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温克"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任务的?温克是二战初期的一只信鸽

"温克"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任务的?温克是二战初期的一只信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35 更新时间:2024/1/24 6:08:02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坠机后的温克身上沾满了海水和油污,还要穿行在风浪中,随时都可能被大海吞没。然而它坚持飞了120英里,终于飞回了自己的鸽舍。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信鸽“温克”:拯救失事英国机组

在二战中,盟军多次使用鸽子来传递消息。英国空军司令部为每一架跨海执行任务的轰炸机都配备了两只信鸽,以便在发生意外时求救。一只名叫“温克”的信鸽,就是在这样的危难时刻崭露头角的。

1942年2月的一个深夜,英军一架鱼雷攻击机因故障坠落在北海,机组人员虽然平安,但无线电发报机损坏了。英军派出了救援船队,却无法确认失事的具体地点。万幸的是,一只叫做“温克”的信鸽还活着。它成为了唯一的希望。机组人员放飞了温克,希望它能向总部报信。

可以想象得到,在那个寒冷的夜晚,坠机后的温克身上沾满了海水和油污,还要穿行在风浪中,随时都可能被大海吞没。然而它坚持飞了120英里,终于飞回了自己的鸽舍。陆地上的人员据此获得了遇难机组的信息,从而完成了营救行动。因此,温克成为第一只获得“迪肯勋章”的信鸽。

扩展资料:

一、二战军鸽的故事

1、“突击队员”:躲过德军狙击队

1942年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为了英法盟军之间传递信息,一只名为“突击队员”的鸽子受命将一份绝密情报带回英国。

战争的恶劣环境没有阻止鸽子完成这项任务,它携带着这份情报成功地躲过了德军的狙击队,并一次又一次地穿越了敌人的烽火线,最终不负众望地将情报送到了英国。而这只勇敢的鸽子也因它的出色表现在1945年获得了一枚迪肯勋章。

2、信鸽“玛丽”:用生命完成任务

在德军占领法国后,很长时间内,盟军通过信鸽来传递占领区的绝密情报。这些信鸽飞越英吉利海峡,不仅要与恶劣的天气作斗争,有时要穿越猛烈的炮火,还会遭到德军枪手的狙击和专门饲养的猎鹰截杀。成千上万只信鸽死在半途,更多的前仆后继,把情报送到抵抗者和盟军手中。

其中有一只叫“玛丽”的鸽子,在飞行的半途遭到袭击,身受重伤。但它依然努力顽强展翅,终于将情报送到。这只鸽子在战后被授予迪肯勋章,并葬入英雄动物专门的墓地。在整个二战中,共有32只信鸽获得迪肯勋章,占所有获勋动物的半数以上。

二、军鸽发展的历史

军鸽,用于军队中传递军事情报、文书、物品的叫军用鸽,用于民间的叫通信鸽。军鸽通信具有传递迅速、保密性强、用法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普及等特点。

军鸽实践证明可以进行“单程通信、往返通信、移动通信、留置通信和夜间通信、因此在目前,许多具有现代化军事装备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依然有专门机构饲养和训练军鸽供其使用。

人类利用鸽子传递信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驯养信鸽有悠久的历史,据传说,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各国时,就曾利用信鸽作为联络工具,唐朝宰相张九龄幼时就用“飞奴传书”。其中的飞奴就信鸽。

宋高宗也很喜欢养鸽子,往往亲自放飞,因而有“万鸽盘旋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如何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圣书”的诗句。古代希腊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就用信鸽把优胜者的名字传报四方。

古代航海者出海时,也会携鸽数羽,用它传递消息或把归期带给远方的亲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对军鸽十分重视,军队每占邻敌方重镇,首先令敌缴出兵器和军鸽,见于资料表明,第一次大战期间动用的军鸽数量竟达六万羽之多。(作战双方用鸽数量总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鸽在许多战役中起了作用,立了战功。

有一羽叫“森林汉”的信鸽,出生才四个月,跟随美军航空队空降到当时侵占缅甸的日军后方,部队跳伞时丢失了无线电发报机,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几天后侦察员收集了日军的重要情报。

“森林汉”的军鸽就带着这些情报飞越高山旷野航程300多空距,送回情报,对于“美军”攻占这个地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次,美军训练的昆明鸽“高原雨点”雌鸽,在美军史迪威将军指挥的远征军服役,在滇缅占役中“盟军”一支部队有缅甸遭到优势日军的包围,电台被毁,电话线全被切断,与指挥部中断了一切联系。

于是这支分队就把被围困的地点,让这羽“雨点”在九个小时内飞行了900多公里,把情报带回,部队里应外和,使这次战斗转败为胜,而这羽“高原雨点”也被授予“缅甸皇后”的荣誉称号,史迪威将军命人打造了一个纯金足环给它戴上。

前苏联也非常重视军鸽通信,在苏联的边防军中就有“三多”的说法,既坦克多、军犬多、军鸽多。

在我国的战争年代,军鸽通信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成为有力的辅助通信手段,一九五八年,一只被你为“英雄军鸽”的黑鸽在云南边防某地一次战斗中负伤流血,但它仍带伤飞翔,把前哨急件带回指挥部,指挥员立即派出骑兵赶到出事点歼灭了窜入国境内的蒋残匪。

一九六四年,云南某边防小分队到边境处理情况,用携带的军鸽不断将情况送回指挥部保障通信顺畅。一九七六年,云南边防民兵配合解放军在森林里跟踪敌人,用两只信鸽将情报连续送回边寨,有力地支授了点战斗。

军鸽不仅能在军事通信上建立功勋,并且还留下取药救人的佳话。

有一次某边防连队发生了急病号,医生诊断后需要到团部取药,由于上高路远,如果派人去取来回要两天时间,将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于是军鸽员大胆使用军鸽取药,四只军鸽同时出动,仅用三十分钟就取回了药,使病员转危为安。

这就说明军鸽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能运送物品,一羽年轻力壮的军鸽能带动大约50克重的物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鸽

信鸽温克在高纬度地区的冬天,因飞机坠毁,身上沾染了油污,掉落在海里被海水浸湿的情况下,飞行了两百千米,回到了自己的鸽舍。

在一九四二年二月份的夜晚,一架英国的鱼雷攻击机,不幸遇难,坠入了寒冷的海中。在飞机坠落之前,飞行员及时发出了求救信号。在苏格兰的一个空军基地,收到了求救信号,但是没有其它信息。

飞机坠毁后,导致无线电通讯设施毁坏,他们不能确定失事的具体地点,甚至不知道是否还有人活着。庆幸的是机组人员和一只叫做“温克”的信鸽活了下来。“温克”从飞机残骸中飞出,向两百千米的鸽舍飞去。

由于当时处在冬天,又是高纬度地区,那么那天夜里是多么的寒冷。掉落在海里的“温克”肯定也被海水浸湿,由于飞机坠毁,身上肯定也沾上了一些油污,并且还要与风浪搏斗。然而“温克”坚持飞行了两百千米,回到了自己的鸽舍。

陆上人员,据此获得了失事机组人员的信息,从而完成了营救行动。因此“温克”成为第一只获得“迪肯勋章”的信鸽。

扩展资料

信鸽温克获得的迪肯勋章

是动物获得最高荣誉的一个奖励。“迪肯勋章”成为动物界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是专门给二战期间或战后,因为表现出非凡勇气,或者是有贡献精神的动物颁发的。当然在二战中不只是“温克”一只信鸽获得“迪肯勋章”。

在二战结束之后,联军共颁发了66枚迪肯勋章来表扬一批于战争中拯救无数生命、为赢得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另类英雄。获得勋章的动物包括:29枚颁发给狗,3枚颁发给马,1枚给了猫,32枚颁发给信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迪肯勋章

百度百科-军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左传》中五大战役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城濮之战(晋、楚)、之战(晋、楚)、鞍之战(齐、晋)、肴之战(秦、晋)、鄢陵之战(晋、楚)齐鲁长勺之战,楚晋城濮之战,秦晋肴山之战,吴灭楚之战,越灭吴之战,左传一如其他先秦经典,精彩的篇章太多。如果你读中文系学了中国文学史课程就会有很多自己的理解。我推荐《城濮之战》,该篇是左传中相当有典型性的一次战

  • 楚汉相争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力雄厚。与此同时,楚地另一路刘邦所率义军得以乘隙率先进入咸阳,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刘邦欲称王于关中。项羽亦率诸侯军40余万直奔关中。项羽自认功高,自恃强大,遂自行分封天下,并拒绝把先入关的

  • 战争场面的描写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左传中描写了许多战争但是对战争场面的直接描写却不多,相反,大部分篇幅用于讨论战争是否应该进行,战前准备,人物的表现,以及战争的性质等。举个例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

  • 霸王别姬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史记项羽本纪》中关於“霸王别姬”故事仅有寥寥数笔: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左传中著名的故事或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故事:1.黄泉之誓2.郑伯克段于鄢3.烛之武退秦师4.曹刿论战5.齐晋案之战6.晋文公流亡7.风马牛不相及8.唇亡齿寒9.无信患作,失援必毙10.量力而动其过鲜作品简介:《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 关于橄榄枝战争和鸽子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在遥远的希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橄榄林……橄榄枝的自述我是一节短短的橄榄树枝,我的名字叫祥绿,我生长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橄榄树上。这儿有我的许多的伙伴,我们共同生存在这一片广阔的林子里,终日在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中度过,却也不觉得寂寥,这儿常有雪白的鸽子飞过,停留在了橄榄枝上头,陪我们说说话。常听橄榄树

  • 宋夏之战最出名一战.以信鸽为通讯手段.中国战争史只此一例…发生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好水川之战,是北宋与西夏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宋军沿好水川西行,出六盘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下,在距羊牧隆城五里的地方,忽然发现已经列阵严待的夏军。“诸将方知堕敌计,势不可留,遂前格战。”前锋桑怿发现道中有数个封闭紧严的银色泥盒,其中有跳跃扑腾之声,“疑莫敢发”。任福赶到,桑怿请示后才

  • 左传怎么描写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左传》的叙事成就更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书中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例如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前后历时三年,卷入者达十一国之多。作者

  • 鸽子传书与战役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古代称信鸽为“飞奴”。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

  • 左传中以少胜多、出其不意的战役有哪些呀?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长勺之战《左传》的文学成就《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