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20 更新时间:2023/12/7 1:01:11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而唐朝最为强盛的莫过于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期间。在继承了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治经济遗产以后,唐玄宗励精图治,终于在开元年间,将唐朝推向了新的高峰。此时的唐朝真的是个天朝上国,万邦来朝,而且国富民强,处处都是太平盛世。

然而,天宝年间驻扎在范阳的安禄山却领三个藩镇之兵,以清君侧之名,大举对唐王朝进行攻击,一时间叛军所向披靡,唐朝东西二京洛阳和长安先后被安禄山占领,唐朝也在这次动乱中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可是后来在占领了长安之后,安禄山的燕军就开始瓜分唐王朝巨大的财富,所以未对逃往巴蜀的唐玄宗进行追击,从而让唐朝重新集结兵力。加之安禄山本人因为身患重病,其子还对于谁接班争得死去活来。所以浩荡一时的安禄山反叛立即就走向了颓势。按理说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就应该歇菜了,可是在安禄山死后,又花了七年,才将叛乱彻底扑灭,这又是为何?

首先,身为唐王朝的统治者的唐肃宗没能做好平叛的决策。都知道安禄山的燕军攻入长安的时候,唐玄宗带着自己心爱的杨贵妃往四川跑路,而身为太子的李亨则去了甘肃,并且在灵武自己当了皇帝,遥尊老爹唐玄宗为太上皇。后来唐玄宗回来,却是被儿子一直软禁起来,晚年十分的凄惨。等到唐肃宗平定安禄山残党的时候,命广平王为总指挥,而大将郭子仪任副指挥。

可是吧,唐肃宗这个人因为自己本身就上位不正,所以对于权力是十分的谨慎。而广平王这两个人当了一段时间的指挥,就被唐肃宗叫回长安陪自己了。唐肃宗不为别的,就怕广平王有了势力之后夺自己的权,更怕郭子仪统领天下兵马,以后成了第二个安禄山。

其次,唐军在平叛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的指挥调度,明明是六十万大军,后来却被一举击败。为了防止一家独大,所以唐肃宗就派了十个藩镇的节度使一起去讨伐,可是吧又不设老大,所以一路上十镇联军是要多乱有多乱。最后肃宗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派了自己的心腹太监鱼朝恩做了监军。虽说声势浩大的唐军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团团围住,可是在他们的身边,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安禄山手下的大将史思明

史思明一看唐军人数虽多,可是缺乏统一的指挥,于是先是试探性的进攻了唐军,然后发现唐军也就这么回事。所以便倾巢而出,唐军还不知道是谁,就被稀里糊涂打趴下了,兵败如山倒,六十万人就这么凉了。

最后,安史之乱为何能够维持八年,是因为安史之乱不仅仅是安禄山的反叛,而是四个人的反叛。在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就做了大燕的皇帝,而安庆绪死后,猛将史思明又将大燕的旗帜重新扛起,后来史思明没了,他儿子史朝义也上了道。而唐军在平叛的过程中,先是和安禄山在东西二京中拉锯,后来史思明降唐,安庆绪的日子就到头了。

可是吧,唐军这乌合之众的样,看着史思明牙痒痒,这不一群肥羊么?复叛,果断的复叛。于是史思明又成了大燕的人。然后唐军又是讨伐史思明,史思明是员虎将,唐军怎么都打不过。后来因为他儿子史朝义将其杀死,唐军终于捏着个软柿子了,方才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揭秘:马神甫事件背后的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

    晚清时期是清朝最为黑暗的时期,也是西方侵略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最为猖獗的时代,在这段历史中有许多的谜案背后有着西方国家丑陋的的身影,其中有一起案件最为著名,它就是马神甫事件,这件事情的背后是一个无比罪恶的真相,也侧面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事情的起因还得从1854说起,当时的英国不满在华特权,串通法国

  • 阪泉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史风云

    在黄帝统一华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过一次战争,史称阪泉之战。此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阪泉之战曾见载于春秋时期的史籍中。公元前636年由于内乱,周王出奔于郑国,次年狐偃建议晋文公“求诸侯,

  • 晋朝时期桓玄为什么叛乱?桓玄之乱的结局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晋朝时期桓玄为什么叛乱?桓玄之乱的结局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晋朝时期,虽然也算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其实实质上是非常乱的,各种势力纷纷出现,依然是动乱不堪,其中就有一次很有名的桓玄之乱。桓玄乃是桓温的儿子,桓玄作为东晋将领,结果却起兵叛变。不过,每一次的叛乱必然是有原因的,不知道

  • 七国之乱是匈奴为什么不偷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

    七国之乱是匈奴为什么不偷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匈奴,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崛起于战国时期,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开始逐渐强大。当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匈奴在他的领导下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之辖地,成为一个统一的北方大部族。在

  • 汉中之战后,曹操设立的"讨蜀护军"到底是做什么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刘备和曹操来说,可谓一生之敌。在赤壁之战中,刘备联合孙权击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而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和曹操又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

  • 雅克萨之战有多丢人?清军存在哪些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的表现却备受争议,被人们认为是非常丢人的。那么,雅克萨之战到底有多丢人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首先,清朝军队的战斗力相对较弱。当时的清朝国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俄罗斯帝国则是欧洲列强之一,军事实力强大。因此,清朝军队在

  • 五胡乱华有多乱?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五胡乱华有多乱?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完结后,大家都知道是司马炎依靠曹操的老底子,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但是这个晋朝堪称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不求对历史有推进作用,晋朝反而使得历史出现了倒退,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东汉时期或是三国时期,北方的防线都有一

  • 牧野之战双方兵力对比怎么样?牧野之战双方兵力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的双方兵力对比备受关注,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双方兵力的情况。一、秦国方面在牧野之战中,秦国的兵力是相当强大的。根据史书记载,秦国的主力部队有三个军团,每个军团都有5万士兵,总兵力达到了15万人之多。此外,秦国还动员了大量的民兵和奴隶军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长平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迅速增强,渐渐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自古激进变法,无不被保守势力反噬,商鞅最终亦不能幸免,然而秦国的变法早在商鞅之前就已经执行,商君之法更为后世秦王所贯彻。到了战国中期,曾经雄霸天下的魏国和自西周时就已经崛起的楚

  • 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损失了多少人马?曹操为何败得如此之快?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损失了多少人马?曹操为何败得如此之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演义介绍赤壁之战时,说曹操一方有80万大军,实际上曹操当时并没有这么多兵力。根据各种史料上的记载,曹操应该只有20万兵马,而吴蜀联军则是5万,曹操虽然没80万,但总兵力依然是吴蜀4倍之多。只不过这场关键之战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