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议史称庆历和议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二年(1042)间,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事,宋朝每次都遭到惨败.西夏虽屡胜,但掳掠所获财物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榷场贸易所得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此外,由于民间贸易中断,使得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加上西夏与辽之间又出现了嫌隙,所以西夏愿意议和.
五代十国改革为北宋奠定的基础?宋辽、夏、金之间的战争及盟约?北宋王安石变法?宋亡的原因?
五代十国改革主要是指后周世宗的改革,你可以去百度百科上查查周世宗柴荣,就可以查到了;宋辽的战争主要是宋太宗的北伐以及宋真宗的檀渊之盟。宋夏的战争有很多,这不一一列举,宋金的战争主要是李纲领导的东京保卫战和随后的金灭宋的一战。王安石变法去查百度百科;
,......难道你是浙师大的???怎么和我们老师给的问题一模一样哦……历史的铁球滚滚而来……
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攻打宋朝战争是侵略吗?
那个时候,各自都是独立的国家,他们攻打宋朝,当然的也是侵略者。
那个时候属于侵略现在统一了就是国家内部矛盾不属于侵略
北宋和夏朝签约规定了什么?
不知道您说的,是不是庆历和议?
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至庆历二年(公元1042)间,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即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
三战,皆以宋朝失败而告终。西夏虽屡胜,但掳掠所获财物,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榷场贸易所得物资相比,实在得不偿失。最终,促成了庆历和议。
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宋朝与西夏,最后达成协议。
和约规定:
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赐金涂银印,文曰“夏国主印”,名义上向宋称臣,奉正朔。
宋夏战争中,西夏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且从此以后,双方边境之民,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
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栲栳、镰刀、南安、承平等地,和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区,全部从中间划界。
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此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两万两千两,绢两万三千匹,茶一万斤。
庆历和议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并取消帝号,元昊接受宋的封号,称夏国主;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的人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以及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地全部归属宋朝,双方可在自己疆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每年还要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宋仁宗同意了元昊所提出的要求,于是宋夏正式达成和议,史称“庆历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