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形态,是由主bai战武器、军队编制、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等战争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形式和状态。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指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在特定组织结构下形成作战能力的作用机理,其外在表现一般是军队战斗力基本要素获取和发展战斗力的形态样式。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就是将人、武器装备、军队编制等要素以一种新的形态样式组合,以推动战斗力升级,是战争形态演变发展的内在本质,是决定战争形态的关键特征要素。
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
战争的演变人力化战争:最早的打仗方法,武器十分简陋,靠人海战术,哪方人员多哪方就占有绝对优势。可以推至(公元前300年)春秋战国时代以前。火药化战争:秦时(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炼长生不老药,无意间发明出火药,且发现火药在狭小的空间燃烧时会发生爆炸形成巨大的杀伤力。在之后的上千年里火药成为了各国主要发展的军事武器。机械化战争:其原理是利用机动力将武器运用到海陆空,达到迅速有效的平面或立体化作战。此时人类已正确的认识到科学在战争中的必要性,并已开始运用。是一战和二战时的主力武器。信息化战争: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人类已成熟的可以利用电磁来进行通讯,获取情报,控制机械,以及干扰敌方。是现在至公元2100年以前各国的主力武器。智能化战争:在各国的科学竞赛的不断发展的刺激下,人类在公元2100年之后已慢慢掌握智能化。智能化战争主要是为了让战争机器有条件反射性反应,而机器会对环境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动作或程序。但主电源依然被人类控制,防止智能机械有造反之内的举动。之后因人类担心武器的化合物对地球的生态造成影响,各强国都开始着手太空武器,太空武器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太空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元2500年后世界各列强国开始在太空离地球近的行星上建立军事基地。水可被分解后进行聚变微型核反应。反物质技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人类已完全解决了能源问题。人类对地球的生态保护已有了成熟的认识,强国之间的战争将逐渐不会在地球上进行。以地球最近的行星-月球,将成为列强国的主要战场。全战场实事无人战争,也被成为人道主义战争。败的一方赔钱或割让太空领地……原著:岑靓赢耀
冷兵器时期,热兵器时期,现代化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