出现的商军集体倒

  •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牧野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长勺之战、长平之战、鄢陵之战。1、阪泉之战创世之战,开启华文明!在公元前2600年,属于中华历史的上古时期,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在阪泉展开了一次大决战,此战是重要的历史意义,开启了华文明源泉,战役以黄帝大败炎帝结束。2、涿鹿之战距今

  • 武王征商的时间和战称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关于牧野之战发生的年代有很多说法。根据《国语》记载:“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可推定为公元前1046年。《竹书纪年》记载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27年。《尸子》记载

  • 什么叫做方国联盟?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苏秉琦先生对“古国”和“方国”的定义是:“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国阶段”。“古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