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对外战争胜率高?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对外战争胜率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62 更新时间:2024/1/17 8:06:47

在中国古代评价一个帝王的功绩和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对外战争的输赢和国家的疆域。例如汉朝时期,汉武帝北击匈奴,强大的匈奴被打的分崩离析.漠北草原和西域诸国纷纷臣服于汉王朝。在唐朝更是达到了巅峰,疆域一直延伸到中亚地区,中华文化传遍四周,各国纷纷臣服。但是提起宋朝,很多人就会嗤之以鼻,认为宋朝文化经济繁荣可是在武功方面不如汉唐。实际情况是,看似弱小的宋朝实际上在对外战争上是中国古代胜率最高的国家,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要从宋朝立国之初的局势说起,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不得不起兵起义,最后夺得后周的皇位。赵匡胤也是一个能人,东征西讨之下结束了自唐朝开始的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但美中不足的是北方最重要的燕云十六州,被后晋石敬瑭献给了契丹辽国,这个遗憾一直延续到了北宋灭亡。

建国之初先天不足的宋朝,面对北方同样虎视眈眈的辽国,这两家基本上就没停下过战争,就算之后在宋真宗时期签订了“檀渊之盟”双方没有大规模军事冲突之后,私下里的小冲突也是频繁发生。在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了西夏国又给宋朝北方边境更多的压力,可以说宋朝自建国以来战争基本上就没停过。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对金钱的消耗是极其严重的,北宋要面对北方两个游牧民族政权,其中对经济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恰恰最幸运的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业气息最浓郁的一个朝代了,宋朝时期经济非常繁荣。得益于强大的经济体系,北宋军队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在北宋军队里各式各样的武器非常多,例如造价昂贵的神臂弩和早期热武震天雷等等。可以说是北宋对外战争就是靠着自身强大经济和科技在可以屹立不倒,这些如此昂贵的装备再后来的几个朝代也没几个能玩得起的。

宋朝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就是他的朝廷体制和思想,吸取了唐朝灭亡武将藩镇割据的教训,宋朝制度重文轻武,设置了很多文职官员来限制武将,武将在朝堂地位上也远不如文官。这就造成了北宋军队对外一直很保守,主动出击的次数很少,仅有的几次效果也是非常的不好。因为北宋的体系注定了武将无法发挥出军队全部实力,所以在除了开国前几代皇帝之外,北宋对外战争一直是防守的一方。

为了防止武将做大,北宋在军队出征时都会派出监军来监视主将,监军主要都是宦官担任,这些人往往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严重影响了主将和宋军将士的发挥,所以出征多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如果作为防守一方的宋军就可以最大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往往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依托城墙防守的宋军多是以胜利告终。最有利的证据是,南宋是蒙古帝国损失军队最多的地区,蒙古可汗蒙歌也因为攻打南宋导致自己阵亡,由此可见宋朝军队防守能力是多么的强悍

在面对游牧民族军队的时候,宋朝军队是完全有能力抗衡的,只是军队与国家领导者昏招连出葬送大好局势,最后以至于皇帝被俘妻女被辱,百姓了流离失所,国家灭亡。

胜率最高的是武则天建立的武周王朝。

说起中国古代各个王朝的战争胜率,汉朝因前期外患难以平定,胜率为75%。而唐朝(不计武周),前期战争胜率很高,但自安史之乱后满目疮痍外战屡败不止,导致总体胜率仅在55%。宋朝,虽然给人一种较弱的感觉,但它的战胜率却在70%。元朝在统一之后对外战争大多失败,胜率仅为40%。而明朝战争胜率为77%,清朝由于晚期全面溃败导致对外战争胜率只有30%。

但有一个王朝,它的战胜率竟高达80%。它就是武则天的大周王朝,史称“武周”。如果不把武周计入唐而独立出来,那么它就是历史上当之无愧战胜率最高的王朝。武周对外战争共26次,获胜21次,胜率为80%。

692年,安西之战。结果:胜。

武则天派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彻底结束唐与吐蕃反复争夺安西的局面。

《旧唐书本纪卷六》:冬十月,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镇。

693年,“亚洲大战”。结果:5胜。

长寿二年(693年)西突厥联合吐蕃、后突厥、窒韦4国大军一并入侵武周,总兵力近200万,武周全国一片恐慌,而武则天却坚决不出逃,她派王孝杰与吐蕃和西突厥联军作战,韩思忠与西突厥阿悉结泥熟俟斤部落及突厥施质汗、胡禄屋阙部交战,李多祚同后突厥和室韦交战。

次年(694年),李多祚击败后突厥默啜可汗与室韦,二月,王孝杰在泠泉及大岭击败吐蕃孛攵论赞刃、突厥可汗子,杀吐蕃、西突厥各30000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亦于次年二月大破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胡禄等,杀敌10000余,继而攻陷吐蕃泥熟没斯城。经过一年多的苦战,5个场次的战争武周皆胜,威震八荒,万国臣服,200多个国家为之建立“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位居世界三大纪功柱之首,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甲戌,默啜寇灵州,室韦反,遣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击破之……二月,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孛攵论赞刃、突厥可汗子等于泠泉及大岭,各三万馀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破泥熟俟斤等万馀人。

《新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突厥》:“其明年(长寿二年),西突厥部立阿史那子为可汗,与吐蕃寇,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与战冷泉、大领谷,破之;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又破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胡禄等,因拔吐蕃泥熟没斯城。”

695年,灭后突厥之战。结果:胜。

正月,武则天王孝杰攻打后突厥;十月,后突厥默啜可汗请降并归附武周,被册封为“归国公”,并授予大周左卫大将军一职,协从武周作战。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正月丙午,以王孝杰为朔方道行军总管,击突厥。十月,突厥默啜遣使请降,太后喜,册授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696年,素罗汗山之战。结果:败。

此战武周大败,论钦陵要求武周罢免安西四镇驻兵并瓜分突厥十姓之地,签订和约。武周坚决不许,并采用离间计诛杀论钦陵。

《新唐书本纪卷四》:王孝杰、娄师德及吐蕃战于素罗汗山,败绩。

696年,檀州之战。结果:胜。

契丹发动营州之乱,进围檀州,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将其击退。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尽忠录自称无上可汗,据营州,进围檀州,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却之。

696年,黄獐谷之战。结果:大败。

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等及契丹战于黄獐谷,契丹假意投降,设下埋伏,武周大败(一说全军覆没)。

《新唐书本纪卷四》:八月丁酉,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等及契丹战于黄,败绩。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丁酉,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与契丹战于硖石谷(西硖石谷,亦名黄獐谷),唐兵大败。

697年,东硖石谷之战。结果:败。

王孝杰率领精兵孤军深入契丹内镜,战于东硖石谷,以少敌众,苏宏晖所率领的主力军不至,故败,王孝杰坠谷而死。

《旧唐书列传卷四十三》: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

《新唐书本纪卷四》:王孝杰及孙万斩战于东硖石谷,败绩,孝杰死之。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二》:春,三月,戊申,清边道总管王孝杰、苏宏晖等将兵十七万与孙万荣战于东硖石谷,唐兵大败,孝杰死之。

697年,灭契丹之战。结果:胜。

娄师德,沙咤忠义攻打契丹,杨玄基掩其尾,契丹大败,首领被杀,契丹亡国。

《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九》:神兵道总管杨玄基率奚军掩其尾,契丹大败……张九节为三伏伺之,万荣穷,与家奴轻骑走潞河东,惫甚,卧林下,奴斩其首,九节传之东都,馀众溃。

698年,赵州之战。结果:未分胜负。

沙吒忠义、狄仁杰率军攻打后突厥,然而敌军撤退,未能交战。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沙吒忠义等但引兵蹑之,不敢逼。狄仁杰将兵十万追之,无所及。默啜还漠北。

699年,攻契丹余党,结果:胜。

武则天派李楷固、骆务整攻打契丹余党,完全平定。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使将兵击契丹馀党,悉平之。

700年,洪源谷之战。结果:6连胜。

唐休攻打吐蕃,六战皆捷,吐蕃大败。

《新唐书本纪卷四》:丁酉,吐蕃寇凉州,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败之于洪源谷。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乃被甲先陷陈,六战皆捷,吐蕃大奔,斩首二千五百级.

701年,相王李旦攻打后突厥,然而敌军撤退,未能交战。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突厥默啜寇边,命安北大都护相王为天兵道元帅,统诸军击之,未行而虏退。

702年,茂州之战。结果:4连胜。

陈大慈与吐蕃赞普赤都松赞交战,四战皆捷,吐蕃大败。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戊申,吐蕃赞普将万余人寇茂州,都督陈大慈与之四战,皆破之,斩首千余级。

703年,攻始安獠之战。结果:胜。

武则天派裴怀古攻打始安獠,敌军不战而降,南蛮皆归附,岭外悉定。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始安獠欧阳倩拥众数万,攻陷州县,制以怀古为桂州都督,怀古才及岭上,飞书示以祸福,倩等迎降,归所掠货财;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皆来款附,岭外悉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要给中国投原子弹,为什么杜鲁门不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950年朝鲜半岛战争爆发,其实本身就是朝鲜半岛内部自己的内战,北朝鲜声明是南朝鲜军队非法越过三八线,所以自己才进行反击的,但是苏联解体后解密了这场战争的资料,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得到斯大林同意后发起的,也就是说在开战之前,北朝鲜是去征求过苏联建议并得到同意的。南北朝鲜半岛地界划分是1945年美国跟苏联

  • 二战后为什么东西德之间没有发生战争而南北朝鲜却发生了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之前,东西德全称是德意志共和国,这在历史上同属一个日尔曼民族,本身民族之间没有分岐,恰恰正是二战的失败,苏联当时攻占柏林的时候,就意欲将德意志收入版图,从而进一步控制整个欧洲。可美国不干了,说什么美英法盟军在二战中为夺取胜利也是功不可没,没有盟军的西线作战,苏联莫斯科反击战能顺利成功吗?于是美苏

  • 李奇微军事能力比麦克阿瑟强?杜鲁门为什么要换他去朝鲜呢?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杜鲁门为什么要用李奇微换下麦克阿瑟?是因为李奇微的军事指挥能力比麦克阿瑟更加出众吗?并不是!撇开彼时的世界政治格局、单纯从军事角度而言,麦克阿瑟“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的设想其实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与美国更加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如果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中国将被迫、不得不

  • 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陆军和美国陆军永远都不会忘掉,1952年10月14日这一天。那一天炮火过后根本不可能散去的硝烟和石屑粉末遮蔽了整个天空,以至于让参加过第1天战斗的幸存者都以为是个阴天,其实那一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范弗里特为了迷惑中国将领,直到10月16日他还在搞了场两栖登陆作战演习放烟雾。以至于当上甘岭之

  • 十四年的越战当年是如何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题主说的十四年越战,应该指的是1979年起的中越自卫反击作战与1984年开始的“两山轮战”,中越战争从1979年打响至1989年结束,总共耗时十年,后续还有长达四年的边境零星战斗,直至1993年中央军委下达轮战部队解除对越防御作战任务,改由边防部队正常驻防,所以总的算来应该是十四年

  • 周武王灭商最后一战叫什么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是牧野之战。周文王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姬发即位,也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姜太公为师,做自己的助手,继续整顿内政,补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王。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时候,周武王听到间谍汇报,商纣已经坏蛋不得了了,因此发兵五万,去攻打商纣国都朝歌。在离朝歌不远的牧野之战,纣王亲自率兵防守,结果有些兵好大臣都不

  • 周朝的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是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的历史阶段。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三十五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

  • 夏、商、西周的建立及灭亡时的国君。(6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夏:禹、桀,商:汤、纣,西周:周武王、周幽王。本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的史实。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灭亡时的国君是桀;商朝的建立者是汤,灭亡时的国君是商纣王;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灭亡时的国君是周幽王。1、夏朝暴君桀: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

  • 历史的土耳其军队打过什么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以前的土耳其人相当厉害,奥斯曼帝国雄霸欧亚非大陆,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当时奥斯曼帝国向西一直杀入意大利,威震欧洲。向南控制了北非地区,向东名义上统治这个中东地区。总之,这是一个尚武民族。当然,近代它变成了西亚病夫,战绩差了十万八千里。近代最有名的就是一战的加里波利之战,又称达达

  • 夏朝在何时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存在太康失政的问题),400多年,后为商朝所灭。夏朝历史在夏朝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