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继“春秋”之后“战国”又有怎样的变迁?百家争鸣吗?

继“春秋”之后“战国”又有怎样的变迁?百家争鸣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2 更新时间:2023/12/10 19:12:00

谢邀!

周朝政治上的去中心化,导致了东周百家争鸣的出现,但是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文化是有所不同的。(东周前期是春秋,后期至秦统一是战国。)

一,春秋文化的源流。

商朝是中央集权制的奴隶制政权,有完善的文化、政治制度。

商朝时期,能与商朝大军叫板的只有东夷。商朝与东夷死磕了很久,始终不能彻底平定东夷。商纣王时期,纣王决定毕其功于一役,举倾国之力讨伐东夷,最后如愿平定了东夷。

然而战争过程中,商朝财力、人力损失惨重,贵族数次决意停战以止损,却都被纣王镇压下去。从此,贵族与纣王的冲突日益加剧。另外,商朝军队也损失过大,剩下的军队还要驻扎东夷以镇压其反抗。

这样,商朝就外强中干,内部分裂,本土兵力空虚。

孙子兵法》:周之兴也,吕牙在殷。这时,关中地区的周部族逐渐强大起来。周部族尚处于半原始、半奴隶的部落制,还没有完全进入奴隶社会,比商朝落后了许多。

周王用来自商朝的吕牙(姜子牙),运筹灭商。吕牙熟悉商朝,带着周军(各部落的联军),以奇袭的手段打到了朝歌。

商朝来不及把军队从东夷调回来,只好组织奴隶出战。这些奴隶大都来自东夷,仇恨商朝,就在阵前反戈一击,帮周军灭了商朝。

周取代商朝以后,继承了商朝的衣钵,完全进入了奴隶社会。但是周文化与商文化相比,是有所不同的。

商朝的祖先是靠贸易发迹的,而周人从发迹到拥有天下,完全是靠“勇敢”。厮杀汉是最不迷信的,所以商文化被周朝摒弃了“巫”,只剩下了唯物的成分。

周文化的本质是去除迷信色彩的商文化,也是后来春秋文化的源流。

二,周朝政治上的去中心化,导致春秋文化的百家争鸣。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国七十一。”周朝灭商后,实行分封制。王室子弟,功臣被分封到各地建国。

周朝分封的本意,是要诸侯拱卫王室的。然而诸侯国毕竟已经是独立的国,政治上去中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随着时间流逝,诸侯逐渐强大,周王室的影响力也逐渐下降。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离开了关中,管辖的土地、人口剧烈下降,对诸侯的影响力荡然无存,政治上的去中心化彻底完成。诸侯国互不同属,为了利益互相之间进行激烈的争斗。

但是文化的发展却步入快车道,完全称得上是黄金时期。政治上的去中心化,使得文化有了自由发展的环境。

楚国的霸蛮、齐鲁的文质彬彬等,各国气质是不同的。但是在争霸这一方面,需求是相同的。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还是很讲义气的。战争双方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先讲理而后按照礼仪动兵。谁耍诈,破坏规矩,就会被诸侯们群殴。

战场上,军队双方的组成都是贵族子弟。打仗很简单,先摆好阵仗再冲杀就行了。毫无计谋可言,也没有投机取巧的空间。要想获胜,只有士兵武艺高强、兵利甲坚、阵势严密。

如果哪个诸侯得到一个人才,能改良一下武器、战术、阵法,或者提高士气;抑或是有人能让国君占据道德上的至高点,都能在战场上获取巨大的优势。

因此,诸侯对各种人才都重视极了,礼贤下士是必备的技能。各国对用得上的人才给予荣华富贵,用不上得也要高接远送、不敢得罪。

道家的老子坐而论道,对诸侯没有实际用处,所到之处也是倍受殊荣。在中原呆腻了,骑着牛就能一路缓缓向西。丝毫不用考虑盗匪、衣食住宿的烦恼,明显是一路上都有诸侯的供养。

孔子长期周游列国,学说和老子的学说一样不被诸侯接受。他带着那么多人长期不事生产,不但没有穷困潦倒。反而生活得很好,最后还桃李满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什么学说都是有市场的。只要是搞学问的,就不愁没有饭吃。甚至越是标新立异的学者,越是混得风生水起。在这种环境里,诸子百家产生了。

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变迁。

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愈演愈烈,逐渐进入白热化。以前的礼仪、贵族精神被抛弃了,互相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益、竞争。

春秋晚期,晋国重臣智、赵、韩、魏四家,不顾君臣之礼,架空了国君。公元前453年,四家发生火并,智家被三家联手灭掉。

公元前403年,周王承认韩、赵、魏建国。以此为标志,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急剧下降。诸侯国就那么几个,文化界人士没有更多的地方依附,诸侯与文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春秋时期,只要是文化界的,到哪里都受到诸侯尊重和奉养。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诸侯渐少,相对的文化界人士就显得“多”了。为了生存,文化界人士出现了竞争。

这种竞争很激烈,既表现为人才之间的个人竞争,也表现为百家之间的学术之争。

为了获得诸侯的青睐,就必须要符合诸侯的要求。春秋时期,天马行空式的坐而论道、夸夸而谈是没有市场的。诸子百家从诸侯争霸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敢再虚谈,处处讲究落在实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鞅三次进见秦孝公。商鞅为了出人头地,学了许多知识。他在魏国抑郁不得志,就决定去秦国碰运气。

第一次,商鞅谈上古时期舜的治国之术,被秦孝公给否了。

第二次,商鞅又谈西周时期的宽容、仁义的王道之术,又被秦孝公给否了。

第三次,商鞅大谈简单、粗暴、野蛮的“霸道”,即用严刑峻法迫使所有的人为国君所用,以强大的军队战胜别国。

结果,秦孝公听闻“霸道”之后,亢奋的与商鞅大谈了三日三夜。

在这种竞争中,能为诸侯争霸提供直接动力的学说脱颖而出。搞法律研究的法家、搞外交的纵横家,越来越吃香。不能为政治、军事提供支持的学说就逐渐没落了。

最后总结: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实是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的过程。表面上看起来百家你来我往的竞争,很是繁荣。实质上,政治上的“去中心化”正在消失,文化界已经失去了春秋时期充分的自由环境,在走下坡路了。

到汉武帝时期,中央削平了内部割据,政治上的“去中心化”彻底结束,百家争鸣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时期有种种不同,但是,诸子百家在激烈的碰撞中产生了许多精彩至极的成果,以后文化界再也没有过这种辉煌。以至于后世人读书,有“书不读秦汉以下”的说法。

(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具体差异?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与战国,在我的理解里,最重要的区别不是赵魏韩瓜分晋国,而是道德与战争的改变。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都有浓厚的血缘连接,周朝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的联姻,使周王朝保持相当的凝聚力,巩固其天下共主的权威。战国时代开始,除去燕国早已摒弃姬姓,因为魏国始于姬姓,所以法理上僭越称王,漠视周王朝的权威,所谓册

  • 从春秋到战国时代,诸侯军队从几万扩充到几十万,是如何做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在夏商周三代,全国的军队人数也不过几万人。如商朝鼎盛时期,武丁讨伐讨伐羌方的战役是出兵最多的,为一万三千人。而周武王讨伐纣王的联军军队之和为45000多人。周朝朝建立后,国家正规军被称为“宗周六师”,驻扎于关中,军队总数为18000多人,后来周公又在洛阳建立了“殷八师”,军队总数为24000多人。可

  • 春秋时期是如何过度到战国时代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楚庄王死后,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攻击,战争不断。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在徐州被刘、晋、鲁、宋等国诸侯推为盟主,成了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这时,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国君的权力已衰落,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最后,赵、

  • 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840-1842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半殖半封程度加深。1883-1885中法战争。《中法新约》。西南门户被打开。1894-1895甲

  • 汉朝时代,亚欧四大帝国军事,文化,经济,体制对比。以及各国之间打过吗 谁胜谁负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肯定是汉更强。一、军事1、装备、军力中国早在战国时代,在武器方面就追上了世界的步伐,到了汉代,武器装备更是领先于世界,特别是冶金术,武器的种类也十分繁多。从攻城类到野战类划分极为详细。随着车战的消失,适用于马战的武器繁盛起来...4014

  • 为什么周朝 商朝时期有那么多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感觉商朝还算是少的商周两个朝代的社会性质完全不一样。商朝乃以商业为主的国家,重商轻农,自然不会对土地有强烈的欲望。大多数商人,为了有利可图,大多会挤在商业区的中心位置,方便他人购买商品。因此,百年来商朝土地并未大量扩张,而中心城市人数暴涨,商业发达。相比商朝的情况,周朝就截然不同了。周朝重农轻商,对

  •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出现的战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涿鹿之战,牧野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城濮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漠北之战,就这么多了。

  • 有哪些兵器是改变了中国古代战争史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有哪些兵器是改变了中国古代战争史呢?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所有有名的兵器都是改变和影响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著名的兵器都有哪些:一,进攻型的兵器进攻型的武器又可分为长兵器和短兵器我们先来看看长兵器有哪些:1.马槊马槊,是槊的主要形态。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

  • 商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夏桀王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经过11次战争,无敌于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缗氏的反叛,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

  • 为什么说商朝是恐怖的殷商?盘点中国历史上的恐怖时期?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为什么研究历史的人,都认为商代是一个恐怖的朝代?因为经过很多历史研究表明,商代不仅有殉葬的习俗,而且有活人祭祀甚至吃:人的习俗;在《墨子.节葬》中有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殉葬这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还是商代贵族用活人祭祀先祖甚至吃:人,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