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商代的朝廷是如何统治地方的?

商代的朝廷是如何统治地方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44 更新时间:2024/1/22 19:59:06

年代太早,史料太少。就算是《史记》里也就只有区区一篇殷本纪,且还是史实和神话并存。

只能根据考古发现及相近时代的典制进行大胆猜测了:

首先,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

往前走夏初大禹曾经搞过会稽会盟,说明至少禹、时代的统治模型应该还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展开的,从防风氏敢公然迟到推测各部族应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往后走的西周时代靠的的是分封建国辅弼畿的形式展开,各部族由联盟成员变成了礼法上的下属,至少称臣纳贡的仪式不敢缺少,但还是做不到全国的政令统一。

大胆猜测,商的统治模式应该是夏与周之间的过度模式,大概率为地方上藩服称臣但又高度自治。

那问题就是,既然地方上选择藩服,那其中存在什么样的法理依据呢?

大胆猜测为神权!

理由一:殷墟出土的甲骨,大多与祭祀占卜有关,且不少史料中有商人重巫事鬼的记载;

理由二:稍晚的西周,分封建国赐予的重要权利之一便是祭祀权,且有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说法。

大胆猜测的结论:

商王以神的使者或是神的化身的形式,占据统治地位,并对统治区域及藩服区域下达诏令;

地方藩服势力尊奉神的指令及对商王表示臣服,除适当纳贡之外,拥有实际自领土地的高度自治权。

我是疯言,说的是疯话。欢迎大家前来拍砖~谢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怎样评论周武王讨伐商纣?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武王伐纣,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周武王在孟津之盟时,天下诸侯号称赴会的多达800位。可是周武王伐纣之时,却只带上了庸(今湖北竹山)、蜀(今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及岷江上游)、羌(古民族,活动于今甘肃、青海、四川、陕西一带)、(音毛,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微(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卢(古国名,约在今湖

  •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秦晋之好 B.完璧归赵 C.助纣为虐 D.退避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C试题分析:秦晋之好意思是: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现泛指两家联姻。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助纣为虐”这个成语说的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据说他宠爱一个名叫妲己的妃子,妲己不仅狐媚,

  • 用一个成语形容历史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三皇五帝,南辕北辙,朝秦暮楚,楚河汉界,三国鼎立,草木皆兵,出将入相,大兴土木,离合悲欢,功盖天下,普渡众生,中西合璧,以上皆是。

  • 迁都殷原的商朝是如何防御西北戎狄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参考殷商对地方的制度,殷商分封侯、伯(以地方势力臣服于殷商中央的联盟)在殷商强大的前提下联合地方势力武力进攻,参考妇好对羌方的反击战,殷商对鬼方的征讨。采取原始、直接、而又血腥的方式进攻周围蛮族,史书记载女战神妇好“斩白首万余”是殷商对周边蛮族的真实态度和战绩。另外楼主所指的民族应该是周朝时期

  • 问鼎中原成语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问鼎中原[wèndǐngzhōngyuán]基本释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典故】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

  • 秦与赵,西周王朝抵御戎狄的急先锋,曾走过怎样艰难崛起的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秦丶赵渊源秦与赵是东周时期重要的两个诸侯,两国君原本同宗,在西周时期,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发展成两大家族。舜帝时期,一名叫大费的臣子,为舜帝驯养鸟兽有功,舜帝赐姓他为赢氏。大费的后代费昌投奔商汤,因伐夏桀有功,其后代成为殷商的诸侯;商纣王时期,其后代为飞廉,生有两子:恶来丶季胜;恶来之后,即秦嬴

  • 决定各朝代生死存亡的战争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商汤伐桀于鸣条,武王伐纣于牧野,长平之战定胜负,破釜沉舟显示气势,白登山高祖遇险,汉武穷兵黩武败文景财富,桓灵二帝成就王莽共产主义理想,昆阳之战光武帝以少胜多,官渡一战定曹魏地位,赤壁定三分,伐蜀幽刘禅,王浚楼船下健康孙浩俯首,八王永嘉之乱五胡逞威,衣冠南渡王谢庾桓门阀主政,肥水之战北府以少胜多出风

  • 商汤和商纣分别叫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商汤,商朝开国之王。阏伯的13世孙,子姓。又名履、天乙,卜辞作唐、大乙、高祖乙,灭夏后又称成汤、武王、成唐或武汤。为夏末商国首领,都于毫(今商丘)。商纣亦名受,或称商王帝辛,受辛;(纣,受古音同,实为一字。)帝辛其庙号也,乃商朝第三十位王帝乙之子。

  • 周朝和商朝为何前赴后继灭绝东夷?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看一下东夷为地理位置,这是非常关键的。位于华夏(就是当时商周时期)的东部地区,黄河、长江的下游,地处平原,土地肥沃,非常适合人类生存发展。商周建国之后,就那么大地盘,随着国家和人口的发展,向外扩张是必然趋势,最合适的就是东夷地区。再者,从上图就可以看出来,另外三方的势力相对较大,并且后方都还有退路。

  • 世代被殷商欺凌,弱小的西岐为何能够灭掉强大的殷商而开周王朝八百年基业?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一锤定音的答案如下:1,在人类社会意识形态里面,凡是单独追逐利益,而不讲人文主义精神的虚假文明,迟早都会下台甚至某段时期就会直接消失。比如所谓西方的三大(物质)文明古国,突然间不明就里地消失殆尽而无踪无影了。究其原因还不是此种所谓的物质文明,不符合后世文化人性思维意识形态的和谐平稳发展下去。2,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