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联蒙灭金最后被蒙所灭!

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联蒙灭金最后被蒙所灭!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34 更新时间:2024/1/16 13:46:42

洗雪“靖康之耻”,却又召来亡国之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掳,无数黎民百姓遭难,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宁宗赵扩都曾誓师北伐,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一批抗金名将鏖战疆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南宋军民收复故土的愿望始终未变!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些北伐都没有成功,而且战争过后签订的和约往往更屈辱。这种局面延续到宋理宗赵昀时,终于有了改变。

南宋军队北伐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第五位皇帝,他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因为传承久远,家道已是民间普通百姓之家。因为上一任皇帝宋宁宗没有子嗣继位,赵昀才被权臣史弥远从民间找出来,拥立为帝。从一介草民到九五之尊,赵昀深深感谢杨皇后和史弥远,自然也要乖乖听话。他当皇帝的前十年,基本是个傀儡,对朝廷政务完全不过问,都由杨皇后和史弥远决断,直到两人死后,赵昀才真正开始执政。

执政初期,赵昀还是有些抱负的,他贬斥史弥远一党,任用贤臣,肃清吏治,整顿财政,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端平更化”,对稳定政局和发展社会经济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未解决深层次矛盾。此时,天下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蒙古崛起,金国、西夏都日渐衰败,如何妥善处理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成为赵昀和手下大臣的一道必答题,也是他们争论的焦点。

有些人极端仇视金国,主张联蒙灭金,恢复中原;也有部分人相对理性,说当年宋金建立“海上之盟”联手灭辽,最后大宋反被金人所害,所以不能再干这种“唇亡齿寒”的事,应该以金国为屏障,形成三国间的均势。赵昀在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既不联金抗蒙,也未联蒙灭金,就这样拖了几年。但是蒙古人太强大了,金军无力抵抗,败局已定。在这种情况下,赵昀不顾金国人的请求劝说,毅然“落井下石”,实施了联蒙灭金的策略。

南宋和蒙古达成协议,南宋军队北上伐金,蒙古则答应灭金以后,将河南(黄河以南)之地归还给宋朝,但双方并没有签署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就留下了巨大的后患。1234年正月,在蒙宋联军进攻下,金军溃败,金哀宗自缢身亡,尸体被蒙宋各分一半,末帝完颜承麟被乱兵所杀,金国灭亡。同年三月,赵昀派人前往河南拜谒北宋皇陵,并进行了修缮。不久,又将金哀宗的遗骨奉祀于太庙,以告慰徽、钦二帝的在天之灵。至此,“靖康之耻”在某种形式上得到了洗刷。

但赵昀和南宋军民没有高兴太久,“唇亡齿寒”的事不久就发生了。金国灭亡以后,蒙军北撤,河南之地空虚,按照宋金“灭金之后河南之地归宋”的口头约定,赵昀正式下诏出兵河南,相继收复南京归德府、开封等地,但进军到洛阳时,却遭到了蒙古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狼狈回撤。留守东京和其他地区的宋军也跟着全线败退,赵昀恢复故土的愿望落空。蒙古军队显然是耍了无赖,不承认有“归还河南之地”的约定(没有书面协议),对外宣称是南宋军队主动挑衅,蒙军才进行反击的。

蒙宋军队交战

这次事件历史上称为“端平入洛”,因为蒙古军的突然发难,南宋损失了数万精兵和大量物资,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更严重的是,这件事让蒙古找到了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战争自此全面爆发,南宋政权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引发"城濮之战"的原因是什么?晋文公为什么讲地点选在"城濮"?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你们知道“城濮之战”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楚人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得到了鲁国的支持。对于鲁国来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削弱齐国的机会的。现在看来,唯一能够阻止楚人称霸中原的只有山西高原中的晋国了。认可宋襄公“仁义”之风,并让其位列“春秋五霸”的人,多认为晋国之所以对宋国施以援手,是因为齐桓公

  • 嘉庆时的天理教暴动,是否宣告清廷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

    在嘉庆时期,曾经发生过一场罕见的,由民众组织的暴动,仅仅由数百人组成的队伍,居然还堂而皇之的一路攻进皇宫,在皇宫里大肆搜捕,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罕见。清嘉庆十八年,由林清、李文成领导豫东、京畿天理教的武装暴动。天理教武装暴动虽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暴动,但是其实这场暴动计划

  • 为什么说"五胡乱华"曹操脱不了干系?曹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为什么说“五胡乱华”曹操脱不了干系?曹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五胡乱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为凄惨的时代。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内斗不止,国力衰弱。匈奴、羯族、鲜卑、氐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趁机进入中原地区,整个北方地区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有人认为,曹操和五胡乱华

  • "河阴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尔朱荣是忠是奸?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河阴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尔朱荣是忠是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河阴之变,发生在北魏。这是尔朱荣发动的一场大屠杀。大屠杀的受害者,上至临朝听政的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钊,下到北魏数千名各种规模的文臣武官,无一幸免。这起事故标志着统一的北魏帝国解体的开始。事件的原因是:公元499年,孝文帝因病

  • 松锦大战明朝大有机会获胜,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满清入主中原之前曾经与明朝打过一场重要的战役,这次战役也被称为决定两个政权命运走向的战役,这就是松锦大战。现在大家都知道松锦大战以明朝失败而告终,而仔细了解那段历史就不难发现,其实当时明朝面对来势汹汹的满清军队他们还是很有把握能赢得胜利的,但是为何却失败了呢?满清的皇太极率领大军一路打到锦州城下遇到

  •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刘邦为什么会输?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刘邦为什么会输?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奇招迭出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汉二年(公元前205)四月的楚汉彭城之战,公认是一场收了后世无数军事家膝盖的惊艳奇迹。在这场奇迹爆发之前,手握五十六万大军的汉王刘邦,除了坐拥三秦根据地,更高调横扫楚王项羽

  • 马陵之战之后为何齐国由盛转衰?马陵之战中谁才是得益者?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马陵之战之后为何齐国由盛转衰?马陵之战中谁才是得益者?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马陵之战是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伏击战之一。当时魏国国力强盛,魏公决定称王,他在宋国摆出天子仪杖,但此次齐国、韩国并没有到来。于是魏惠王下令攻打韩国,齐国则派兵救援。此后齐军和魏军在马陵展开了一场大战,这次孙膑在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制定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直到崇祯帝时期,仍然是如此。明朝末年,第一个攻入到京城的人不是八旗军,而是李自成。可是李自成鼠目寸光,没有成就大业

  •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怎么来的?红巾军起义谁是领头人?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怎么来的?红巾军起义谁是领头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元朝从成宗以后,传了九个皇帝,皇室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人民灾难深重。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闹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发了农

  • 曹操的基石之战——兖州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时期献帝初平第三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92年,在曹操统一了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当时的太守曹操在寿张地区打败了残余的黄巾军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带领少数人打败了大军队。不仅仅占领了兖州当作根据地,而且还收编了几十万的精兵强将成为了曹操的主要部队,为曹操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