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两宋时期,西夏为何能够在辽、宋和金国的夹缝中生存那么长时间?

两宋时期,西夏为何能够在辽、宋和金国的夹缝中生存那么长时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4/2/24 1:06:52

各国自有各国的生存之道,西夏能存在如此长的国运,除了地理位置因素党项人的善战外,我认为还有两点至关重要。

一、三国鼎立的均势辽、、夏,和金、宋、夏分立对峙,其实也是一段三国鼎立的格局。

既然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很多程度就是一种势力均衡或相互相互制衡造成。

这在辽宋夏对立时体现的十分明显。

北宋北伐契丹失败,契丹南下也最终以和谈收尾。西夏从北宋统治下独立,北宋多次用兵也失败,辽夏战争双方也各有胜负。

从实力上来说,在一定的时期内,任一国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消灭另一国,这是实力均势造成的。

而当三国分立局面彻底形成时,再想去打破就更难了,因为一国可能同时面对两个敌人。

二、西夏灵活的外交政策这在西夏独立之初体现的尤为明显。

继迁时代开始,党项人对北宋是时叛时附,打不过时就投降归顺,有点实力时就反叛提要求,北宋的优柔寡断和“以夷制夷”政策,促使西夏一步步壮大。

李元昊时也是如此,他实行依辽抗宋的政策,主动对辽称臣,换取辽国的支持。而辽国也充分利用西夏,挟夏诈宋,这使得北宋时刻担心里面受敌。

在外交上,北宋被束缚了手脚,加之那些仁义伦理,使得北宋不敢撕毁订立的和议,一面背上背信弃义的恶名。

但是西夏和辽国对立所谓的和议可没有这些包袱,想毁约就毁约,想重订新约就付诸行动。

如辽国曾挟夏诈宋,迫使北宋重订澶渊之盟的条件,再次增加岁币,史称“庆历增币”。

李元昊更是反复无

当西夏和辽国出现裂痕,第一次辽夏战争爆发时,李元昊立刻和北宋议和,摆脱里面对敌的困境,而面对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机会,北宋最终选择两不相帮的和稀泥政策,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

在整个两宋时期,宋代的外交都是一塌糊涂的,比之西夏差远了。

北宋曾有河湟拓边的行动,效法汉代断匈奴右臂的行为,在西北动手,消灭西夏。这个战略几进成功,西夏被打的离灭国不远,但是由于北宋联金抗辽,灭辽后引来了金,打破了均衡,辽宋夏并立的局面很快又被金宋夏并立的局面取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北宋GDP占全球的75% ,为何还是打不过北方的西夏、大辽和金?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古代的GDP统计方式既不靠谱也不科学,在世界占比更是胡扯。其次,GDP高低和战斗力没有直接关系。就比如现在美国GDP秒杀俄罗斯,但是你让这俩国家冷兵器PK一下试试看谁打得过谁?经济强大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自身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而且也没有强敌大范围入侵,所以相对来说发展经济比较容易,而大辽和金本

  • 宋与辽西夏金元的战争总体上说,败多胜少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重文抑武是表面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太宗之后经济高度发展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对外一味忍让,很多实惠是宁予外族不予家人。一个经济上强大,但人心涣散的国家在敌国看来就是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不抢白不抢!

  • 高丽和辽宋在当时是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高丽的话对宋基本上是友好关系,对辽国来说,高丽和辽国不断发生战争。10世纪初,位于今中国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崛起。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个部落后称帝建契丹国(后改国号辽)。922年,耶律阿保机派特使到高丽送骆驼、马匹和毡。高丽于925年遣使对契丹进行了回访。926年契丹灭渤海国后,两国开

  • 辽,金,西夏,后金,算不算都是女真族?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辽”,朝代名。公元916~1125年。后梁贞明二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称帝(太祖),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天显二年耶律德光(太宗)改国号为辽。辖境东北到今日本海,南到河北、山西,北到外兴安岭、鄂霍次海,西及天山。其与北宋长期对峙。耶律延禧(天作帝)保大五年为金所灭。“金”,朝代名。公元1115~123

  • 夏朝灭亡的原因,商朝灭亡的原因,西周灭亡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纣王昏庸无道,沉迷美色,乱杀大臣,众叛亲离。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帝乙少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帝辛因其母为正后,故得以立为嗣子。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

  • 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古代史上的一系列的征服与扩张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会带来一系列影响比如国家经济的萧条国民的流离失所但是弱肉强食落后了就要被挨打战争让人类学会了进步。。因为只有你更强了才不会被人侵略多为统治者权利欲望的延伸,如隋炀帝征高丽,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也有靖安边境的卫国战争,如汉三伐匈奴,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积极方面:促进内部团结,促进科技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消极方面;生灵涂炭,劳民伤财征服和扩张本无可厚非,成功是英雄,失败为鬼雄。真可谓是求仁得仁!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同意,因为虽然在征服和扩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紧急]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古代史上的一系列征服与扩张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一方面这些战争当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战乱、杀戮、饥荒等灾难(当然要考虑历史条件不可与近代侵略战争等同),是非正义战争,另一方面客观上扫平了各国之间的障碍,促进了各区域经济文化交流汇合,为之后的繁荣奠基。

  • 《中华上下五千年》里的每个朝代发生的事件的名称、时间和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少康中兴少康商朝:盘庚迁都盘庚西周:分封诸侯武王姬发,周公东周:平王东迁周平王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国商鞅变法商鞅,秦孝公赵国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嬴政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董仲舒东汉:党锢之争外戚与宦官曹

  •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从古到今,世界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大致有以下几种统计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56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共发生过366次,平均每年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包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就有87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