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八里桥之战"清军究竟输在哪里?两军伤亡怎么样?

"八里桥之战"清军究竟输在哪里?两军伤亡怎么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94 更新时间:2024/1/18 14:17:14

“八里桥之战”清军究竟输在哪里?两军伤亡怎么样?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八里桥之战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一场战斗,但是清军总共派出了2.5万至3万的兵力,最后却惨败给只有8000余人的英法联军。虽然清军在这场战斗中表现英勇,但双方装备差距实在太大,而且对手在拿破仑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导致清军根本不是对手。最后的结果可以说是一边倒,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这场战役,了解清军究竟输在了哪里。

“八里桥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和英法联军之间的一场激烈大战。在这场大战中,由当时清朝最强悍将军僧格林沁率领的3万清朝精锐骑步兵,与英法联军的8千人作战。但战争的结果却是清军损失了1200人以上,英法联军只死5人,伤几十人。

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双方伤亡的数据悬殊这么大呢?

其实整场战斗,僧格林沁的布局并没有问题。当时,由于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清廷与英法联军谈判失败,英法联军决定从天津出发,北上攻打北京城。

僧格林沁担任的是阻击英法联军入京的任务。他先是亲率7千骑兵、一万步兵驻扎在张家湾一带,形成第一波阻击。接着,又派副都统伊勒东阿督带4千骑兵驻守在八里桥一带,形成第二波阻击。为了防止英法联军从其它道路进攻北京,僧格林沁在各个路口都安插部署了兵力。马驹桥东南驻扎了1千骑兵,以防备英法联军绕道。通州驻扎了4千绿营兵,由直隶提督成保统领。齐化门以东至定福庄一带,又驻扎了5千人,由副都统胜保带兵。总之,僧格林沁在各条线上都进行了防御安排,以期做到万无一失。

既然各条战线上都有防御安排,为什么僧格林沁最终还会惨败呢?是因为僧格林沁的军队不勇敢吗?

关于僧格林沁的部队在这场战斗中是否勇敢的问题,我们来听听敌人是怎么说的。

法军军官吉拉尔在《法兰西和中国》中描述道:“八里桥之役,中国军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他们呼喊前进,勇猛和反覆地冲杀……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保尔·瓦兰在《徵华记》中说:“他们中没有一个后退,全都以身殉职。”

德里松伯爵在他的《翻译官手记》中说:“敌人已经两次被打退,却还没有认输,正准备横下一条心来争夺通道……死神一刻也没有歇手,却并没有吓倒这些不灵活,却勇敢的斗士,他们寸步不退。”

不用再做过多地引用了,只需看看这些材料,就可以明白,僧格林沁的军队有多么的英勇不屈了!

那么,既然僧格林沁的战术布局得当,清军又那么的英勇无畏,为什么这场战斗,打得那么窝囊,败得那么惨呢?

道理很简单。这场战斗,被称为两个时代之间的战斗,是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的一场跨时代错位对决。

僧格林沁的军队,是当时最厉害的冷兵器军队,尤其作为蒙古悍将,他配备了最先进的骑兵队伍。如果这支部队只是在冷兵器时代作战,那么,僧格林沁的军队将是战无不胜的。僧格林沁的祖先成吉思汗,曾率领蒙古骑兵横扫天下,当时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与他争锋。僧格林沁所拥有的骑兵,也具有这个特点。

但是,当僧格林沁指挥着这支骑兵部队冲英法联军的时候,英法联军立刻用火箭炮以及榴霰弹向僧格林沁的骑兵发动攻击。这些威力巨大、声响巨大的炮弹在骑兵部队里四处开花,瞬间就让骑兵的战马惊慌失措,互相冲撞,四散奔逃。

僧格林沁的骑兵败退后,连续重整旗鼓,组织了好几次冲击。但每次都非常窝囊地败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之下。

僧格林沁的步兵也遭遇了同样的窘境。他们也有火器,但是设备极为简陋,主要靠手中的大刀长矛。但是,大刀长矛所打的,只能是肉搏战。而步兵不管怎么冲锋,都无法靠拢敌人,和他们展开肉搏。

也就是说,在这里,勇气和无畏没有任何用处。僧格林沁的军队表现得越勇敢,冲杀的次数越多,他们也就败得越厉害。

尽管僧格林沁组织了梯级防守,但是,张家湾的阻击很快就惨败,不得不退守到八里桥。同样的,八里桥也没能形成有效的防御,僧格林沁在损失了上千人后,英法联军很快就打过去了。

这场战争结束,法国将领孟托班回国后,法国国拿破仑三世封孟托班为“八里桥伯爵”,还提议给他年金五万法郎的奖励。但是当时法国很多国会议员反对,他们说,这不过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而已,不值得这么大张旗鼓。

确实,冷兵器和热兵器作战,还不可笑吗?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一点,开始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高潮。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雅克萨是中国的吗?雅克萨现在到底属于哪个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战场。那么,现在的雅克萨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呢?这是一个历史和政治问题,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在19世纪末期,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严重的侵犯,俄罗斯帝国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条约,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的

  • 宋金第二次议和—隆兴和议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为了实现他“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兵分四路南侵,不料在采石矶遇到了虞允文的抵抗,同时完颜雍在辽阳称帝,是为金世宗,使金兵发生了哗变,完颜亮被杀,南下之金军也无功而返。初登位的金

  • 康熙奠定东北版图,清朝雅克萨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

    康熙帝当政61年,无论对内对外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值得书写的篇章。对内而言,宋元之后,中原帝国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汉唐光景不再。而到了康熙时代,由于他的励精图治,中国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强大统一的国家,帝国的经济、文化,此时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点。对外御敌,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抗击俄国侵略,奠定东

  • 马岛战争是谁发动的?时间发生在哪一年?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结果导致了阿根廷的失败。本文将探讨马岛战争是谁发动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马岛战争是由阿根廷政府发动的。1982年4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对英国的主权宣称,并试图占领福克兰群岛(即马岛)。然而,英国政府拒绝了这一要求,并派遣军队前往该岛进行防守。其次,阿根

  • 长平一战赵括背锅千年!经典的"纸上谈兵"事件真实情况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长平一战赵括背锅千年!经典的“纸上谈兵”事件真实情况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现在人们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此人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其实不然,从战国的长平大战到今天,他足足被人们冤枉了两千多年,也被人们讥讽了两千多年,被人们嘲笑了两千多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尤其是对他

  • "松锦战役"双方举国而战,明朝败在了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松锦战役”双方举国而战,明朝败在了哪里?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偏居苦寒之地的清帝皇太极,对入主中原、子孙后代永生永世居住在温暖的南方势在必得,全民皆兵、举国来袭,八旗军围困住军事重地的锦州,将其围得是水泄不通。锦州是关宁锦防线的桥头堡,先

  • 太平军西征——三次进入陕西,两次包围西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我们都知道,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后,由广西入湖南、湖北,再到江苏,定都天京,多年的南征北战,活动范围多围绕江淮一带。但今天小佛要说的,是太平天国的一支远征军,他们曾三次打到陕西,两次包围西安,最后还打到了甘肃。事情还得从1861年说起,当时安庆包围战失败,英王陈玉成被迫退守庐州城。安庆是金陵的门户,安庆

  • 长平之战前赵国接手"上党"是对是错?上党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长平之战接手上党的利弊,欢迎关注哦。东周末年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十万乃至近百万规模战争的纷争之世,在那个出兵十万都是小当量战争的年代里,我们印象最深的大战当属秦赵长平之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顶级对决中,秦赵两国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军队(还不包括外

  • 雅克萨之战双方伤亡情况如何?死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都遭受了惨重的伤亡。那么,雅克萨之战双方的伤亡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当时,清朝政府试图通过加强边疆防御和军事建设来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俄罗斯帝国则试

  • 富平之战——宋襄公和诸葛亮齐上阵,帮助南宋打金人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南宋初年的时候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叫张俊,一个叫张浚。这两个人名音同字不同。张俊最终参与了宋高宗和秦桧陷害岳飞的事情,现在跟秦桧一起跪在岳飞墓前呢,算是遗臭万年了。另一个张浚却不同,他一直是坚定的主战派,在宋高宗、宋孝宗时期都得到重用。不过,主战派也未必就好,这位张浚有点志大才疏。他先是被宋高宗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