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薛万彻选择"围魏救赵"帮助李建成解困,他到底成功了吗?

薛万彻选择"围魏救赵"帮助李建成解困,他到底成功了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3/12/24 8:14:20

历史上都知道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夺皇位杀害手足,足见他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的狠。当然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全靠帐下的猛将誓死追随。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他非常重视人才,善弄心计。

李建成帐下有一员大将薛万彻曾随李建成到李世民家中做客,遭到程咬金的挑衅,各为其主的切磋武艺,然而不到3个回合薛万彻便败下阵来,事后李世民还嘲笑哥哥帐下无能人,结果正是这位被程咬金打败的人,在玄武门之变时差一点就血洗了李世民府上,李世民捡回51条人命。

李建成被困玄武门,薛万彻得知消息后率兵两千,力图救下李建成。但是猛攻玄武门都拿不下,于是他转而去围攻李世民的亲王府,希望能围魏救赵,让李世民回来救家小而放弃玄武门。由于李世民部下猛将非常多,很快便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薛万彻即将攻下李世民府邸时,得知自己的主子已死便放弃抵抗,所有人都要求李世民杀了他,但李世民爱惜人才,非但不杀,还对他的谋略和忠诚进行嘉奖,封他为驸马都尉,但薛万彻并不愿意。无奈之下李世民亲自督促薛万彻与丹阳公主完婚,并亲自教他圆房。

薛万彻是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第四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武安郡公。后来在平突厥、薛延陀部、征高句丽时屡立大功,历史上李世民因杀兄夺位被人骂做禽兽。好在在登基之后为百姓和国家做出了贡献挽回了一些名声,不然也是一位被骂千年的昏君。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英军为何没一举占领南京呢?这个"小东西"阻止了他们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1841年5月,鸦片战争第一阶段的战事结束,但英国并没有满足于既得利益,反而打算向长江下游的沿江地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以割断中国的内陆交通线,封锁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甚至直接控制长江下游地区,迫使清政府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早在年初,义律便提出了进攻扬子江的计划,但没能在英国议会上正式通过,所以未能

  • 历史上真实的"雍熙北伐",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熙北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儿皇帝”之称的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为了将割地夺回,便派遣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向辽国发起进攻,这次讨伐被称作“雍熙北伐”。然而,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旅,最终,却以北宋十万大军

  • 真实历史上"借东风"的皇甫嵩,他是如何做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一役,莫须有的诸葛亮借东风似乎功不可没,而火烧连营则令名不见经传的陆逊霎时扬名天下。因此人们就顺其自然地把这两项军事奇策的原创权归于诸葛亮与陆逊。可事实上,借东风与火烧连营的原创者另有其人。在大汉政权还不那么名存实亡的灵帝时期,准备充分的黄巾军揭竿而起,转眼间便控制了北方数个州郡,震惊朝野。身负

  • 元朝版本的"赤壁之战",朱元璋是如何"借东风"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就是一场惊天赌局,胜者荣登九五,败者死无葬身之地,接下来听听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元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豪杰揭竿而起,大浪淘沙,经过战火的洗礼,最后剩下最大的四股势力,一是北方的元朝,二是南方左部分的张士诚,三是南方右部分的陈友谅,四是南方夹在中间的朱元璋,

  •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虎牢关之战"有多激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虎牢关之战”有多激烈?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爆发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虎牢关之战”,被称为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01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但依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天下远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当时,李渊的强劲对手,至少还有两大割据势力,一

  • 历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战是怎样的?具体过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这场战役是东吴和蜀汉联军对抗曹操率领的北方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然而,在历史上,有一些人质疑赤壁之战的真实性。那么,真正的赤壁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为您一一解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当时,曹操率领大军攻

  • 历史上两次元日战争都失败了,为什么日本镰仓幕府反而灭亡了?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曾经发动了两场针对日本人的侵略战争,史称:两次“元日战争”,日称:“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可是这两场战争都因为元军遭遇台风、船毁人亡而宣告最终失败。面对强大的元军,日本人侥幸的取得了胜利。对于蒙古人来说,这两次战争都是失败的,但对于战胜方的日本镰仓幕府来说,却没有

  • 仓亭之战——袁绍死前和曹操的决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通常来说,官渡之战被认为是曹操和袁绍实力角逐的转折点,但是在一些演义中我们也看到了袁绍死前和曹操的最后一战,但是这一战却远没有官渡之战那么出名?那么为什么仓亭之战为什么不出名呢?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道官渡之战后,袁绍再次集结人马和曹操在仓亭大战,这一站袁绍吸取了教训,曹操依然打得艰难,但是因为

  • 李纲的无奈,打了赢保卫战也无法阻止北宋的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李纲是两宋之间的名臣,与赵鼎、李光、胡铨三人合称“南宋四名臣”,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他是宋朝主战派的代表,坚决主张抵抗金国入侵,曾经率领北宋军民打赢开封保卫战,稍稍延缓了北宋王朝的覆灭。可惜皇帝懦弱,投降派势力强大,在他们的排挤压制下,李纲“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北宋

  • 山海关大战中李自成拥有雄兵百万,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

    战斗的一方是李自成军队,另一方是吴三桂军队。当李自成快要将吴三桂击败之际,突然从关外杀进来一支如狼似虎的清朝八旗军。于是,在这场持续了4日之久的激战中,李自成最终败北,死者数万,几乎全军覆没,被迫撤往北京。李自成部队鼎盛时期,拥有兵力达100万以上。他多次被明朝军队击败,又奇迹般地东山再起,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