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商代的酒度数能达到多少?商人酗酒真的是导致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吗?这可信吗?

商代的酒度数能达到多少?商人酗酒真的是导致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吗?这可信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1/19 18:05:57

(商代酒器)

商代的酒,大概还没达到靠蒸馏提高酒精度的阶段。但也千万别小看了那个时候的酿酒技术和规模。殷商自己人和周族的首领,都认为奢靡淫佚、酗酒无度是商亡的重要原因,不是没有道理。

一,目前所知的中国酿酒历史,可追溯到距今9000年前河南贾湖裴李岗遗址的陶片,经对残留沉淀物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其具体化学成分,与现代稻米、米酒、葡萄酒、蜂蜡、葡萄丹宁酸包括山楂的化学成分相同。表明这些陶器盛放过以稻米、蜂蜜和水果为原料混合发酵而成的甜酒。学者认为,这种甜酒,可能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米受潮发芽生霉菌,由微生物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这种酒的酿制,无须太复杂的技巧。二,甲骨文的“酒”字,写为左“酉”右“彡”。就是说,殷商之人认为“酒”不是“水”,而是一种能够自行生长变化的神奇东西。商代酿酒业,已由谷物天然酒化进入人工培植曲蘖发酵阶段。《商书.说命下》佚文载商王武丁之言云:“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河北藁城台西商代中期遗址发现的一处酿酒作坊,陶瓮内发现8.5公斤白色水垢状沉淀物,经化验分析,确定为曲蘖,即酒曲。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亦有酒曲出土。用酒曲发酵造酒,产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酒的质量也能比谷物自然发酵酒化大大提升。三,商代酿酒业已然达到相当规模。著名商代史学者宋镇豪说,当时的“酿酒作坊林林总总,不仅王都有,地方也很多,有属王家的,也有属各地贵显阶层的。”郑州商城东南郊商代遗址,发现了一大片建筑,当为商王都的王家酿酒作坊。里面有相当多的大口尊,通高大都在30厘米以上,器表有烟炱痕,器内粘有白色水锈状物体,应为酒类挥发后的沉淀物。日本学者林巳奈夫说,凡商代28厘米以上的釉陶有肩尊,都是用来酿酒的容器,其器形即甲骨文“酉”字之由来。后来,盛酒器“酉”字又被“卣”字替代,但卣的容量显然小些,通常指在24-35厘米的喇叭口有肩的圈足青铜尊及截头有肩尊(亦称鼎)。这些酒器容量可达5公斤以上。河北藁城商代遗址的酿酒作坊里,排放了46件陶器,以瓮和大口罐占多数,还有、尊、壶、豆、“将军盔”、漏斗等。4件大口罐内分别装有桃仁、李核、枣、草木樨与大麻子。此处应为商代贵族的酿酒作坊、尊、壶、豆为储酒及品酒之具;陶瓮是曲蘖发酵制酒之容器;“将军盔”可能是蒸煮酿酒原料之具;漏斗用于灌注酒;大口罐内的果仁等是酿制果酒的原料。四,目前没有商代蒸馏酿酒,以提高酒精度数的直接证据。但说那个时候的酒,不过如家酿的米酒一般寡淡,也肯定不对。甲骨文里,即记载了5种酒10多个品类

1,酒,甲骨文为左“酉”右“彡”,是后来“酒”的本字,泛指粮食白酒。“酉”是盛酒之器,甲骨文中亦通假为酒字。

2,醴,甲骨文为左“酉”右“束”,指稻米酿制的浊甜酒。醴,本为一夜酿成的米酒,所以“味至薄”。但商代的这种左“酉”右“束”的醴,则是用束茅过滤的米酒,质量和度数都要高于一般之醴。《周礼.春官》和郑玄对此的解释可作参考。3,鬯(chàng),指用黍酿制的酒,为商王贵族之专用高档礼仪酒,以“若干卣”为计量单位,装入高级青铜酒器。鬯酒又分为鬯和郁鬯两类鬯为黑黍酿制之酒;郁鬯则为和入郁金香草的香鬯。《周礼》记载,制作郁鬯由专门的“郁人”负责调酒,在其之前有专门的“肆师”和“鬯人”分管制作香料和鬯酒。甲骨文中,有“鬯小臣”之官职;还记载,郁鬯有特定的铜酒器捣筑郁草用玉石臼和杵;煮郁和鬯用;盛郁液用壶;贮郁鬯用卣;献宾用觯;品尝用爵、角,等等。妇好墓出土的多套酒具,当专为郁鬯之用。

4,果酒,如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酿酒作坊,出土了不少成罐的酿制果酒的原料,有桃仁、李核、枣核等,原当是鲜果或干果品,唯因果肉难以保存而仅见其核。

5,药酒,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酿酒作坊,亦出土了成罐的草木樨和大麻籽的制酒原料,草木樨能清热解毒,大麻籽能润肠通便,有祛风、活血通经功效,其仁浸泡酒可治骨髓风毒和大风癞疾等,由此推知当时制这类酒是视作药酒的。五,河南安阳郭家庄、戚家庄、刘家庄,山东滕州前掌大等商代遗址,都出土了盛装含乙醇成分液体的青铜卣。河南罗山蟒张天湖商遗址,出土了密封良好的青铜卣,为有果香气味的浓郁型香酒,每百毫升含甲酸乙酯8.24毫克。商代的酒,酒精含量达到15度应该不成问题。六,商代,酒的消费量应该相当之大。《尚书大传》说,商代社会生活中几乎随处皆见酒,民间“族食、族燕之礼”,须“为酒以合三族”。《诗.商颂》说,祀神祭祖,则“既载清酤,赉我思成”。甲骨卜辞载,求雨、求农业年成丰收于天神“五云”及山川自然神岳、河、等,要不少用酒;祭四方、祭祖先上甲等,仍旧亦需大量酒祭。另外,商王宴飨方国来宾、军戎饯行、战胜献俘、封侯任官、养老教子,等等,都需以酒为礼。从商遗址出土来看,殷商贵族的居常饮食中,酒或为不可缺少之物。《尚书》的《无逸》、《酒诰》等均记载,商代祖甲以后各王,“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史记》说,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只是更变本加厉了而已。商之亡国,肯定是一系列原因的综合作用之结果。酗酒过度,大约只是一个现象,本质反映的是商王贵族阶层的奢靡和败坏。后世君王提出这个作为殷鉴,不能说没有警示意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武丁的简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公元

  • 在史官的记录中,殷商的亡国之君纣王被视作昏君,商纣王真的那么荒唐无道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真的就是如此荒淫无道中国古代史上比较著名的暴君,商纣王绝对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因为他真非常的残暴,并且这个君王不仅没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反而是让商朝分崩离析,是最后一任君王,很多的史书上记载的内容都是关于他的残暴,很多历史迷觉得是不是都是史官乱编,其实这是真的。商纣王出名是因为《封神演义》整部电视剧

  • 纣王为何不惜亡国都要执意要剿灭东夷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纣王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一[1]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似乎商朝的灭亡因为纣王执意剿灭东夷导致的。暂且不说征伐东夷是不是灭商的主要原因。但可足见征伐东夷极大地耗损了商朝的国力。那么既然如此,纣王为何举

  • 费仲向纣王提议杀了四大诸侯,为什么不杀东伯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费仲是个很有能力,很有野心的人。他翻手之间便想到了除掉姜皇后的主意,而且他采用的办法是谋反,让姜皇后根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费仲要除掉四大诸侯,其实也是为了商朝着想!正如他所言,四大诸侯死了,八百诸侯群龙无首,不反叛便好,纵然他们真敢反了,但商朝有闻仲、黄飞虎等人,很快便能将反贼给镇压。看后来的

  • 商朝地方伯侯对天孓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商朝时,国王并不能决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

  • 商纣王的儿子在周武王死后起兵,是怎么被姜子牙打败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末代帝王叫帝辛,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而且商纣王还处心积虑从各大诸侯手中将权力收回,可以说,如果帝辛成功了,他将是仅次于商朝的开国帝王汤的一代伟大帝王。但一般天赋绝伦的帝王,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刚

  • 西伯侯和商朝打了几年的杖才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5年啊!!!!!!先周人物。姬昌(生卒年不详)即周文王,季历之子,西周奠基人。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

  • 商朝时期的西伯侯真的有100个儿子?都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这几个都是真的有史料可查的其余没有考证多数是传说的姬昌百子周文王可考证的儿子有17个:姬伯邑考、姬发、姬鲜、姬旦、姬?#93;、姬度、姬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姬聃、郧叔武、毛叔郑、毕公高、姬葡、姬伯廖、姬虞仲姬伯邑考: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大。母太姒。姬发: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二。

  • 殷商四大伯侯,纣王为什么不敢杀姬昌?姬昌的背景很深吗?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姬昌的西周发展是四大伯侯中最为强盛的,并且他们身后还有竹戎、鬼戎等部落的支持,纣王如果杀死姬昌,这些势力一旦起义造反,那么商朝必亡。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纣王只能将姬昌释放。姬昌当时的西周发展是很昌盛的,而且他的背后还有很多其他部落的支持,如果杀了他,其他的部落肯定会攻打纣王,因此只能放了他

  •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主要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对在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是指在秦统一全国以前的历史朝代,主要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所以该论述正确,本题属于基本概念的考查。春秋末年,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国、燕国实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