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争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争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51 更新时间:2024/2/20 21:23:23

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非史称的“凡尔登绞肉机”莫属。此战役,法军损失55万人,而德军损失近44万人。此战使德国预定在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破产,它是一战的转折点,德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协国军队从被动转为动。法金汉本想把法国的血流,事实德国的血也快流光了,此役因双方伤亡巨大,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下面苍茫大地简介此次战役的经过。

奇输掉恩河战役后,任的德参谋总法金汉对1915年的作战构想是西守东攻,击败俄军后再西进,但英法在西线的局部进攻大大牵制了德军有生力量,使德在东线无足够兵力击败沙俄。法金汉重新调整部署,放下东线,师西进,想流光法国的血。

1915年底,奥德部队新盟友保加利亚一起,击败了巴尔干的塞尔维亚,迫其残部在希腊寻求庇护,沙皇败北后仍晕头转,德军把将近五十万军队西调。1916年初,德施利芬计划破产,法金汉提出东线防御,在西线重点对法军右翼依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这次行动计划称为“处决地”,目的是进攻法国打算死守的军事要地,钉死法军全部兵力,然后一网打尽,逼其投降,让法国把血流尽!

凡尔登是英法战线伸入德军防区的突出部,威胁到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它南侧面对米耶尔反突击部,穿城是默兹峡,东面是默兹高地的岩石陡坡,前面是肥沃的沃夫尔平原。凡尔登战线位于默兹高地之上外围堡垒前5里处,德法交战多次,未能得手,如此次拿下,必将极大打击法军士气,同时也打通了德军进入巴黎的通道。

德军先发制人,担任进攻的是皇威廉任令的第五集军,辖7军19师,有火炮1200门(最牛的是420毫米的攻城榴弹炮,机170架,后来增至50个师,占西线一半兵力。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正面宽112公里,纵深18公里,由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四道由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坚固阵地,居高临下,由法军第三集团军防守,5个师守北面,3个师守东边及东南面,另三个师配在南面作预备队。

1816年1月,法金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悄悄集结重兵于凡尔登,面却向香贝尼增兵,造成假象,法军总司令霞飞果然上当,等德国法金汉完成大规模集结时,霞飞才慌忙下令增兵凡尔登,到2月21日,德军发动进攻时,法援军才到两个师。

21日7时德军总攻开始,为隐蔽主突方向,炮群以每小时十万发以上的密度在40公里的正面倾泻炮弹,持续12小时发射二百多万炮弹和燃烧弹落在凡尔登周围23公里的三形地带,航空兵也加入战团轰炸,力图造成死亡地带,然后由第五集团军发起攻击,当天就占领第一线阵地!德军又从东面突破关键的杜奥蒙堡垒,凡尔登法军防线危在旦夕,霞飞调集一切可动用的陆空军,准备在凡尔登决战。德军攻势如潮,2月25日,贝当来到前线,他首先建了一条督战线,过线者格杀勿论!法军沿巴勒迪克至凡尔登的公路迅速投入七十一个师。两个猛人上了拳击台。

法军援军到达前,法国守军十分艰苦,法军只有10万人,大炮270门,德军有27个师,千门大炮,但守军歹挺住了,等法国援军赶到后,双方开始了拉锯战,德军先机已失。3月6日,德军二次进攻,贝当下令死战,阻止了德军的进攻,绝不让他们从这里通过成了所有法军的共同意志。这时贝当被提升为集团军司令,尼韦尔接替在凡尔登的指挥,对拼到4月,双方兵力已旗鼓当,德国首次使用毒气弹仍未能突破防线,双方炮仗中法国炮手无意中击中了有45万颗大口径炮弹的德地下弹药库,德军所有381毫米、419毫米大炮被摧毁。皇太子建议法金汉休战,但因法军伤亡重大的乐观情报误导作用,法金汉下令发动最后的进攻。6月,德国发射11万发毒气弹,阵地仍无大突破,在十个月中光德法两军发射的炮弹就多达四千多万发。

此时,东线沙俄已组织了六十个军,7月,英法联军为配合凡尔登战役,在索姆河发起进攻,凡尔登法军也开始发动反突击,德军被迫在凡尔登转入防御。

到十二月中旬,法军把战线推到战役发起前位置,俘德军一万多名,缴火炮一百多门,凡尔登战役终于落幕,德法双方伤亡近百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第一次中英战争发生在哪年?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英两国间的第一场战争无疑是鸦片战争,而战败后的中国,自此进入到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遭列强的欺辱。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因为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百余年,中英之间便曾兵戎相见,而获胜方则是中国。这场令国人扬眉吐气的战争,正是发生在1636年的明英战争。01战争缘起早在明

  • 夏、商、周三朝的战争规模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一、夏朝的战争规模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是夏王朝,以目前的考古学研究来说,二里头遗址被主流学术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二里头遗址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按照人均占地面积150平方/人的标准计算,有专家因此推测二里头遗址在鼎盛时期有2万人在此生活。这是夏朝的都城大概的人口规模,很明显在夏朝,人是非常少的,史书

  • 有史记载的第一场战争是谁挑起的又是为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往往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存所以参与资源的争夺,古时候的战争最为明显,资源包括了更适合生存的土地,人口,然后延伸到社会地位食物矿产技术乃至于心理上的优越感等等,还有就是打压其它阵营之类的,至于第一场战争的定义无从考究,从联盟到国家到集体再到个人又何时不是在战争中,一切只为生存延续然后更好的生存延续

  • 介绍一下商汤灭夏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夏桀。是个很残暴的君主。好像跟大禹有血缘关系。当时他称自己是太阳。老百姓说“如果你是太阳,那么我们愿意跟太阳一起灭亡”然后有一个比较好的领导叫商汤的,挺受属地百姓爱戴。夏桀向杀他,他也想当更大的官,然后就揭竿而起了。获得了百姓的支持,直接杀到王宫,把夏桀给灭了。然后就当了皇帝。几百

  • 禹建立了夏,标志了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时期,算不算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如果是,那是不是可以说老子的“无为而治”是谬论?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上述问题,我认为禹建立了夏朝,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论定的,当时的春秋时期,是一个诸侯混战的时期,而老子的观点“无为”,意思是呼吁当时的统治者,偃旗息鼓,停止战争,为中华浩土增添一份宁静,一份随性。这对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说是一种进步,在经历过父系社会的原始社

  • 中国各阶级出现的时期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先是原始社会这可能无从考究,之后是奴隶社会其标志有1.社会形态的标志:国家的出现,夏朝建立2.生产力的标志:青铜器时代到来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而这尧舜禹时代是在逐步向这些形态发展,禹把王位传给儿子,代替了禅让,标志了奴隶社会的形成。1标志是铁器的使用。生产

  • 为什么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有了最高统治者,建立了世袭制2.阶级产生,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3.有了国家机器,军队,监狱等能想起来的就这3点

  •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a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反映了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是以夏商周三族为主体经过长期血缘交汇形成的

  • 退避三舍 围魏救赵 风声鹤唳 破釜沉舟分别是什么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出自城濮之战;围魏救赵:出自马陵之战;风声鹤唳:出自淝水之战;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城濮之战,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马陵之战

  • 具体说出牧野之战的发生时间、人物和地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时间: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人物:周武王,商纣王地点: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战役特点:杀人一万还是难免自损三千原因:夏朝的衰败,使人民起来反暴政影响意义:牧野之战结束了商六百多年的统治,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