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请问夏和前面的部落时代是怎么衔接的?夏和商和周是如何改朝换代的?

请问夏和前面的部落时代是怎么衔接的?夏和商和周是如何改朝换代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30 更新时间:2024/2/16 1:38:12

简单来说,就是夏是由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而夏之前是五帝当政,而大禹是第五个帝王。接着,商汤灭夏桀,周武王灭商纣。你要详细地可看下面所列。再详细看我所列出的网址,那更详细。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禹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早在大禹治水大禹治水图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九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三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桀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夏朝的建立及政治状态禹死之后,为了争夺领袖的地位,启杀伯益继承禹位,又出兵打败有扈氏部落,启的统治得到各部落的正式承认,历史上称为“禹传子,家天下”。何谓“家天下”?传说,禹以前“选贤与能”,实行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是“天下为公”的时代;禹死传子,实行王位世袭制,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涂山之会当时,涂山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国中势力最强。两族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对大禹治水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禹即帝位后,皋陶、伯益迭为首辅,涂山氏成了夏后氏最倚重的力量。为了进一步获得妻族的支持,大禹便携同女娇,在涂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准备与共工决一死战。太康失国当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广大庶民群众就借此展开了强烈的反抗斗争。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他“因夏民以代夏政”,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失国让夏朝的统治中断了40多年。有穷后羿,以善射见称,是东方夷人诸部势力比较强大的首领之一。当夏王室发生内乱,统治力量大为削弱的时候,他攻入夏都,赶走太康。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猎游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少康中兴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抚恤招纳散亡的夏遗民旧部,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又纠集自己的亲信氏族及对寒浞不满的部族,合力消灭了寒浞及其余党,“整威仪东南行,求阳城夏王之故都”,葺宫室,修钧台,视九鼎,天下诸侯纷纷拥戴。夏帝太康失国数十年后,少康终于“坐钧台而朝诸侯”,重登天子之位,史称“少康中兴”。鸣条之战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进行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夏朝具体历史见商王室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因契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商侯。到成汤时候,在伊尹的辅佐下,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被认为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举动。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西亳(河南洛阳)建都;后来在盘庚时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一直也称作殷商,商朝的势力范围也大大超过了夏朝。以下著名的商朝几个帝王:(1)商汤在位30年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2)太甲在位23年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3)盘庚在位28年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4)武丁在位59年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还击败四方入侵,商朝威镇四方。(5)商纣在位30年商纣,姓子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宋国国君世系商朝具体历史见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第二年(前770年),周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之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1)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民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末年,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强迫越国臣服。越王勾践天天舔尝苦胆,立志报仇。他注意增加生产,训练士兵,积聚力量。经过长期努力,越国终于重新强盛起来,最后灭掉了吴国。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那时,也开始用牛耕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一些贵族把公田化为私田,逐渐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2)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东周时期,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陆。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尊王攘夷”,积极发展自己势力。具体历史见

1夏和前面的部落时代是怎么衔接的宏观上是这样的:最早是猿进化为人(当然了……),形成最早的社会共同体——原始人群;进一步形成氏族公社。氏族公社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随着氏族公社的发展,氏族之间联盟就形成部落;部落与部落联合就形成部落联盟(舜禹就是部落联盟的首长,那时已是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再往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三次社会大分工,剩余产品产生,贫富分化加剧),终于,在父系氏族公社晚期,阶级产生了(最早的对立阶级当然是奴隶和奴隶主);于是,氏族公社所有制瓦解,私有制产生,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产生(夏朝便是第一个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具体那个时代的发生的事件和相关人物的具体介绍:由于那个时代尚无文字记录,基本上都是些考古发现和后代的传说。具体说来有这么些重大事件:首先,云南的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猿人,这些是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代表;其次,陕西半坡人,浙江河姆渡人,这些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代表。然后进入传说时代,那就是尧舜禹的传说了,这里的事就比较多了,但都是些传说,比如: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造房屋、燧人氏钻木取火、仓颉造字、黄帝战蚩尤、尧舜的禅让制、大禹治水(都是众所周知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早些年的史学界(特别是外国史学界)曾一度认为我国夏朝及夏朝以前的历史是不确凿,认为我国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久远。那时候,史学界确实也无法确定夏朝见过的具体时间。直到1996年,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才彻底澄清了史学界的质疑,从此确定夏朝建立的具体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2夏和商和周是如何改朝换代的宏观上是这样的:夏商周都属于奴隶制国家,夏商灭亡的原因一样,都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暴政(夏桀、商纣),引发社会广泛的不满,于是周边部落的奴隶主贵族就发动政变,最终夺取中央政权。但周则不同,周朝分为东周西周,周朝初年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将奴隶制社会推向了顶峰。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最终促使井田制瓦解,新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因此周的灭亡(秦灭六国时,顺带把名存实亡的周王室也灭了)事实上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具体历史大事件:夏商周的历史事件太多了。我只能列举谢我知道的:夏朝1启废除禅让制,改用世袭制。2后羿(大家都知道,其实他是个部落首领,只不过被传说神话了)带领本部落3发动政变取代太康政权(太康是启的儿子)。3少康中兴(少康是太康的孙子),少康发动政变重新从后羿的亲信寒拙手中夺回政权。4暴君夏桀继位。5商汤与伊尹策划政变。商汤灭夏。商朝1商朝初年,盘庚迁都殷墟2暴君商纣继位。3周武王与姜尚(姜太公)策划政变。武王伐纣。4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也是这时候的事。周朝1周朝初年,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辅佐周成王执政(周公握发吐哺就是这个背景),平息三监之乱。2周厉王暴政,国人道路以目。3国人暴动,周厉王被推翻。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周平王迁都洛邑。周王室从此衰微。进入东周(春秋战国)5进入春秋,事情更多。首先自然是春秋五霸。公子小白拜管仲为相、齐桓公葵丘会盟、公子重耳流亡、晋楚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吴越争霸(主要人物:夫差、阖闾、勾践、伍子胥、范蠡)6老子、孔子学说诞生7三家分晋8进入战国,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乐毅伐齐、肴之战、杜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商鞅变法、合纵两横、荆轲刺秦、秦统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夏与商的鸣条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夏桀的暴政遭致群臣的抵制,以及民众的反抗。伊尹、关龙逄等都曾诚心地劝说夏王,让他修明政治,不然必定亡国。可是夏桀自恃勇力,目空一切,不仅没能接受这些良臣的谏议,反而大放厥词,说:“如今确实国政不稳,但是天上的太阳还是高高地挂在中天,没有掉下来我就是那天上的太阳,只要太阳不坠,我就不会亡国。”这种言辞

  • 商朝被谁灭了?西周哪一年建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前1046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商灭,西周立。不好意思,打字慢周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于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周朝经历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公元前二百六年

  •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危害??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今天的解放军报列举了20世纪以来重大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以此说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手段不断丰富,战争对人类

  • 战争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文字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数千年来,人类有记载的战争1.5万余次,直接或间接地杀戮了35亿人。仅在近100年间,全世界因战争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5万亿美元。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有2278人,间接死于战争的有10多万人,更不用说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伊拉克整体经济水平倒退30年了。科索沃战争造成

  • 古代战争有什么坏处,或者说为什么有些君主主不战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不能这么说打仗不只比富有还要民心所向科技实力等等士气和情报准确也是大事。还有打仗要尽快解决问题,如果不长草除根,就会埋下大隐患,还有统治问题,难道打完就走。例如宋朝建国之初,历经无数大战的数十万雄狮为什么拿不下幽云十六州,原因有皇帝轻敌,孤军深入,后勤不够,没有拿下关键山口,以致在平原决战,士兵屡屡

  • 战争的利与弊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下面这个说的也很有道理:战争会促使人们加快研发新武器,客观上会提高一些科技水平。例如2战时发明原子弹,战后和平利用原子能就有了核电站。电子计算机刚开始是用来计算导弹轨迹。2战德国研制火箭,战后就为航天技术奠定基础!分析战争对几个主要大国的利与弊《联合早报》发表中国国际关系学者,英国沃里克大学访问研究

  • 与商王武丁多次激战的鬼方国,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后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鬼方被武丁打败后一蹶不振,一部分在周朝时内迁中原,与中原各民族相融合并最终与华夏族融为了一体。另一部分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放弃了“鬼方”这一部族名号,使得“鬼方”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关于鬼方国的来历第一种说法是鬼方属于印欧人,是西方的白人通过亚欧大陆来到此处的。根据殷墟卜辞记载,当时商高宗武丁妻子

  • 武丁的历史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搜素“王二历史漫谈”微信公众号,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夏桀是夏朝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商汤征伐的对象,夏桀虽文武双全,但其荒淫无度,暴虐无道。那么商汤是怎样一步步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并最终消灭夏桀的呢?首先来分析夏朝、商朝的都城所在地:夏桀都城在斟(河南洛阳),而商汤原来都城在南毫(河南商丘),后来迁至

  • 鬼方的武丁讨伐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商帝武丁伐鬼方约在公元前13世纪时,延安属独立的方国鬼方之域。商帝武丁,曾发动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是商周时期活动在山西北部以及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其势力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有关鬼方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鬼”字有“隗”(音鬼)、

  • 我儿子有事候会冒奶是怎么回?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宝宝3个月前吐奶都是正常的,宝宝的胃是呈直射的,等3个月的时候慢慢就垂直了,就不容易吐奶了。主要是宝宝的肠胃太小了呢所以会冒奶的恩亲可以每次喂玩奶后把宝宝竖着抱起来拍拍会很快的就好了呢是会吐奶吧,宝宝吃奶时会吸入空气,如果没有及时给宝宝拍嗝,宝宝胃里的空气得不到排出,就容易引起吐奶的。宝宝吃完奶后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