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系氏族公社又称“父权制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于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相当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男子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由子女继承,男子是家庭和社会的核心,有权支配家庭的财产,并支配家庭的成员,妻子从夫居。出现的社会原因在于妇女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身强力壮的男子转入农牧业和手工业等生产性经济领域,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取得支配生活资料的权利,并将个人的生活资料首先转化为私有财产,进而产生了将财产传给子女的需要和实践。这一历史进程最终以男子娶妻,建立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形式得以完成。人口的不断增加,往往分化为若干个父系家庭公社,仍实行生产资料的共有制,但范围大大缩小。当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开始独立生产和生活时,家庭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制度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父系氏族公社存在的时间,一般认为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和青铜时代的初期。
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和商朝是同一朝代吗?
可以这么说中国历史上可能不存在夏朝在上古的时候,首领继承人的选择采用举荐方式,让贤能之人来接班,史称“禅让”,所以有尧举舜、舜举禹的故事。但是禹死后,这种令人称道的“禅让”却没有继续下去,禹的儿子启打败了公推的继承人,自己做了大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父死子继的家天下王朝夏朝,从此这种王朝模式一直统治中国长达四千年之久。夏朝共传13代,持续约400年,中间还一度被传说中的射日英雄后羿夺取了政权。最后一个夏王桀暴虐无道,商族部落首领商汤乘机而入,推翻夏王朝灭亡,商王朝诞生。这就是人人皆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故事。可是,如果你翻开西方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剑桥中国上古史》,却根本找不到夏朝的章节。这些洋鬼子固执地说,中华文明是从商朝开始的,夏朝很可能并不存在。不可信的史书夏朝不存在?为什么?难道夏朝的故事不是白字黑字地写在历史书上吗?那些外国学者说,这个王朝的历史实在太缥缈,太缺乏证据了。记录夏朝情形的文字,比夏朝的年代如果它存在的话晚了1000多年。最先提到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夏朝存在的,是号称西周初期的文献《尚书》,它里面不止一处都提到了历史上的“有夏”或“夏”。周初著名政治家周公在这部书中说,夏朝本来是顺应天命的,统治的年头也不短,但由于他们的后人表现不好,结果被商朝统治者革去了他们的“命”。不过有人考证,《尚书》中提到夏朝的那几篇文章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伪造的,而当时夏朝已经灭亡将近一千年了。最系统地记录夏朝历史是要数司马迁的《史记》了,可是也不过记载了大禹治水、少康失国、夏桀亡国等几个重大事件,然后把夏王的名字一代一代罗列了出来。此时距夏朝灭亡也已经一千四五百年了。按照历史研究的一般规则,当时人记当时事,这种第一手资料价值最高。像《尚书》、《史记》这样晚了上千年的记载,严谨的学者对其可信度大都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在如此久远的时间里,一段历史很可能被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即使司马迁这么杰出的历史学家也无法保证自己写下的都是真实的历史。找不到证据要想确定史书的记载是否可信,我们就一定要通过考古发掘,找到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的文物证据。过去商朝是否存在也曾经受到质疑。可是后来人们在殷墟不但找到了商朝人使用过青铜器,更找到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也就是商王朝的政府档案,连商王哪一天出门打猎被大雨浇了个透心凉都有记录。于是谁也不再怀疑商朝的真实性。如果夏朝也能像商朝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青铜器和文字就好了。2002年中国保利集团从国外购回来一尊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又称“豳公”)。这可能是目前最早的跟能夏朝扯上关系的文物了。除锈后,这件青铜器上的铭文全部显露,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伟业,但却只字未提到夏朝,让考古学家们相当郁闷1959年,人们在河南的洛阳平原上找到了一个古代都城遗址。4000年前,这里曾经出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建筑,宫殿四周有整齐宽阔的大道,周围生活着两万多名的居民,其规模足以傲视整个东亚地区。这个命名为“二里头”的文明遗址不论时间、地点都与史书上记载的夏王朝一致,考古学家们狂喜,以为夏王朝的遗迹终于面世了。可惜尽管考古学家们奋力挥锹,还是没有找到能够理直气壮地判定为夏朝的任何器物,也找不到任何与夏王朝有关的文字。而且这个遗址距离另一个著名的商朝遗址偃师商城只有6公里,搞不好是个商朝遗址也说不定呢。商朝人不知道夏朝我们说,商朝人推翻了夏朝,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对于这样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商朝人是不是应该在乌龟壳和牛骨头上大书特书呢?按道理说是的,后来的每一个王朝都要把自己推翻的那个朝代贬损一番,说人家怎么怎么不好,然后在吹嘘一番自己的先王多么多么英明,所以才能改朝换代。所以,我们如果能在商朝人的记载中找到有关夏朝的资料,不是也能证明夏朝存在吗?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商朝人似乎根本不知道夏朝的事情。史书上记载,商汤是灭夏建商的开国之君,然而甲骨文中祭祀他的卜辞有680余条,净是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却丝毫不提推翻夏朝这么了不起的丰功伟业。很多甲骨片上还记载了商朝建立以前商人的先王们,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当时他们还只是夏朝的诸侯,可是这些甲骨仍然没有提到任何有关夏朝的事情。甲骨文虽是卜辞,但涉及面极广,几乎包括商王朝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简直可以称之为商代的“百科全书”。但遗憾的是,已经出土的十万片甲骨文,竟然连“夏”这个字都没出现过。时间上紧随所谓“夏王朝”之后的商王朝,其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竟然找不出有关这个前一代“王朝”的任何记载。这不是很荒谬吗?你能想象周王朝,秦王朝,汉王朝等在他们的政府文件和档案中不记载他们的前一代“王朝”的任何情况吗?除非商王朝是第一个王朝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前面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