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晋朝时期桓玄为什么叛乱?桓玄之乱的结局是什么?

晋朝时期桓玄为什么叛乱?桓玄之乱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83 更新时间:2023/12/24 8:16:46

晋朝时期桓玄为什么叛乱?桓玄之乱的结局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晋朝时期,虽然也算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其实实质上是非常乱的,各种势力纷纷出现,依然是动乱不堪,其中就有一次很有名的桓玄之乱。桓玄乃是桓温的儿子,桓玄作为东晋将领,结果却起兵叛变。不过,每一次的叛乱必然是有原因的,不知道桓玄为什么要叛变呢?桓玄之乱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桓玄又是什么结局?

桓玄(369年—404年6月19日),字敬道,小字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将领、权臣,大司马桓温之子。

形貌瑰奇,风神疏朗,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先后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除掉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把持朝权。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晋封楚王。大亨元年(403年),威逼晋安帝禅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桓楚,改元“永始”。不久,刘裕举北府兵起义,桓玄败逃江陵重整军力,遭西讨义军击败。试图入蜀,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时年三十六岁。博综艺术,善属文,著有《桓玄集》二十卷。

桓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权臣,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将领。5岁时他就承袭了父亲的南郡公爵位,之后带兵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一大片的土地,等到他杀死司马道子等人就夺去了朝廷的大权。

桓玄当时已经命令朝廷下旨封自己为大将军和相国,另外还划给自己总共十个郡,封自己为楚王。虽然已经权倾朝野,成为东晋朝廷的真正掌控者,但是桓玄的野心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他就开始图谋篡位。

公元403年的十一月时,桓玄先自己准备好称帝的冠冕和车马仪仗,还把自己王妃封为王后,世子封为太子。不久,他就命人写好禅让的诏书逼迫当时东晋名义上的皇帝晋安帝抄写。然后,桓玄在百官的配合下装模作样地推辞了一下后,正式登基为帝,并且改元“永始”。后世把这次篡位称之为“桓玄之乱”,他建立的政权被称为“桓楚”。

桓玄即位后不顾朝政,荒淫无道,所以第二年以刘裕为首的不少将领前来攻打。桓玄战败,不久去世。之后桓氏家族作为余党仍然不断反抗,直到410年才被彻底消灭,桓楚政权灭亡。

桓玄无底的野心以及之后的叛乱行为,大概都是应该是继承了他父亲桓温遗传的基因。桓温晚年也是权势滔天,不仅废立过皇帝,谋害诛杀过有威胁的大臣,还多次拒绝朝廷的入朝诏命,颇有谋朝篡位的迹象。

桓温与桓玄什么关系

桓温是桓玄的父亲,两人都是东晋著名的将领和权臣,也都颇有野心,不过区别是桓温有篡位之心但到死没有实施,而桓玄却“青出于蓝”地成功谋朝篡位,建立了桓楚政权。就这一点来说,桓玄的野心应该是受父亲的影响和遗传。

桓玄斗鹅

“桓玄斗鹅”是关于东晋权臣桓玄小时候的一个轶事典故,出自南北朝创作《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的故事集,记录了许多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通过这一个个故事可以了解这个历史人物,甚至了解那个时代。

书中对“桓玄斗鹅”的故事描写,只有短短七八十个字。桓玄小时候,喜欢和自己的兄弟养鹅来斗。但是因为自己养的鹅不如别人,总是斗输所以内心不忿。于是,桓玄大晚上偷偷跑到了养鹅的围栏里,杀掉了他们养的所有的鹅。天亮后,家人们看到鹅惨死的场景,都惊吓地以为是有妖怪作祟,就去向当时是车骑将军的桓冲汇报。桓冲知道后,说:“没有什么妖怪,肯定是桓玄在开玩笑。”于是家人前去追问桓玄,果然如此。

这个故事从小处来说,桓玄小时候是一个顽皮捣蛋的孩童;当如果结合他成年后的所作所为往大了说,则可以认为桓玄是一个心胸狭窄报复很强的人。所谓“三岁看到大”,只是因为斗鹅输了就把自己堂兄弟的鹅都杀了,还是大半夜偷偷摸摸地做事,这可以看出一些桓玄后来夺取政权谋朝篡位的苗头。

此外,《世说新语》里还有一个桓玄下笔成章的故事。桓玄擅长写文,一次为人写悼词,吟啸了良久一坐下就写好了,还有一次他接受他人的道贺,贺书一到他就回复,写下得文采非常又毫不相同。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七国之乱是匈奴为什么不偷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

    七国之乱是匈奴为什么不偷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匈奴,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崛起于战国时期,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开始逐渐强大。当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匈奴在他的领导下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之辖地,成为一个统一的北方大部族。在

  • 汉中之战后,曹操设立的"讨蜀护军"到底是做什么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刘备和曹操来说,可谓一生之敌。在赤壁之战中,刘备联合孙权击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而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和曹操又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

  • 雅克萨之战有多丢人?清军存在哪些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的表现却备受争议,被人们认为是非常丢人的。那么,雅克萨之战到底有多丢人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首先,清朝军队的战斗力相对较弱。当时的清朝国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俄罗斯帝国则是欧洲列强之一,军事实力强大。因此,清朝军队在

  • 五胡乱华有多乱?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五胡乱华有多乱?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完结后,大家都知道是司马炎依靠曹操的老底子,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但是这个晋朝堪称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不求对历史有推进作用,晋朝反而使得历史出现了倒退,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东汉时期或是三国时期,北方的防线都有一

  • 牧野之战双方兵力对比怎么样?牧野之战双方兵力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的双方兵力对比备受关注,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双方兵力的情况。一、秦国方面在牧野之战中,秦国的兵力是相当强大的。根据史书记载,秦国的主力部队有三个军团,每个军团都有5万士兵,总兵力达到了15万人之多。此外,秦国还动员了大量的民兵和奴隶军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长平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迅速增强,渐渐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自古激进变法,无不被保守势力反噬,商鞅最终亦不能幸免,然而秦国的变法早在商鞅之前就已经执行,商君之法更为后世秦王所贯彻。到了战国中期,曾经雄霸天下的魏国和自西周时就已经崛起的楚

  • 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损失了多少人马?曹操为何败得如此之快?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损失了多少人马?曹操为何败得如此之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演义介绍赤壁之战时,说曹操一方有80万大军,实际上曹操当时并没有这么多兵力。根据各种史料上的记载,曹操应该只有20万兵马,而吴蜀联军则是5万,曹操虽然没80万,但总兵力依然是吴蜀4倍之多。只不过这场关键之战最后

  • 湖口之战——太平军扭转战局的关键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湖口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确保天京的安全,组织开展北伐和西征的军事行动。其中西征初期,形势非常有利于太平军,他们溯长江而上,先后攻取安庆、九江和武汉。1854年曾国藩统率湘军攻取武汉之后直逼九江。九江,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湖口则是长江主航道和鄱阳湖口之间的枢纽。湘军统帅曾国藩、太平军西征主

  • 辽金之战谁才是真正的得益者?蒙古为何能就此崛起?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辽金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征服世界的蒙古人,人们一般会把这个民族的崛起归功于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诚然,铁木真的军事才能让蒙古人走上了历史舞台,而为蒙古人腾出漠北舞台却是在蒙古部落之前就兴起的契丹辽国与女真金国。正是这两个民族的兵戈相向,让北中国的蒙古高原出

  • 汉朝一大切齿之恨!13万汉军对阵匈奴竟一箭不发?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汉朝一大切齿之恨!13万汉军对阵匈奴竟一箭不发?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远征匈奴,不料刘邦在白登被围,差点做了匈奴冒顿单于俘虏,汉匈之间从此结怨。汉王朝意识到自己的国力不足,只能通过屈辱的和亲政策,开始了对匈奴长达七十多年的战略守势。吕后执政期间,发生过