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赵奢的战功具体如何?他有像儿子赵括一样"纸上谈兵"吗?

赵奢的战功具体如何?他有像儿子赵括一样"纸上谈兵"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05 更新时间:2023/12/24 8:16:23

赵奢,战国名将,赵括之父,一生期间南征北战。他挂帅的阏与之战,一举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威名传遍六国。甚至在唐代,唐德宗为他及其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宗庙祭祀,可见赵奢之功。

我们不禁要问,他的战功具体如何?难道像他儿子赵括一样“纸上谈兵”?他为何有此成就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奢原来不是将军,而是田部吏,其实就是为国家收税的,和军事根本不沾边。但赵奢收税,铁面无私,对那些不交税的直接打入大牢。而他的善恶分明,这也给自己带来了危险,同时又带来好运。为什么这么说呢?

话说有一次,赵奢收税到了平原君赵胜的头上。平原君是何人?赵国权臣,战国四公子之一,堂堂赵武灵王的儿子,当政者赵惠文王的弟弟。权臣手下,门士高。几个管家仗着权势而不交税,赵奢反过来就把闹事的人抓住砍了脑袋。由此惹出大祸。

平原君抓住赵奢训话,但赵奢据理力争,引经据典,一句“不奉法则法削,法削则国弱,是无赵也”。贤人平原君怎会不知道理?如果自己不交税,别人都这样做,国家就没钱了,自己如何富贵呢?而且平原君认为赵奢有贤人之德,便推荐他做了统揽全国税务的官,赵奢从此飞黄腾达。

周郝王四十六年,即公元前269年,秦国携破楚国郢都、败魏韩伊阙之战的余威,大举进攻赵国。秦赵因此有阏与之战,这也是赵奢的高光时刻。赵王命赵奢为将,率军解阏与之围。

而赵奢率军出了邯郸城,仅走三十里地,就安营扎寨,并在之后的二十八天纹丝不动。这距离阏与有二百里之遥,非五日可达(阏与位于太行山深处,山势陡峭)。当然赵奢是在兵法上麻痹敌人意志,之后给予致命一击。

在秦军彻底大意后,赵奢派骑兵两天一夜急行二百里,突然出现秦军面前,大败秦军。这令擅长阵地堡垒战的廉颇,无疑是一种刺激与惊叹,同时也对赵奢刮目相看。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但为何如此成就呢?因为赵奢谋略高吗?我们细细分析。

如何理解呢?赵武灵王急流勇退,四十岁便把国政交给儿子赵惠文王打理。以后赵惠王将胡服骑射的理念贯彻下去。虽然那时的赵国军队中步兵与车兵仍占主体,但骑兵地位早已上升。骑兵被广泛地用在赵国北疆,来对付楼烦、匈奴等游牧民族。因此赵国的骑兵训练有素,可谓大杀器。

而阏与之战胜利之处,在于麻痹敌人,短时间派兵出现在敌人面前,占据有利地形,造成敌人方寸大乱。这就不得不谈到赵国的快速机动部队—骑兵的功劳,与其说是赵奢的计谋作祟,不如说那时的赵国骑兵过于强悍罢了。兵强马壮的赵军令六国胆寒!

阏与之战时,赵国可谓强盛期。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乐毅、赵奢。对内赋税征收得当,民富而库实。赵惠文王时,特别是五国伐齐后,赵国取代齐国,成为战国后期少数能与秦国争雄的国家。所以我们看战国后期大部分合纵,是赵王担任约纵长,合纵伐秦,可见赵国之强。

而阏与之战,其实是战国后期双强对抗的象征,也是赵国国力强盛的代表作。那时的赵国“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得所欲”(《战国策·赵策三》)。当然赵国的霸权在十年后,士兵在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四十万,国力也从一流变为二流,国家对外由攻到守。但这时的赵国可谓威风八面。

但随着秦国短暂的修养后,秦赵拉开了战国最惨烈的拉锯战—长平之战。与其说这是赵国的国运之战,不如说是六国的气运之战。因为此后不到三十年,秦灭六国的高潮拉开了帷幕,而赵国成为了第二个牺牲品……

结语:复看马服君赵奢,一生两件大事,一件说服平原君纳税、一件大败秦军于阏与。而他的儿子赵括败光了赵国精锐,为父沾了污点。而赵奢,其实是赵国短暂的强盛期才人的代表罢了,而赵国在强盛期后,很快就坠落到历史的谷底,强秦统一六国已经势不可挡……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中赵王真的很傻吗?犯了哪些错?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赵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那么赵王真的很傻吗?在长平之战中犯了哪些错?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长平之战爆发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分别为廉颇,李牧,白起,王翦,秦赵两国各拥其二,由此双方的军事实力,只在伯仲之间。赵孝成王接受建议,接受了上党郡的投降,

  • 魏灭蜀之战:三国后期的吞并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

  • 历史上魏灭燕之战的第三次战役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魏灭燕之战的第三次战役的故事。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派使者拿着符节,借助鲜卑单于的王印,给边疆北方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魏国北方地区。次年正月又向东吴称臣,东吴名臣羊衜认为此次救

  • 宋刘骏讨刘劭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453年(宋元嘉三十年)三月至五月,武陵王、江州刺史刘骏率兵攻太子刘劭,史称“宋刘骏讨刘劭之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背景宋太子刘劭因宋文帝欲另立太子,遂于宋元嘉三十年正月率东官兵杀宋文帝及大臣江湛、徐湛之、王僧绰等,自立为帝。时宋文帝第三子刘骏正率军屯五

  • 李广利征讨大宛不战而胜,为何却被称为"庸将"呢?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李广利(?~前88),中国西汉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李夫人早卒,武帝曾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征和三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髦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投降匈奴后,亦被杀。

  • 襄樊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详解襄樊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一起看看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吧。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在汉中击败曹操大军,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而曹操集团经过内忧外患,进

  • 五丈原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详解五丈原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五丈原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交战双方为曹魏及蜀汉,时为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六次北伐,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在此,蜀军与魏军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231年(曹魏太和五年

  • 五丈原之战带来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五丈原之战带来的历史影响是什么?五丈原之战是晋室夸耀先祖功业的事件之一,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诸葛亮病死,司马懿大获成功,后把持政局,凌驾曹氏后人之上,间接种下后来三国归晋的基础。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位

  • 邲之战中有哪些令人诧异的事?胜者竟帮败者逃跑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任何人道可言。其实,春秋时期的战争,涌现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 探索秦末农民起义的过程,陈胜首先起义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过程大泽乡起义起义后,义军首先攻下了蕲县,然后兵分两路分别向东西两面进军:陈胜吴广命令符离(今安徽宿州东北)人葛婴率兵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