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的是商周王朝的转折点,是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战争。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却成为了后世了解最少的战役。那么这场战役如何打响,究竟这场战役中发生了什么。金戈铁马的后代军事家又给出了什么评价呢。
每一个时代的变更都是一部响彻时代的交响曲,当然对于商朝来说,牧野之战,就成为了这场转折点。封神榜大家都看过,但是小说就是小说,真实的事情是怎么样的呢。
回顾
周武王姬发获得父亲遗志,在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取胜,大胜商朝军队,这场战争就是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领大军讨伐商纣王。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吊书罚罪。
当时周军有战车三百辆,甲兵4万5千人,而应战的商军有17万之众。但大多数是没有战斗力的奴隶和战俘。双方在牧野展开决战,面对周军的攻打,大多数的奴隶和战俘倒戈相向。
商军迅速崩溃,周军直抵殷商首都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朝600年的历史就此告终。
武王逆天大凶出征
周国怎么敢挑战实力那么强大的商纣王呢,通常到了改朝换代的节点,官修史书都会告诉我们,上一代的皇帝是如何昏庸无能的,老百姓是如何苦不堪言的。而商代的末代皇帝纣王也的确是不问朝政,贪财好色的这种暴君形象。
周部落在外交上也是尽自己所能,合纵连横,德布四海的笼络了一些部落小国。此时的商纣王还快活在酒池肉林和美女中快活得不能自拔。不仅没有对周国的日益壮大视而不见,而且还把国家主力军队调到东南地区征讨蛮夷。
这种内防的空虚,恰恰是姬发等待的时机。屠龙之战的号角已经吹响,隐忍了那么久,就是为了趁你病要你命,这下机会到了。
出征前依照当时的惯例,周武王举行了隆重的占卜仪式。很不巧,占卜结果显示此次出征十分不利。是大凶之兆。周武王瞬间不想出征,事情眼看就不出征了。此时,姜子牙发话了,枯骨死草,知道什么凶吉,算不得数。就这样周武王集结了在城外的部队,忐忑不安地出征了。
殷商时代,连早上上厕所,出门都要算一卦,就凭周武王的一句号令,就出发,可见纪律之严明,和对武王的信任。屠龙战队就这样出发了。
后世的史学家对此有很多疑问,例如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打响的时候地点和过程。那个时代历史没有神话多,后世更多不靠谱的描写更是增加了难度。
出土的物证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了一个利簋,高度28厘米。将牧野之战的时期确立在公元前1046年1月附近。时空久远,就隔着历史的障碍,给别人雾里看花的感觉。
众说纷纭
《尚书》中说纣王军队众多没发生正面冲突。而《史记》说周武王兵不血刃,纣王军队反戈一击,商朝军队不战而溃。史书都是由于胜利者书写的,真实的历史还需要历史的文物出土和进一步的考古证据的佐证。
牧野之战,虽然周朝兵力少,但是商纣已经失去民心,商朝人纷纷反戈,使得商朝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