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国时期,韩国是如何灭掉郑国的?

战国时期,韩国是如何灭掉郑国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4/1/24 3:19:31

郑国被灭有其地缘上的必然性,也有郑国国力衰弱的原因,以及最后关头,自己的内乱和政策失误等多方面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他逃不掉的历史宿命。

郑国是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最初受封在今天的陕西榆林地区。当时周室迫于形势压力,东迁徙。郑国第二任君主郑武公,为了尽到拱卫周王室的责任,决定随周王室东迁。由虢国和郐国献出十座城池,供郑国作为新的封地,这就是后来的郑国。

郑国的地缘劣势,存在灭国的必然性郑国西邻周王室,西北是强大的晋国,南面是楚国,西有强秦,东北是齐、卫,东面是鲁、。从地缘上来讲,这是一个四战之地,处于战略要冲,未来无论哪个国家之间发生争端,郑国都很难逃脱被牵连。

事实上郑国的悲剧也就是源自于此,春秋晋楚争霸,郑国因为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成了受气包。先做晋国的拥趸,被楚国死劲蹂躏,被逼无奈投降楚国,又引来晋国人的武装报复。晋楚两国都想拿郑国,当做自己对抗另一方的桥头堡。

历史上通常讥讽郑国人朝三暮四,可是谁有能体味郑国人生存的艰难。晋楚之间著名的之战、鄢陵之战、颍北之战都绕不开郑国。常年的战火,严重打击了郑国的发展。

从根子上来说,郑国将国家从西部东迁,就已经注定了,郑国必然经历不同寻常的遭遇。这个客观因素,不是郑国自身能够左右的。

郑国自郑庄公后日渐没落,是其灭亡的内因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小霸,正是由他揭开了春秋的历史。作为资历最浅的诸侯国,又是周王室的近支,郑庄公为屡屡冒犯周天子,冒天下之大不韪?

原因就在于,郑庄公看出了郑国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将来必然会造成四面受敌的局面。所以,他的策略是图强,壮大自己向东发展。这必然会引起天下共主周天子的不满,而郑庄公为了郑国的利益,也必然宁可得罪周天子,也要东扩。

郑国西面是周王室,南面楚国和西北面的晋国他都得罪不起,能图谋只有东面的许、曹、陈、宋。可惜的是,郑庄公虽然胸怀大志,无奈郑国国力有限,并未真正做到疆土扩张。

对郑国最要命的是,郑庄公一生纵横天下,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处理不好,导致两子相争,多年内残,郑国国力迅速滑坡。自郑襄公七穆执政,郑国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

郑国末期的内乱和政策失误,是其灭亡的导火索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国与郑国接壤。郑国在外交上选择了与魏国交好,与韩国结仇。韩国在立国前,就一直致力于灭郑,郑公在位的二十几年,一直处于郑韩两国的战争期。

由于韩国分兵齐国,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集中精力对付郑国,导致郑韩战争进入拉锯战。郑国还曾经兵围韩国都城阳翟,从势头上来说,似乎有有复苏的迹象。

可惜不久,郑国出现内乱,带领郑国艰难复苏的郑公,却突然被前相国子阳的门客杀害。子阳的门客杀郑公,源于郑公杀了子阳。不过这是一笔糊涂账,说不大清楚,记载存在多种版本。有的说,郑公和子阳发生矛盾,也有说郑公迫于楚国压力,所以杀了子阳。还有资料记载,子阳是被他的舍人杀害,跟郑公无关。

郑公死后,他的侄子郑康公即位。郑康公就是郑国末代君主,他显然不具备郑公的能力,郑公从韩国夺回来的土地逐渐被蚕食。公元前375年,郑国都城新郑,被韩国攻破,郑国正式灭亡,自郑韩第一次战争整整四十八年,自韩国立国整整二十八年。

郑国灭亡,也是逃不脱的历史大趋势自公元前504年,郑国灭许开始,包括郑国周边的许、陈、蔡、曹,这些中原腹地诸侯国,成为第一批被灭亡的国家,此后就是郑、宋、卫、鲁。这些国家被灭后,中国进入战国七雄争霸。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实力,也不敢谋图兼并天下的野心。所以春秋争霸的形式,往往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行天下公义。

随着春秋末年,各诸侯国国力分化越来越悬殊,历史逐步跨入兼并时代,一些频临大国的小国家,首先成为牺牲品,比如虢国、国、郐国、徐国、黄国、江国等等。

战国时代的到来,就预示着天下的主题,演变成赤裸裸的兼并潮!这就是天下大势,许国逃不掉,吞并他的郑国也逃不掉,同样吞并郑国的韩国,也逃不掉!时也命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商周灭亡时间,亡国君主,都城,立国君主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最后一个国王桀,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商朝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周幽王统治的西周后期,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

  • 西夏为什么会被灭国,灭史?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033年,李元昊建立夏朝,唐朝时因位于宋的西部,史称西夏,属于羌族中的党项族,早在唐朝时,党项族就与唐交好,故赐姓李。1227年被蒙古所灭,存在历史短暂,但却拥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从一开始蒙古就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尤其在1044年宋夏议和后,宋夏交好,不再相互残杀,致使蒙古不甘心,在夏朝后面几个

  • 关于辽,宋,夏的和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辽,宋,夏的和战1.宋太宗北伐。目的上夺回幽云十六州,包围幽州城(今北京),激战后大败,太宗受伤。后再次北伐,结果大部被歼(其中产生杨家将故事:杨业……)。从此宋军由攻转守,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反映了统治力量的软弱。2.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逼近东京,真宗亲征,宰相寇准力主抵抗。有利的

  • 什么是甘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甘之战夏后氏的首领启在其父禹死后,通过武力排除各反对力量,最终登上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之位。甘之战是启讨伐不服他最高领袖地位的有扈氏的战争。战争进行得很激烈,最终夏后氏获得胜利,启得以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核心到底是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是,中原又泛指中国。中原本意是“”“天下至中的地方”,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

  • 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原是指哪些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谢网友!中原既然是位置居中的平原或原野,那我认为中原指现在的关中平原。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西咸新区),这是国家认定、目前被全国人民认可的,官方文件和中学地理教本可以查询,且原点就在关中平原腹地,所以如问中原指现在什么地方,根据中原一词的解释,中原的准确位置在现在的关

  • 为什么历史上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能系统地分析一下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得中原者得天下,是伪命题。历史上韩魏郑宋,三国魏,北魏,北宋,五代的梁唐晋汉周金等等,都得到了中原,但很可惜都没得天下。大一统王朝中,周秦西汉隋唐,得关中得天下,东汉得河北得天下,西晋从北方得天下,明从江淮得天下,元清从漠北东北得天下!严格讲,没有哪个王朝得中原得天下,所谓得中原得天下是伪命题。(指

  •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2、阏与之战阏与之战,

  • 我国各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少康复国商朝:盘庚迁都西周:国人暴动(前841年)春秋:平王东迁(前770年)战国:长平之战(前262年)秦:陈胜吴广起义(前207年)西汉:七王之乱(前154年)、王莽篡位(公元8年)东汉:黄巾军起义(184年)、赤壁之战(208年)三国:诸葛亮逝世(234年)、三分归晋(280年)西晋:八

  • 中国古代史,从夏朝到清朝的所有朝代顺序表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