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谁知道关于欧洲古代决斗的事情?

谁知道关于欧洲古代决斗的事情?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49 更新时间:2024/2/8 22:41:49

为名誉而决斗,对于19世纪前的欧洲人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法国俄罗斯这样决斗成风的国家,男人们可以因为任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就拔剑相。据记载,在1588年-1608年这20年中,仅在巴黎就有8000多人在决斗中丧命。我们所熟悉的学家大仲马、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加过决斗;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理乔治斯克列孟梭也是决斗的高手;号称“铁血宰相”冯俾斯麦更是把决斗当成家便饭,在大学期间他就与人决斗过27次!连林肯总统都曾走上过决斗场……一提到决斗,人们往往首先想起的便是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悲剧,或是大仲马小说里的法国贵族们为了哪怕是想象中的一点点冒犯就生死相搏的情节。但事实上,决斗并不是骑士和贵族的专利,也不仅仅是争夺爱情和捍卫名誉的危险游戏。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史上,它还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法律制度,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风尚。这种一听起来就夹杂着骑士味道的、充满阳刚男人气的游戏,肇事的起因不外乎以下三种:司法决斗:谁胜谁赢官司所谓司法决斗,是指以决斗来解决法律争端的一种审判方式。在印欧语系的民族中,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凯撒就曾说过:日耳曼人用单独斗剑来解决争端。而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有这样的情节:两个男人为证明自己是美女海伦的主人而在宙斯面前进行决斗,输掉的一方就是撒谎者。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司法决斗的精神依据:由神来判断是非。到了中世纪的时候,司法决斗被西欧各国广泛采用。例如,一个人在法官面前控告另一个人犯了某种罪行,而对方坚决不承认,此时法官就会让两人决斗,谁在决斗中获胜就能赢得官司。而输的一方就算侥幸不死,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时候,如果当事人不服法官的判决,还可以向法官提出决斗,如果赢了就可以推翻判决。因为人们相信:在这种由上帝来裁断的决斗中,正义的一方是不会被打败的。司法决斗的另一个依据是:在尚武的欧洲人看来,只有怯懦的人才会在决斗中被打败,而怯懦就意味着邪恶。这种制度当然有其荒谬的一面,但在诬告成风、刑侦手段又极其不发达的中世纪,它的确也是对付诬告的惟一办法。至少比起“热铁取证”“沸水取证”(当事人把手放到热铁上或沸水中,如果没有被烫伤就证明其清白)之类的神判法来,司法决斗更能让人掌握自己的命运。荣誉决斗:名声和爱情比命价更高15世纪末,荣誉决斗的风俗开始从意大利流传到欧洲各国,其目的不是辨别是非,而是为了“洗刷”别人对自己的侮辱(有时只不过是出于自己的神经过敏)。当时,欧洲各国的贵族男子都身佩长剑,随时准备与别人拼个你死我活无论理由是多么微小或荒谬。因为在他们看来,决斗本身就是富有骑士精神和男子气概的象征。最初,荣誉决斗时双方并不需要助手,但由于给对方下埋伏等卑鄙事件常有发生,不久后,决斗人必须有助手陪同就成了惯例。但是,助手制度很快就带来了更大的伤亡为了表明自己没有辜负朋友的信任,双方的助手也开始在决斗中大斗特斗,其拼命程度决不亚于决斗的主角。女人当然也是引起荣誉决斗的主要原因,不过,这倒并不是出于男人们用比武来赢得异性青睐的动物本能,而是因为骑士精神本身就包含这样的内容:男人应该以生命来捍卫心上人的名誉和尊严。因此,在描写中世纪骑士的小说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位骑士发誓为心爱的贵夫人效劳的情节,这里的“效劳”便意味着:如果有人敢冒犯您,我将立刻和他决斗,不死不休!政治决斗:政见不和刀剑相向政治决斗古已有之。古罗马诗人塔西佗说:在日耳曼国家里,当一个国家要加入对另一个国家的战争时,总是试图让战俘和本国士兵决斗,并通过决斗来裁决战争的胜负。这些古代的政治决斗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有着严格的规章和程序,观摩者也往往都是政界和宗教界的显赫人士。从法国大革命时期开始,另一种政治决斗开始风行:持不同政见的人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决斗当口舌说服不了对方的时候,就让枪剑来解决问题吧!到了19世纪,政治决斗甚至成了决斗的主要原因。在美国,许多州长、部长甚至总统都曾参加过这样的决斗。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决斗发生在1804年,因为总统大选纷争留下的后遗症,当时的副总统艾伦伯尔向时任财政部长的汉弥尔顿提出决斗,并在决斗中将汉弥尔顿击毙。这个不幸的消息令美国震惊,一时悼念者如潮,其场面足可与5年前华盛顿逝世时相比。但汉弥尔顿并不是这场政治决斗的唯一牺牲者,副总统伯尔事后被美国人视为“凶手”,政治生命完结之自暴自弃,三年后便因涉嫌叛国而被通缉,在美国政治史上也算是最倒霉的副总统之一了。决斗的丧钟与尾声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决斗的负面影响,禁止决斗的命令开始一道道发出。在废除司法决斗方面,教会走在了最前面。历代教皇都多次指出,决斗在本质上违反了非暴力的宗教精神,应该以禁止。12世纪末,教会发布规定:神职人员即使请替身参加决斗也是犯罪,如果他的替身杀死对方或被杀死,该神职人员要按杀人罪处分。13世纪后,西欧国家普遍开设宗教裁判所法庭,司法决斗从此衰落。不过,司法决斗的废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法国的最后一次合法决斗发生在1547年,而英国直到1819年才正式废除司法决斗。比起司法决斗来,荣誉决斗就更难制止了。1566年,法国国查理九世发布了一道严厉的法规:任何参加决斗的人都要被处以死刑。但法律似乎无法遏止人们对决斗的热情,在随后的30年里,巴黎依然有上万人死于决斗。甚至连席卷一切的大革命也没能改变决斗的风尚,只是让人们把决斗的起因从荣誉、女人转移到了政治上面。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尊重生命的现代文明渐渐深入人心,决斗文化的根基骑士精神不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而现代司法制度的完善,更让司法决斗成为了荒谬的传说。20世纪之后,虽然酷爱决斗的法国人偶尔还会举行决斗,但往往只是走形式事先的精心准备足以保障决斗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纳粹统治时的德国和意大利,荣誉决斗曾再度合法化,当时的德国大学生甚至以在脸上留下伤疤为荣。这是决斗文化最后一次死灰复燃,相对它不乏浪漫精神的过去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耻的尾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答: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 古代欧洲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借兵的国王倒是没听说过,欧洲人通常是借钱,借给敌人钱是常事。比如荷兰人常常一边打仗,一边借钱给敌人。哈布斯堡和瑞士人的战争倒是符合,不过双方都不是国王,哈布斯堡的外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三世和瑞士的永久同盟作战,在曾帕赫战役中惨败,主将利奥波德战死。但是战后外奥地利依然招募瑞士佣兵作战。1842年钢

  • 中国古代战船与欧洲古代战船的优劣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为作战目的制造或改装的武装船舶。一般可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大型的是主力战船,称为“舰”或“楼船”,有2层、3层、4层,甚至4层以上甲板的。中型的是用于攻战追击的战船,如“蒙冲”、“先登”等。小型的是用于哨探巡逻的快船,如“游艇”、“赤马舟”等。为适应作战时能抢上风和追歼敌船的需要,大多数

  • 中国近代遭受过哪些侵略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为止遭受过的侵略战争有以下几个:鸦片战争,英国对中国发动,1840年到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1860年10月下旬,英法两国《北京条约

  • 西方古文明在哪一阶段(或某阶段哪一方面)强于同时期的东方古文明,有什么例证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具体的说,在战国以前,东方的古文明一直是落后于西方。古印度的文明是从西方向印度半岛迁移的,所以被认为是西方的文明。而东方的其他地方,当时的文明程度实在太低,所以说,当时的东方文明,就是指中国文明。1.(7000-5000年前)距今七千年前,即中国神话中的伏羲女娲时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已率先

  • 为什么和欧洲面积差不多大的中国是统一的,而欧洲是分裂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可以说,中国的情况在全世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能够在2000多年前就实现了大一统,后面的发展虽然经历好几次分裂,但都走向了统一。反观欧洲就不一样了,欧洲的总面积和中国相近,很多自然条件也比中国要好,但是欧洲只在古罗马时期统一了500年,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便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要想知道某一个文明能不

  • 中国国土面积和欧洲差不多,为什么欧洲几千年来没有统一,出现上百个国家而中国向来是统一的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思想观念不同西方国家哲学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社会国家哲学主流观点是城邦孤立讲求小国寡民的诸侯邦国制度各过各的不搀和他国的事务大一统的帝国模式是东方人的社会哲学帝国模式最早是波斯人发明出来的最早的跨地域性帝国首先是波斯人建立的历史上希波战争就是邦国多元论和帝国一元论的角逐最后是希腊的城邦制战胜

  • 商朝历史有多少年?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500余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扩展

  • 商朝到底有多少镇诸侯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应该比周朝略少,大约600,刚好统治也是六百年。商朝并没有强有力的统治力,各国各自为政,甚至常年和商朝发生战争。共国,亦作恭国,是商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今河南辉县),后因侵犯周的都城宗周(今陕西西安)而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讨伐,被灭国。共国灭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称共氏。阮国季封受商王封疆于今甘肃

  • 商朝衰亡:什么实行暴行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商族的历史与夏同样久远,传说简狄吃了玄鸟的卵而生了商的祖先契。从契到汤共传了十四代,恰好与夏相始终。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最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商汤之后,由太甲到太龙,是商朝巩固和发展时期。汤的孙子太甲在位时还发生过伊尹放太甲的故事,此后商的统治很稳固。盘庚在位时曾几次迁都,最后定都在殷,所以商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