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商朝活人祭祀甚至王族食人真的是一种常态吗?

在商朝活人祭祀甚至王族食人真的是一种常态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66 更新时间:2024/2/23 2:55:55

好吧,谢谢邀请。

活人祭祀毫无疑问,王族食人也是真的,如果说他们对待吃人如同大餐一般,煎炒黄焖炸等工艺俱全,你会不会很吃惊呢?

殷商的人殉人牲传统和花样其实从远古时候开始,人类就有着活人祭祀或殉葬的传统,在沟通生与死两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带几个活人上路能够说得更加明白的了。

▲人殉几乎与阶级的诞生同步

而殷商明显承袭了这一习俗并“发扬光大”。在商文化中,大到天子,小到贵族奴隶主,死后都是要成为神灵的,当然,地位不同,在天上的等级也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嗜血,以及通过祭祀的沟通来保护后人。

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尚书.盘庚》这是一篇,恩威并用并以恐吓为主的贵族搬迁动员令,盘庚说天上先王会让贵族的先祖先父就会弃绝后代,如果想破坏迁都计划,其先祖先父在天上一定会对我先王说:“请重重地惩罚那些不肖子孙吧!”(由商王代为执行)

由此可见与先祖沟通,假借先祖名义行事是商王的老套路了,殷商搬来搬去,其实就是为了构建新的统治秩序。

▲残忍的人殉直至明朝才彻底废除

这一点从考古密密麻麻的人殉坑就可见一斑,甲骨片多有用活人献祭的记载,其中有记录一次性献祭了三千人,而这显然不会是最多的。

多年的自然变迁和人工已经破坏殷墟遗址,整个商朝共有过多少这样的人祭现场,就无法确知了。这些遗址时代早晚不同,说明人祭的做法曾延续了很多年。它绝不是某位暴君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一个文明的常态。

如果说上图只是血腥,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让你的胃感到不适应。

▲“卯”的字面意思是屠宰并清空内脏之后并对半剖开挂起,类似于挂在在肉架上的猪羊,把人做成这个样子真是难以想象的恶心和残忍。

妇好墓中的青铜里面有一个煮熟的头颅

▲专门描绘用鲜血献祭的字:一座凸起的祭台上,用点表示的血液正在淋漓滴沥下来。

甲骨文中还有许多为祭祀杀人而专门创造的文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很恐怖。

上述情况,你害怕吗?有个人很害怕,这个人就是周武王姬发,因为他的兄长(伯邑考)和爷爷(季历)都被“天邑商”的贵族们拿去做了高级人牲。

《封神演义》里比如炮烙、挖心等专属于商纣王的变态刑罚其实在史书上有所记载,《史记》里面就明明白白地记载过“醢九侯”(剁成肉酱)、“脯鄂侯”(做成肉干)以及”剖比干,观其心”的行为,还有被做成了肉丸子的姬昌长子--伯邑考。

▲方伯长子是个优质的祭品

但换个角度想想,既然有“卯”和水煮人头,那肉酱肉干肉丸是不是人殉的不同手法呢?

当然是的,一个颇有勇略才气且在位数十年的帝王用如此幼稚且荒唐的手法杀人显然不合常理的,仅仅用泄愤来形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因此目睹这一切的姬发不光想报仇,还被人殉和殷商的强大吓得不轻。

呜呼,谋泄哉!今朕寤,有商惊予。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戒乃不兴,忧其深矣!《逸周书寤儆》姬发的噩梦持续不止,每次他从恐惧中醒来,都要派身边的小臣去请弟弟周公来解释梦境,这也是“周公解梦”的渊源。这一次梦到的是自己的图谋泄露而被兴师问罪,在深知双方实力差距的前提下被吓醒。

当然,也没什么可以怕的,唯有成功而已。不然姬发就是朝歌祭坛上下一个最高等级的祭品。

关于吃人的考证吃人肉祭品并非记载与史册,但却有迹可循。

“心到神知,供飨人吃。”--民俗小时候祭灶王爷后,大家都会讲祭品分而食之,灶王爷闻个味道就可以了。

▲祭灶王爷

现代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这不是浪不浪费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国人祭祀的传统,分食意味着共同享受祭祀神灵带来的福祉,同时也有“惜福”的含义。

总之,祭祀用的食物必须都吃了,或拿回家吃掉,或给别人吃(如乞讨者),就是不能扔掉。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位落魄的齐人就是吃准了这点,每天在坟地上乞讨祭祀后的食物,达到“餍足”(酒足饭饱)的效果,但全国人都不想跟这种人说话了(无与立谈者)。

那么,殷商的祭祀之后,那些“卯”好的羌人以及煮熟的人头该如何处理,当不难想象了吧?

吃肯定是要吃的,祭祀礼的主持者和参与者多半是王族和贵族,他们首先享用这毛骨悚然的人肉大餐,因此问题题干成立。

至于吃不完的,那也不能扔,可以赐给别人,比如伯邑考做成的肉丸就被送给了他爹品尝,当然商王可以更多地将剩下的祭品赐予各级贵族甚至普通民众。

几乎可以说,整个商民族就是一个食人族,虽然不是主食。

左传鲁僖公九年云: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史记.秦本纪》▲跪领胙肉的秦惠文王

直至东西二周,祭祀周文王的后的“胙肉”虽然材质不同(三牲),但依然被众多平时对王室不屑一顾的诸侯们趋之若鹜,视为莫大的光荣,商代的祭祀品想必同样吃香吧。

当时吃人并无关于道德品性其实吃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也是高级蛋白质的一种罢了,现代的亚马逊原始部落尚且还有分食先人遗体的习俗,既然民族传统是吃,吃着吃着就习惯了,那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甚至可以说与残暴无关。

▲西汉古滇国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

但还是有选择的,比如上祭坛绝大多数是异民族祭品,将族人无缘无故送上祭坛是不可想象的,至于被挖心的比干,他在商王不过是一个背弃了国家和君王的罪臣而已,自然无不可。

从世界范围来看,杀人祭祀也不是什么独创性的行为,大凡祭祀都讲究隆重,祭品作为“诚意”的代表,自然是越高级越好,毕竟“人在做天在看”,有什么敷衍能够瞒住上苍的眼睛呢?想来这些都不过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阶段性产物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是: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

  • 武王征商的时间和战役名称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关于牧野之战发生的年代有很多说法。根据《国语》记载:“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可推定为公元前1046年。《竹书纪年》记载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27年。《尸子》记载

  • 母戊大方鼎属商朝哪个时期?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鼎身腹内的“后母戊”铭文也存在着种种猜测,据此,也产生了一些对后母戊大方鼎属商朝哪个时期的种种说法。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这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这也是大多数人认可的解释。第二种观点认为,“后母戊”是一个氏族的名称;“母戊”是谁呢?根据最早的推测,“母戊”一般被认为是殷

  • 商朝对西方的一些方国发动了哪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商王廪辛在位时,西方的一些方国部落不断地攻扰商朝,禀辛曾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他最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商王廪辛还曾对活动在今山西、河南、陕西之间的少数民族羌方进行过一些小规模的战争。羌方受到打击后,有部分降服,剩下的一部分向西退去。历经祖庚、祖甲二王至廪辛、康丁时

  • 商朝时期人人都可以使用青铜器吗?理由?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时期并非是人人都可以拥有青铜器的。在那时候,青铜文化很灿烂,但却不是平明老百姓所可以拥有的,它们被商王室和贵族缩占有,成为一种奢侈品。而最多的,青铜器被大量用于祭祀。求赞,求推荐,求采纳!!!!o(∩_∩)o呵呵~不是。当时青铜器是昂贵的东西,铸造它需要不小的物力、人力,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青铜

  • 中国商朝以什么为货币?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商业的发展,需要通行的货币。我国最早使用的货币,在商代,除了真贝之外,还有骨贝和铸造的铜贝等。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

  • 中国军事史的从文明初曙到夏商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从五帝时代到夏商王朝,是从文明初曙迈入文明的门槛、国家机器逐步走向完善的时期。军队组织、武器装备、军事制度、军事思想、战略战术等等或获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或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军事史的开端,也是军事方面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了一两百万年,但直到夏王朝建立,原始文

  • 你对商朝时期的生产和社会发展有何感想?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奴隶制社会,奴隶就是生产工具,这个具有时代局限性,我们不应该过分苛求古人。商人从一开始就是一农业为主的民族,商汤曾派毫人帮助葛人种地。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反映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在畜牧业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遗骸外,还有象骨,说明当时北方还有训象。并且掌握了猪的

  • 有关于武丁与妇好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武丁与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从其墓中挖掘推断她的名字应该是叫“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称谓,就好比我们今天叫某人“大姐头”一样。而她的另一个称号是“母辛”。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

  • 商朝有什么大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都于亳。太甲十年太甲恢复权力,商朝第一次兴盛。雍己在位时诸侯不朝,商朝第一次衰落。太戊在位时商朝第二次复兴。中丁在位时殷都自亳迁嚣。河甲在位时都城自嚣迁相。多次出征,致使商朝二次衰落。祖乙在位时都城自相迁邢,商朝三次复兴,卜辞记载曰珥(日全食时看到的太阳表面活动的现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