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武艺高强的李存孝为何最后以"叛将"的身份埋葬?

武艺高强的李存孝为何最后以"叛将"的身份埋葬?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99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6:54

熟悉古代名将的读者,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常常出现在演义小说中,话里面的四个人分别是:项羽李元霸李存孝、金台。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将不过李”的李存孝的故事。

李存孝,唐末名臣李克用众多义子中的一个,由于排行十三,

因此称为“十三太保”,而且是“十三太保”中最为出名的一个。李存孝,代州飞狐人(今山西太原东北部),原名安静思。李克用在攻打代北时,将其收为义子。

从小李存孝就过的非常清苦,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在十多岁的时候他在山上放羊,这时山上出现一只猛虎,来势汹汹,而他毫不畏惧,竟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可见他从小就是力大无穷。这时正好李克用从山涧路过看到了这一幕,李克用看此孩子如此年幼,竟能打死老虎,心中是非常喜欢,从这之后慢慢跟随李克用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史书记载,李存孝作战勇猛无敌,“存孝猿臂善射,身披重铠,囊弓坐矟,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另外《旧五代史》中也对李存孝大肆渲染,“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囊弓坐矟,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

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李存孝也是如此。在攻取潞州中,李存孝的战功最多,可李克用却在战后任命他人为代理节度使,这让李存孝愤愤不平。《资治通鉴》里记载,“存孝自谓擒孙揆功大,当镇昭义,而君立得之,愤恚不食者数日,纵意刑杀,始有叛克用之志。”

李存孝武艺高强,名声很大,盖住了很多人,包括其他的十二太保,其中,十三太保中排行第四的李存信,因为在李克用面前失宠,他很嫉妒李存孝,故意用计,离间李存孝和李克用的关系,煽动李存孝反叛李克用。李存信对李存孝说,与死狗烹,等到天下平定了,李克用就会杀掉你,还不如现在反叛,李存孝因为太年轻,轻信了四哥李存信,于是,起兵造反,没想到,起来第一个讨伐李存孝的,就是他的四哥李存信。因为李存孝本来就不想造反,军无战心,很快,就被李克用镇压了,李存孝被围困数日,没有了粮草,最

李存孝死后,墓地位于太山脚下的龙泉寺山门旁边。作为李克用的“叛将”,李存孝的墓地没有陪葬品。另外,由于李存孝深得民心,他死后埋葬地的当地老百姓尊其为“山神”,千百年来这座墓地一直保存完好,即使盗墓贼见了也绕道走。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史之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代

  • "富贵险中求",郭嘉兵行险着冒险偷袭袁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用兵太险,曾经差点让曹操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天下谋士哪家强?很多人还是要来三国看看到底谁最强。三国的杰出人物太多了,谋士自然也有许多。从袁绍那里到其他势力,特别厉害的谋士不下十人。这些最顶尖的谋士之中,后人根据他们的表现,提出了各种排名,有的说诸葛

  • 薛万彻选择"围魏救赵"帮助李建成解困,他到底成功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上都知道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夺皇位杀害手足,足见他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的狠。当然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全靠帐下的猛将誓死追随。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他非常重视人才,善弄心计。李建成帐下有一员大将薛万彻曾随李建成到李世民家中做客,遭到程咬金的挑衅,各为其主的切磋武艺,然而不到3个回合薛万彻便败下阵来

  • 鸦片战争英军为何没一举占领南京呢?这个"小东西"阻止了他们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1841年5月,鸦片战争第一阶段的战事结束,但英国并没有满足于既得利益,反而打算向长江下游的沿江地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以割断中国的内陆交通线,封锁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甚至直接控制长江下游地区,迫使清政府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早在年初,义律便提出了进攻扬子江的计划,但没能在英国议会上正式通过,所以未能

  • 历史上真实的"雍熙北伐",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熙北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儿皇帝”之称的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为了将割地夺回,便派遣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向辽国发起进攻,这次讨伐被称作“雍熙北伐”。然而,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旅,最终,却以北宋十万大军

  • 真实历史上"借东风"的皇甫嵩,他是如何做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一役,莫须有的诸葛亮借东风似乎功不可没,而火烧连营则令名不见经传的陆逊霎时扬名天下。因此人们就顺其自然地把这两项军事奇策的原创权归于诸葛亮与陆逊。可事实上,借东风与火烧连营的原创者另有其人。在大汉政权还不那么名存实亡的灵帝时期,准备充分的黄巾军揭竿而起,转眼间便控制了北方数个州郡,震惊朝野。身负

  • 元朝版本的"赤壁之战",朱元璋是如何"借东风"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就是一场惊天赌局,胜者荣登九五,败者死无葬身之地,接下来听听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元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豪杰揭竿而起,大浪淘沙,经过战火的洗礼,最后剩下最大的四股势力,一是北方的元朝,二是南方左部分的张士诚,三是南方右部分的陈友谅,四是南方夹在中间的朱元璋,

  •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虎牢关之战"有多激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虎牢关之战”有多激烈?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爆发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虎牢关之战”,被称为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01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但依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天下远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当时,李渊的强劲对手,至少还有两大割据势力,一

  • 历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战是怎样的?具体过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这场战役是东吴和蜀汉联军对抗曹操率领的北方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然而,在历史上,有一些人质疑赤壁之战的真实性。那么,真正的赤壁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为您一一解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当时,曹操率领大军攻

  • 历史上两次元日战争都失败了,为什么日本镰仓幕府反而灭亡了?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曾经发动了两场针对日本人的侵略战争,史称:两次“元日战争”,日称:“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可是这两场战争都因为元军遭遇台风、船毁人亡而宣告最终失败。面对强大的元军,日本人侥幸的取得了胜利。对于蒙古人来说,这两次战争都是失败的,但对于战胜方的日本镰仓幕府来说,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