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分析商朝的阶级关系

分析商朝的阶级关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68 更新时间:2024/1/24 14:04:39

姐,给我也加几分吧!

商代的最高统治者是商王,商王自称“一人”、“一人”,享有绝对权力。商代王位的继承法为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两制并用,凡子即王位者其父即为直系。周祭中,直系先王及配偶有资格列入祀典,而无旁系先王的配偶。到商代后期更有“大示”(直系先王的庙主)及“小示”(旁系先王的庙主)之分别,祭祀“大示”的宗庙为“大宗”,祭祀“小示”的宗庙为“小宗”。这种家族中祭祀上的差别,正是商代宗法制度的表现。

卜辞中商王亲属称谓有祖、妣、父、母、兄、弟,且有“多祖”、“多妣”、“多父”、“多母”之称。先王的配偶称妻、妾、母、与商王有血缘亲族关系的有“王族”、“多子族”。这些宗族同商王形成亲疏不同的宗法关系,他们构成“百姓”的主体,而为首的是商王自己。

官制

商王以下的统治机构,分“内服”“外服”,即王畿内与畿外之地方两种。《尚书酒诰》中有“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结合卜辞的记载,商代的官制在畿内大致有:负责政务的尹、多尹、臣。臣又有王臣、小臣、小众人臣、管理耕藉的小藉臣、管理山林的小丘臣、管理车马的马小臣等等。武官有多马、多亚、多射、多犬、五族戍等等。史官有作册、多卜、多工、巫、祝、吏等等。王畿外为商代之“四土”,这些地区散布着许多“服王事”的方国及部落,为商代的侯、伯。卜辞及献中有攸侯、杞侯、周侯、犬侯、先侯、侯虎、侯告及宋伯等等,他们不仅要臣服于商王,还商纳贡,负担劳役及奉命征伐。有关商代官制的材料不多,尚需进一步探讨。

军队

商代军队以师为单位,卜辞有“王作三师,右、中、左”。“三师”为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三军。虽然每师的具体人数尚未见有记载,但从商代的征伐战争规模可知一二。征招兵员有时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战争时间有的长达几个月,杀敌亦有千百人。另外,商王的大规模田猎活动也相当于一次出征,并通过狩猎训练军队。

商代军队包括车兵及步兵,作战方式普遍使用车战。考古发掘中发现不少商代车马坑,殷墟小屯C20号墓中出有一车四马三人以及三人使用的三套兵器,可知一兵车载三人。小屯宗庙遗址前的祭祀坑中还发现象征军队阵式的葬坑,包括两个方阵。一阵为步兵,有三百人左右;另一阵有兵车五辆。部分列左、中、右三组,与卜辞记载相符。车战中,射手以弓箭为武器,墓葬里还有大批青铜兵器如戈、矛、镞、钺及胄等。

平民和奴隶

商代的平民和奴隶由众、刍、羌、仆、奚、妾等不同身分的人组成。卜辞有众、众人,是商代的自由平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战事时还被征参加作战。商代奴隶的来源是俘虏,卜辞中有“获羌”,即从羌方俘获来的奴隶。“多羌获鹿”,可知羌人用于农田劳动及狩猎活动。奚、妾大概为女奴隶。奴隶的另一个来源是罪犯,《说文》中之“象罪人之在屋下执事者”,即为来自罪犯的奴隶。

人殉和人祭

商代的奴隶,不仅要从事各种劳役,而且可以任意遭杀戮,甚至用以殉葬或祭祀祖先,其数量很大。殷墟侯家庄大墓中的殉葬者,约四百人,仅武官村大墓中就有殉葬者近百人。其中有被反绑及砍下头的殉人。殷墟还发现有很多人祭的遗迹,在一批排葬坑及散葬坑中,有被杀的无头人骨架及人头骨。此外,宫殿建筑、宗庙以至一般居室的基址中,也都发现有人祭遗址。卜辞中亦有大量杀人祭祀的记载,其中最多一次杀祭者达五百人。人祭的手段包括砍头、肢解、焚烧等。被杀者多为俘虏,其中又以羌的数量最多,此外还有仆及少数的妾等。

刑罚

商代的刑罚有伐(砍头)、扑、墨(即黥刑)、劓(用刀割鼻)、宫(宫刑)、刖(用刀或锯割去腿)等,后世的五刑在商代即已有之。卜辞中有不少关于刖刑的记载,一次受刑者达数十人及百人。殷墟曾发掘出戴梏的男女陶俑,男俑双手梏在背后,女佣双手梏在胸前。“执”字,即人跪地手戴梏形;“圉”字,即方框中之人跪地戴梏,意为牢狱;还有王命小臣“作圉”,即建造监狱。

方国各族

在商王朝的周围,还聚居着许多大小民族,即“多方”、“多邦方”。商代自武丁时期起,曾长期大规模对外族外邦作战,先后征服了多方及其他小国。征服后的各方国除对商王表示臣服外,还需负担诸如防边、进贡、纳税、征伐等项义务。

商王为抵御外族外邦的侵扰,亦为扩大自己的领土,掠夺奴隶和财物,经常向外族征伐,尤以武丁及帝乙、帝辛时为盛。武丁对羌方、土方、鬼方等的征伐,卜辞中均有记载。对方国的征伐要征集众多的兵员,时间也相当长。如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帝乙征人方,往返一次几乎历时一年。商王朝经过一系列对外用兵,使疆域进一步扩大,成为“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强大国家。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的商代对应西方的哪个时期?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古埃及后期,古巴比伦晚期。西周亚叙,古埃及晚期。春秋战国时代波斯帝国,希腊诸城邦,马其顿帝国,早期罗马。秦朝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的希腊化国家,早期罗马共和国。西汉帕提亚,希腊地中海沿岸诸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东汉罗马帝国和帕提亚/萨珊波斯。三国西晋东西罗马帝国和萨珊波斯。东晋十六国东罗马帝国,萨珊波斯

  • 中国古代同中欧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蒙古第二次西征时打到了东欧和中欧,与基辅罗斯、匈牙利以及德意志地区部分骑士团交过手。西罗马帝国也曾面临东方而来的匈人的威胁(匈人有可能是被汉朝驱逐的北匈奴余部,但没有决定性证据支持)。如果不把蒙古和匈奴视作中国的话,那么古代欧洲确实没有和中国打过仗,原因就是太远了。古代欧洲向东最远到过北印度(亚历山

  • 为什么现在都说欧洲古代战争是村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我的研究成果真的很有意思,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研究方式是从大数据来研究,这样即使史料有小问题也不会太大影响结论。比如证明西欧中世纪中晚期生产力是中国汉朝的,明朝面积与汉朝差不多,人口1.2亿是汉朝6千万的两倍,西欧五大国面积合起来与明朝差不多(西欧的山区森林在大数据面前不重要,因为中国也有山区森林,

  • 欧洲古代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一、决定希腊命运的马拉松之战二、希波战争的转折点萨拉米斯海战三、亚力山大三战定波斯四、汉尼拔最后的辉煌坎尼之战五、挽救罗马的梅托罗战役六、自由高卢的最后一战七、抗击匈奴的沙隆血战八、高加米拉战役九、扎马战役十、卡莱战役

  • 中国商朝的周朝时候,相对应的欧洲是什么时期?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那时候的古罗马已经是具有文明统治的中世纪时代!!中国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

  • 《封神榜》里为什么一些神仙们非要推翻商朝?商朝统治者做错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请。(一),还原历史。公元前17世纪我国的夏朝后期,夏桀王无道,商汤推翻夏朝建立成汤天下。到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残害忠良,荒淫无道,各路诸候揭竿而起,周武王拜姜尚(吕望)为相开始伐纣,灭纣后建立周朝天下。以上是真实历史之梗概!(二),作者许仲琳是明朝时南京人,他借助这段历史,写了《封神演义》这

  • 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给后世留下什么启示?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夏朝和商灭亡的共同原因主要还是统治者的暴政。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加快了王朝的灭亡。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等战争都是为了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也可以说是奴隶主贵族争权夺利的战争,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奴隶,是正义的战争。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

  • 如何看待周灭商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骐骥十驾链接:来源:知乎原载于《读库1205》,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现为新疆大学教师。这篇文章结合近年考古发掘结果及相关推论(特别是日本先秦学者对于文字传播的观点),结合作者合理想象与推测,还原

  • 中国古代的十大著名战役,究竟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涿鹿之战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面对南方强大的蚩尤部族,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其在涿鹿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战。总的来说,这场战争不仅奠定华夏民族的基础,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二、牧野之战商朝统治末期,周武王率领军队在牧野地区和商朝军队展开激战。这场战争以周武王的大胜而告终,由此

  •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全文是什么咧?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的意思:夏商与西周指中国王朝起源于夏朝,接下来是商朝,商朝之后是周朝的西周,因为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所以记为东周分两段。出处:出自现代学者岳孤峰的《历史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